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人權研究狀況的考察
[Abstract]:The study of human righ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shows that the genre is rich and the number of articles fluctuates with the degree of human rights concern, involving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and major contents. From the publication point of view, the total number of publications published is large, variety, mainly political and social publications, with a tendentiousne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author group, most of the main authors have studied abroad,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human rights issues, and produced a higher level of resul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haracteristics,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latively loose academic atmosphere, pertinence of research objects, motility of research methods, polariz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 and so 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rich country and strong army, the author's study is uneven, and the viewpoint is restricted by the influence of position and interest, and so on. The study of human righ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based on the western theory of human rights, has not yet created a theoretical system centered on China.
【作者單位】: 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BFX014)人權研究在當代中國的變遷 2013年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13G02)民國學界人權研究狀況考察——以知識社會學為視角
【分類號】:D693;D0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馬振超;近代中國對人權觀念的認知與解讀[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劉志強;;羅隆基與人權論戰(zhàn)[J];廣東社會科學;2005年06期
3 劉志強;;羅隆基人權理論評析[J];開放時代;2011年05期
4 徐顯明;人權觀念在中國的百年歷程[J];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03期
5 劉志強;;自由主義憲政分析與思考——《近代中國自由主義憲政思潮研究》讀后[J];學術界;2007年03期
6 楊添翼;;近代中國制憲中的“民權”與“人權”之爭——以章淵若與羅隆基的一場論戰(zhàn)為例[J];現(xiàn)代法學;2010年02期
7 劉志強;;羅隆基人權理論闡釋及其質(zhì)疑[J];政法論壇;2012年04期
8 薛其林;學術興盛與方法創(chuàng)新——論民國時期學術研究方法問題[J];中州學刊;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元康;;《每周評論》上一則“記者附識”應為胡適所撰[J];安徽史學;2006年06期
2 賈熟村;;王錫彤與袁世凱父子[J];安徽史學;2009年01期
3 賈熟村;;嚴修與袁世凱家族的友誼[J];安徽史學;2010年05期
4 王興龍;劉建華;;浙江省國民抗敵自衛(wèi)團研究(1938-1941)[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5 汪長林;;張裕釗詩文集版本述錄[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6 呂雪飛;;淺析民初奉天省第一屆國會議員選舉中出現(xiàn)的問題[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7 李在全;;民初的司法、傳媒與政爭——對1917年一樁高官案件的考析[J];比較法研究;2008年03期
8 張根生;;云南光復后蔡鍔籌組政黨的內(nèi)在動因探析[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2年04期
9 陳忠純;;論章士釗與《民立報》——兼議“二次革命”前同盟會黨刊的調(diào)適與整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10 許文果;;1919~1920年北京教育界索薪運動論析[J];北京社會科學;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李揚;;中國開發(fā)礦業(yè)的先驅(qū)王寵佑[A];地質(zhì)學史論叢(3)[C];1995年
2 陳希亮;;公葬陳天華、姚宏業(yè)日期補證——兼考姚宏業(yè)生年卒日[A];近代中國(第二十輯)[C];2010年
3 趙可;;市政改革新興勢力的崛起和市政發(fā)展效仿目標的轉(zhuǎn)向[A];知識分子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C];2007年
4 白純;;臺灣調(diào)查委員會考論(1944.3~1945.10)[A];臺灣建省與抗日戰(zhàn)爭研究: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暨臺灣建省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汪炳明;;是“放墾蒙地”還是“移民實邊”[A];蒙古史研究(第三輯)[C];1989年
6 王奇生;;戰(zhàn)時大學校園中的國民黨:以西南聯(lián)大為中心[A];中國抗戰(zhàn)與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中卷)[C];2005年
7 陳平平;;論井上清對琉球問題的研究與琉球問題再議——紀念井上清誕辰100周年之二[A];鄭和研究2013年第3期[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饒傳平;論近代中國憲法中基本權利條款之演變(1908-1947)[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紅梅;商會與中國法制近代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劉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叢報》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李來容;院士制度與民國學術[D];南開大學;2010年
5 黃宗華;中國國民黨江西省干部訓練研究:1932-1949[D];南開大學;2010年
6 阮娟;三山葉氏家族及其文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方小玉;民國《經(jīng)濟學季刊》(1930-1937)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8 何建國;領袖著作與意識形態(tài):孫中山著作的出版與傳播研究(1919—1949)[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謝永棟;南京國民政府中央信托局研究(1935-1937)[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丁健;民初農(nóng)商部研究(1912-1916)[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秦佳;國民黨民眾運動研究(1924—1937)[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勇;抗戰(zhàn)時期國統(tǒng)區(qū)農(nóng)貸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張家惠;國民政府時期青島慈善事業(yè)研究(1929-1937)[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4 黃立明;江西留學生與近代地方社會變遷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盛滿;華僑參政權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徐雯雯;李瑞清年譜[D];南昌大學;2010年
