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托克維爾論宗教的政治意涵

發(fā)布時間:2019-04-12 17:42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托克維爾思想中宗教所具有的政治意涵。托克維爾認為,宗教在貴族社會是政治權(quán)力的基礎(chǔ),但在現(xiàn)代社會,它卻是個人賴以依靠的最重要的精神資源。宗教緩和了現(xiàn)代社會的原子化傾向,使得現(xiàn)代國家權(quán)力得以擴張的基礎(chǔ)受到了制約。在這個意義上,托克維爾認為宗教是"首要的政治制度"。但同時,托克維爾亦非常精辟地指出,現(xiàn)代社會的宗教只有與政治權(quán)力相分離才能實現(xiàn)其政治功能。與近代以來占主流的自由主義思想傳統(tǒng)不一樣,托克維爾將宗教看作嚴格的政治制度的組成部分,而不僅僅從屬于私人領(lǐng)域。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religion in Tocqueville's thought. Tocqueville believes that religion is the basis of political power in aristocratic society, but in modern society,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spiritual resource on which individuals rely. Religion eased the tendency of atomization in modern society and restricted the basis of the expansion of modern state power. In this sense, Tocqueville believes that religion is "the primary political system." But at the same time, Tocqueville also pointed out very incisively that religion in modern society can realize its political function only if it is separated from political power. Unlike the mainstream liberal tradition of modern times, Tocqueville sees religio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a strict political system, not just in the private sphere.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
【分類號】:D091.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政華;屋頂上的騎兵:法國大革命前夜的貴族——讀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J];民主與科學;2005年05期

2 巴爾巴拉·弗賴塔格;艾彥;;是重新塑造的托克維爾還是“巴西的民主”[J];第歐根尼;2009年02期

3 趙梅;;當代托克維爾筆下的美國——讀《美國的迷惘:沿著托克維爾的足跡》[J];美國研究;2008年02期

4 黃軍柱;;托克維爾民主的式微[J];學習月刊;2010年08期

5 李丹婕;;作為世界的美國[J];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22期

6 毛壽龍;美國總統(tǒng)為何越來越像國王[J];領(lǐng)導文萃;2001年06期

7 張振遠;;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J];書城;1995年01期

8 邁克爾·麥金尼斯(Mc Ginnis),文森特·奧斯特羅姆(Vincent Ostrom),李梅;民主變革:從為民主而奮斗走向自主治理(上)[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9 熊培云;;權(quán)利的邏輯[J];領(lǐng)導文萃;2011年13期

10 菲利普·德拉臘,陸象淦;有否民主價值?[J];第歐根尼;2004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少敏;;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 健全民主集中制[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2 李海默;;慎防“習俗專制”成為關(guān)鍵缺環(huán)[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3 李紅杰;;論“我們是誰”中的“我們”[A];中國世界民族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下)[C];2005年

4 張緊跟;;試論當代中國民主建設(shè)的基本條件[A];公共管理研究(2)———“黨的十六大與中國政治發(fā)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秋風;;應(yīng)該明確民間維權(quán)的合法性[A];2007年中國宏觀經(jīng)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內(nèi)容匯編[C];2007年

6 楊敏之;;改進和完善人大選舉制度的思考[A];新時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7 夏立安;;拉丁美洲政治司法化現(xiàn)象剖析(草稿)[A];中國拉丁美洲史研究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拉丁美洲現(xiàn)代化進程研究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馮波;;論“建設(sh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和途徑[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和諧”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繆青;;社會和諧·公民文化·公民教育[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10 孫浩;;范式變遷下的中國政府改革價值取向研究[A];“構(gòu)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季冰;自由與平等(一)[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9年

2 甘陽;托克維爾與民主[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3 甘陽;托克維爾與民主[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4 張宇燕;“托克維爾效應(yīng)”之效應(yīng)[N];上海證券報;2007年

5 朱振明;重新思考美國社會[N];華夏時報;2009年

6 山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馬建紅;認真對待民情[N];法制日報;2008年

7 孫曉暉;托克維爾:透視法國大革命[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8 陸建德;期待大國風度[N];人民日報;2008年

9 譚彥德;在托克維爾與馬克思之間[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10 菲戈;欲望的辯證法[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隋洪波;馬克思和托克維爾政治哲學中的“革命”問題[D];吉林大學;2013年

2 胡勇;論托克維爾的中道自由主義政治思想[D];武漢大學;2005年

3 張茗;從美國“民主”到法國“革命”[D];復旦大學;2005年

4 李燦;民主的命運:專制抑或自由[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5 盛文沁;自由與公共道德[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黃旭;文學政治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激進主義[D];復旦大學;2008年

7 韓升;查爾斯·泰勒對共同體生活的追求[D];復旦大學;2008年

8 寧玲玲;論美國政治一體化的宗教基礎(chǔ)[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9 徐s,

本文編號:245723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45723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eb7d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