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與啟蒙精神的矛盾運動及其當代性反思
[Abstract]:Utopia, symbolized by Thomas Moore's Utopia, is a kind of spiritual form in the process of European social modernization and seculariza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nlightenment spirit of the European Enlightenment. First of all, Utopia is the beginning of enlightenment spirit, and enlightenment spirit is the perfection and deepening of utopian thought, and its transcendence and inner spirit are consistent. Secondly, utopia and enlightenment spirit are also the result of secularization of European society.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religious reform and are therefore the manifestation of religious ideas in modern society. However, Utopia and enlightenment spirit are two different levels in the field of human spirit after all. Utopian spirit focuses on resistance, opposition and transcendence, and enlightening spirit on enlightening, illuminating and rational guidance. Through enlightenment, we can overcome the destructive factors in utopian spiritual level, but also overcome people's blind worship of reason through Utopian spirit.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modern European society shows that Utopia and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perfect themselves in the contradictory movement in which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surmounts the shackles of the old system and creates a new social form.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分類號】:D091.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陶文昭;信息時代烏托邦的復(fù)興及其價值[J];山東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5年03期
2 李仙飛;;國內(nèi)外烏托邦研究綜述[J];社會科學(xué)評論;2008年01期
3 楊靜嫻;;對烏托邦及相關(guān)問題的綜述和評價[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xué)報;2008年06期
4 海曉君;;烏托邦的民主與道德和諧價值觀重述[J];法制與社會;2009年18期
5 張彭松;;烏托邦的困境與希望的哲學(xué)反思[J];哲學(xué)動態(tài);2009年12期
6 張興德;;重新認識和評論烏托邦思想[J];遼東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0年04期
7 趙超;馬京鵬;;危機、反抗、烏托邦——2010年第6屆國際馬克思大會綜述[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0年12期
8 李書巧;;完美的邊界:烏托邦政治內(nèi)涵分析[J];河南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2年03期
9 J.哈貝馬斯;薛華;;新的非了然性——福利國家的危機與烏托邦力量的窮竭[J];哲學(xué)譯叢;1986年04期
10 艾宏揚;社會主義與烏托邦的區(qū)別[J];廣東社會科學(xué);1990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雙利;;烏托邦與我們——論恩斯特·布洛赫的烏托邦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4)[C];2004年
2 周春生;;莫爾的烏托邦不是空想世界——莫爾理想政治觀評述[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xué)界第六屆學(xué)術(shù)年會文集(哲學(xué)·歷史·文學(xué)學(xué)科卷)[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安徽元一房地產(chǎn)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 賈智紅;走向社區(qū)烏托邦[N];安徽日報;2004年
2 山東師范大學(xué) 周均平;審美烏托邦:烏托邦研究的新趨向[N];文藝報;2008年
3 大連 張興德;社會轉(zhuǎn)型呼喚理論創(chuàng)新[N];社會科學(xué)報;2012年
4 董四代 武夷學(xué)院教授;呼喚健康的烏托邦精神[N];福建日報;2011年
5 童世駿(上海);社會主義意味著什么?[N];社會科學(xué)報;2001年
6 中央財經(jīng)大學(xué)教授 袁東;今日“西方”:極度自負趕走了自信[N];上海證券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偉;詹姆遜與烏托邦理論建構(gòu)[D];北京語言大學(xué);2006年
2 周黎燕;中國近現(xiàn)代小說的烏托邦書寫[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7年
3 史麗萍;朝鮮古代烏托邦文學(xu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5年
4 李雁;新時期文學(xué)中的烏托邦精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5 張彭松;社會烏托邦理論反思[D];清華大學(xué);2004年
6 李丹;烏托邦思想研究:理論探微·發(fā)展脈絡(luò)·殊異甄析[D];吉林大學(xué);2012年
7 張雙利;烏托邦、死亡和歷史的終結(jié)[D];復(fù)旦大學(xué);2004年
8 李小青;永恒的追求與探索:英國烏托邦文學(xué)的嬗變[D];四川大學(xué);2006年
9 宋秀梅;烏托邦時代個體命運的藝術(shù)備忘錄[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1年
10 楊靜嫻;烏托邦與現(xiàn)代性交織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D];天津師范大學(xué);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惠芬;烏托邦的歷史考辨與現(xiàn)實價值[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xué);2009年
2 蔡偉;烏托邦理論的傳統(tǒng)特征與當代轉(zhuǎn)向[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3 劉晗;回歸烏托邦[D];鄭州大學(xué);2004年
4 楊紅偉;論烏托邦的概念及其政治意義[D];武漢大學(xué);2004年
5 賈婕;論烏托邦范疇的人文價值[D];山西大學(xué);2007年
6 張明明;法蘭克福學(xué)派審美烏托邦研究[D];遼寧大學(xué);2015年
7 宋瑞榮;新世紀小說烏托邦敘事研究[D];渤海大學(xué);2016年
8 黃燕;不懈求索的烏托邦[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6年
9 孟笑曼;詹姆遜的烏托邦思想述論[D];沈陽師范大學(xué);2016年
10 詹丹;幻托邦,,惡托邦,異托邦[D];安徽大學(xué);2016年
本文編號:22949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29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