7 張紅衛(wèi);武漢國民政府時期工人失業(yè)問題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范五三;張憲文與中華民國史研究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孫彩榮;福建協(xié)和大學教授群體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蘇凱;人權保護與國家人權機構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人博;民權詞義考論[J];比較法研究;2003年01期
2 馬嶺;;利益不是權利——從我國《憲法》第51條說起[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3 劉志強;羅隆基“35”條人權檢正[J];廣東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4 劉志強;;羅隆基與人權論戰(zhàn)[J];廣東社會科學;2005年06期
5 劉志強;;歷史與法理視域:羅隆基思想言論自由解讀[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1期
6 劉志強;;論人權法中的國家義務[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1期
7 劉志強;;羅隆基:一個人權理論的構建[J];河北法學;2008年04期
8 徐孝明;試論早期費邊社會主義的思想特點[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9 徐孝明;英國費邊社會主義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與思想淵源[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7年05期
10 桑兵;庚子勤王前后的岑春煊與;蕰㘚J];近代史研究;2001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其昌,張焱宇,王文峰;美欲再提人權反華議案的特點和背景[J];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0年03期
2 徐顯明;人權的體系與分類[J];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06期
3 韓云川;堅持人權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tǒng)一[J];湖北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4 胡義成;人權是把“多刃劍”──論人權的內(nèi)在悖論及其被西方列強利用[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5 肖自強;中國人權觀念的發(fā)展演變[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濟南市行政學院濟南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6 譚吉華;論人權問題的國際化[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7 杜潔;婦女 運動與人權[J];人權;2001年00期
8 胡義成;何物“人權”是非多?——論“人權”的內(nèi)在“悖論”及其被利用[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9 李林;人權:研究與傳播[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1年03期
10 曹憲忠;人權問題的歷史發(fā)展及其國際化[J];理論學習;200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向世陵;;人權、民本與平等[A];中國哲學史學會2004年年會暨中國傳統(tǒng)哲學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齊延平;;國家的人權保障責任與國家人權機構的設立[A];“‘人權入憲’與人權法制保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羅文東;;社會主義人權:理論與實踐的飛躍[A];人學與現(xiàn)代化——全國第六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郭婧;吳大華;;中國少數(shù)民族人權法制保障的發(fā)展與評價[A];中國民族法治發(fā)展報告(2011)[C];2012年
5 羅承艷;;憲法之中有關人權問題的思考[A];2003年貴州省憲法法理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熊蕾;;生命科學領域中的人權問題[A];“‘人權入憲’與人權法制保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黃楠森;;《世界人權宣言》的重大貢獻和歷史局限[A];人學與現(xiàn)代化——全國第二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8 鄭革功;賈戰(zhàn)軍;席云潔;;關愛女孩 保障人權 使慈善事業(yè)深入人心[A];慈善事業(yè)與社會進步——寶雞市“慈善事業(yè)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文集[C];2004年
9 解成;劉淑娟;;董必武與“依法保障人權”——讀《董必武法學文集》札記[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輯)[C];2009年
10 王宏偉;;西方國家與烏茲別克斯坦保護人權的爭議[A];建設東北亞和諧國際經(jīng)貿(mào)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蔡施浩;美正式宣布:人權會上不搞反華提案[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2 方曉;美國這個“人權衛(wèi)士”有點虛[N];東方早報;2007年
3 吳妙發(fā);人權理事會應走出一條新路[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6年
4 ;中國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借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nèi)政[N];人民日報;2008年
5 越南胡志明國家政治學院人權研究院院長 阮德邃邋(越南);國家間要開展人權對話與合作[N];人民日報;2008年
6 早報記者 吳挺;聯(lián)合國望中國參與更多人權活動[N];東方早報;2008年
7 江西財經(jīng)大學 唐健飛 國際關系學院 肖君擁;人權是普世價值嗎?[N];檢察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李文云 張慧中;中國人權法律制度建設不斷完善[N];人民日報;2009年
9 馬毅達;美國邀專家參與中美人權對話[N];東方早報;2010年
10 上海社科院亞太所研究員 劉鳴;不必對中美人權對話期望過高[N];東方早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臧彥;歐盟法律一體化的人權基礎[D];吉林大學;2007年
2 焦傳凱;論歐洲人權機制對歐盟成員國實際拘束力的差異及原因[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3 趙合俊;作為人權的性權利[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張玉奪;新干涉主義研究——以美國為中心[D];吉林大學;2004年
5 李衛(wèi)海;緊急狀態(tài)下的人權克減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駱偉鋒;人權全球化與中國人權觀的思考[D];廈門大學;2007年
2 方海玲;論國家人權機構處理人權申訴的職能[D];山東大學;2008年
3 陳亦超;議會人權機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4 陳文勤;婦女人權的國際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5 田芳;人權非政府組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卡拉揚;論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的建立及其影響[D];外交學院;2011年
7 曹瑞;論人權與發(fā)展關系的嬗變[D];山東大學;2013年
8 楊照東;憲政背景下的人權保障[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9 勞華蘭;《越南人權報告》(1995-2010)與美國對越外交理念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10 趙威;中國企業(yè)海外投資的人權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3年
,本文編號:22997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29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