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視野中的專制主義范疇省察
[Abstract]:As the key word of political science, autocracy has a vague or ambiguous understanding state. Since ancient Greece, thinkers have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autocracy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concept of autocracy has its own contextual category in China. Different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autocratic power, Chinese ancient autocratic political power has a special structure. Ancient European autocratic monarchs were restricted by feudal aristocracy, churches, hierarchical conferences, autonomous cities and the tradition of rule of law, while ancient Chinese kings were at the core of absolute power. The value of political power lies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effective public order,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every kind of power order can promote the advancement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utocracy has promo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maintained territorial unity and promote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history, but its imprison thought, intensified contradictions and obstructe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re insurmountable barriers.
【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yè)大學文學與法政學院;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公共管理學科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研究”(2013XK12) 中國礦業(yè)大學“公共管理學科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研究”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2013XK12)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0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義保;;“專制主義”概念溯源[J];學術論壇;2008年06期
2 涂成林;東方專制主義理論:馬克思與魏特夫的比較研究[J];哲學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大友;政治本體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2 楊競業(yè);人的本質(zhì)的多維哲學反思——以“經(jīng)驗的預設”與“預設的經(jīng)驗”為路徑[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1期
3 顧承衛(wèi);楊小明;;為功利主義辯[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4 段勇;涂效華;;略論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動力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5 稅尚軍;;正視問題 突出重點 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剛;;保障農(nóng)民主體地位是新農(nóng)村建設的關鍵[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飛南;;試論政治倫理化的底線、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會的制度生態(tài)訴求[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8 鄧宏烈;;論康德哲學的批判精神[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9 王洪波;李穎;;社群與個人孰先孰后?——對社群主義的反思[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10 楊尚鴻;唐曉紅;;中國古代媒介——漢字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炳林;;思想爭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顏杰峰;;黨內(nèi)民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基本問題研究[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陳明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共和國的靈魂[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喬旋;;淺析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形象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8 趙春明;;改革: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9 吳群芳;;和諧社會視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達中的政府職能[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體系、主體幻覺與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的職能——阿爾都塞意識形態(tài)理論探析[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建軍;宋朝地方官員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趙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楊建營;生態(tài)文明視域下的武術發(fā)展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7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胡順東;基于提升國民經(jīng)濟競爭力的風險投資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9 秦曼;海洋漁業(yè)資源資產(chǎn)的產(chǎn)權效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jīng)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廉靖;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nóng)村矛盾化解機制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吳三三;基于新農(nóng)村視角下的農(nóng)民宗教信仰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丁玲;武漢部屬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參政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周榮;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nóng)村女性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6 賈蓓;新世紀都市類報紙女性報道現(xiàn)狀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7 胡葉娟;現(xiàn)代婚禮服裝飾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8 韓家勤;馬克思主義灌輸理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xiàn)路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9 路明;企業(yè)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機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10 黃桂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構建[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繼榮;走出“東方社會道路”的理論誤區(qū)[J];科學社會主義;2004年02期
2 陳代湘;儒學“入世”特性及與專制主義的關系[J];求索;2004年04期
3 北成;關于“專制君主制”的譯名[J];史學理論研究;1996年02期
4 侯建新;;“封建主義”概念辨析[J];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義保;;近年來國內(nèi)專制主義理論研究述論[J];學術論壇;2006年10期
2 王義保;;“專制主義”概念溯源[J];學術論壇;2008年06期
3 邢琳;民本思想與中國古代專制主義[J];許昌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鄭宏;;對霍布斯政治思想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0年28期
5 白真清;從《君主論》和《韓非子》看中西專制主義[J];湖南社會科學;1999年02期
6 葉劍鋒;;論專制主義對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整體覆蓋功能[J];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7 汪懷君;汝緒華;;儒法專制主義之比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8 任劍濤;;極權政治研究:從西方到東方的視界轉換——魏特夫《東方專制主義》的擴展解讀[J];學海;2009年02期
9 馬云志;李艷慶;;荀子政治哲學思想的特性[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10 任劍濤;;國家理性:國家稟賦的或是社會限定的[J];學術研究;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徐波;;高揚平民之政治與社會權利——論孔子學說之人權精神[A];孔學研究(第三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海峽兩岸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2 邸彥莉;;宋教仁民主憲政思想論析[A];政黨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研究——“中國政黨與近現(xiàn)代社會的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方祖猷;;十七世紀啟蒙時期民主政治的中國模式——讀《明夷待訪錄》有感[A];浙東學術與中國實學——浙東學派與中國實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陳健;;現(xiàn)代公民制度成因淺析——兼議政府職能轉換[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三輯)[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山東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顏炳罡;儒學與君主專制未必匹配[N];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吳敬璉;“左”“右”極端都會給社會帶來災難[N];南方周末;2008年
3 評論家,原《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編輯 馬立誠;自由是個新道統(tǒng)[N];經(jīng)濟觀察報;2010年
4 吳光;黃宗羲新民本思想的理論結構及其現(xiàn)代意義[N];光明日報;2007年
5 銀壽;論“窮則思變”[N];南方日報;2005年
6 張麗艷;法的精神[N];學習時報;2005年
7 陸建德;統(tǒng)治形式與統(tǒng)治程度[N];中華讀書報;2009年
8 范印華;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1年
9 范印華;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N];光明日報;2000年
10 李步云;依法治國 促進社會文明進步[N];光明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義保;專制主義的政治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2 張劍玉;官僚制與現(xiàn)代民主政治[D];廈門大學;2007年
3 胡勇;論托克維爾的中道自由主義政治思想[D];武漢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超;晚清批判專制主義理論思潮的研究[D];湖北大學;2012年
2 楊景濤;魯迅的政治專制主義批判[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3 孫潔菲;中西方行政倫理建設的比較與啟示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4 焦金波;中西傳統(tǒng)政治正義理念及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5 史慕華;中國古代的重農(nóng)抑商思想與政策探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蘇瑞瑩;從制度設計的角度看孟德斯鳩思想的啟蒙價值[D];華僑大學;2006年
7 劉福民;中國古代重民思想的現(xiàn)代再思考[D];吉林大學;2007年
8 劉杰;孫中山民權思想初探[D];蘇州大學;2006年
9 李超;世俗威權制度建構的邏輯[D];山東大學;2009年
10 王苗;利維坦建構的邏輯和絕對主權[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791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279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