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政黨政治的民主政治形態(tài)——基于西方自由民主話語的分析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liberal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in the West, political party politics exerts its basic function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ests of political parties, the expression of interests, the organization of election campaigns and the governance of government, with the help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political parties. Thus become the bearing of free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become the core subj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free democratic politics. If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olitical party is low and fragile, and it cannot assume the role of bearing, there will be distinct democratic political forms such as personality politics, sheltering politics, group politics and sports politics. In the countries that have initially completed the transition of liberal democracy, these democratic political forms often aggravate the original social division, or even create new social divisions, resulting in the failure to consolidate the liberal democratic regime.
【作者單位】: 華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華僑大學政治學學科重點建設項目”經(jīng)費資助
【分類號】:D0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立鵬;庇護關系——一個社會政治的概念模式[J];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秦穎慧;秦瀟;;政府網(wǎng)絡輿論危機問題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2 章禮強;汪文珍;;市民社會、(市)民法及其構建論略[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3 鐘蕓;政治冷漠作為一種政治行為類型的根據(jù)和特征[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4 周翠嬌;;陳獨秀早期民族國家思想[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5 許二斌;全球化及其對民族國家的影響[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6 臧峰宇;;論西方政治哲學的思辨?zhèn)鹘y(tǒng)[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7 成云卿;;雙重視角下的公民教育之路:新加坡的例證及其啟示[J];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8 商愛玲,周振超;政治符號:民本思想的功能分析[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9 謝慶奎;論政府發(fā)展的涵義[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10 周旺生;論作為支配性力量的權力資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忠權;;對城市弱勢群體“話語政治”的一種探討——以Z市某街區(qū)廣場毛澤東話語角為例[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2 李有學;汪來杰;;國家與政黨:工具性選擇與均衡性調(diào)整[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春福;;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的核心是理順權利和權力的關系[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楊云珍;;當代社會結構變遷及中國共產(chǎn)黨適應性分析[A];變革世界中的政黨政治——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研究會政黨理論北京研究基地論文集(第五輯)[C];2012年
5 張建華;;比較史學視野下的蘇聯(lián)和南斯拉夫的解體——蘇聯(lián)、南斯拉夫與美國聯(lián)邦制的比較[A];改革開放與理論創(chuàng)新——第二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08年
6 鄭玲麗;;國際貿(mào)易關系的法治與全球治理[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mào)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七)[C];2008年
7 林占發(fā);許艷明;;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的立法問題——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中“五種情形”實效性實證分析[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8 李斌;;農(nóng)民市民化與電大教育空間[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9 石磊;;論培育公民社會對轉變執(zhí)政理念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3)[C];2008年
10 童海芳;;國家主權與憲政價值之研究——基于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A];和諧社會 價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錢玉英;制度建設與中國地方政府決策機制優(yōu)化[D];蘇州大學;2010年
2 劉自學;論政治哲學范式的演進[D];南開大學;2010年
3 郭薇;政府監(jiān)管與行業(yè)自律[D];南開大學;2010年
4 劉明輝;魏晉士人政治心態(tài)類型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王忠春;清代無訟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李丹;中國族際政治整合的制度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羅向陽;當代華人社團跨境活動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8 王君玲;網(wǎng)絡表達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9 李艷娜;富蘭克林·羅斯福與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龍海;亞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榮;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nóng)村女性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陳邈;突發(fā)事件中緊急權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彭雙雙;社會轉型期我國利益矛盾的政治協(xié)調(diào)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畢圣潔;中國政治發(fā)展過程中的合法性構成與獲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章烽;論司法能動[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隗兵;市民社會和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7 孫歡;政治參與的倫理維度[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8 王天瑞;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任曉迪;利益集團對地方政府決策的影響與應對策略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嚴文波;論黨的十七大在擴大黨內(nèi)民主上的新貢獻[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郝英杰;略論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制度[J];中國電力教育;2004年04期
2 徐啟斌,程宏燕;公民道德建設法律化制度化辨證[J];求索;2005年05期
3 劉德福;;試論對市場監(jiān)管者的法律規(guī)制[J];江西公安?茖W校學報;2007年02期
4 尚兆燕;;審計結果公告制度——法律社會學的解釋視角[J];審計研究;2007年03期
5 張清華;林波;;公民政治參與的制度化[J];民主與科學;2007年06期
6 鄒育根;馬曉鵬;;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的公民政治參與分析[J];今日科苑;2007年24期
7 曹蓉;;政治協(xié)商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J];四川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8 喻新安;;關于推進改革成果制度化的思考[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04期
9 劉靈芝;;論公民養(yǎng)老權的制度化[J];行政與法;2008年11期
10 曹蓉;;參政議政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J];四川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祝若冰;;黑龍江移動流程穿越的實施與發(fā)展[A];黑龍江省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敖俊德;;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化法律化的三十年[A];民族法學評論(第6卷·2008年)[C];2008年
3 李子江;;西方學術自由思想與制度的變遷[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劉文靜;;WTO的“憲政結構”[A];中國法學會世界貿(mào)易組織法研究會二○○七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何志武;;誠信社會中政府的角色[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2年年會暨“政治文明建設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潘宇;;淺談集控站應急管理的幾個問題[A];2008年抗冰保電技術論壇論文集(二)[C];2008年
7 陳建智;;隱患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態(tài)化的機制探討[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仇軍;佟鳴;羅錦文;;從混沌走向自覺:西方體育社會學制度化的發(fā)展[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9 楊長鑫;;論黨風建設制度化[A];江蘇省科社學會2001年年會交流論文[C];2001年
10 黃志斌;;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是做好土地儲備工作的前提和保障[A];福建省土地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南寧市人大常委會城建環(huán)保委 蘇能輝;用制度化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N];南寧日報;2008年
2 本報評論員;把好的經(jīng)驗做法加以制度化[N];深圳特區(qū)報;2009年
3 李紅梅;廣西 政府“開門立法” 日益制度化規(guī)范化[N];人民日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王金海邋劉文寧;惠民制度化將邁出實質性步驟[N];工人日報;2007年
5 舒圣祥;不能讓生命總是止步于僵硬的制度[N];光明日報;2008年
6 嚴欽余邋劉俊;金華推行涉藥單位約談制度[N];中國醫(yī)藥報;2008年
7 記者 邵麗華;節(jié)假日監(jiān)管走向制度化[N];中國環(huán)境報;2008年
8 郭立場;奧運“制度財富”必須制度化[N];中華工商時報;2008年
9 趙杰;加工業(yè)安全問題首入五年規(guī)劃[N];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報;2005年
10 李化民 李曉軍;新榮區(qū)救助困難群眾制度化[N];山西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志林;政府社會保障支出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的解體(1895-1919)[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王劍;明代密疏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4 趙建華;農(nóng)產(chǎn)品綠色壁壘制度化與發(fā)展綠色農(nóng)業(yè)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李正庚;先秦至唐書法教育制度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6 惠耕田;制度化安全合作:溝通行動的視角[D];外交學院;2007年
7 唐萌;邁向互動式公眾參與理念[D];吉林大學;2009年
8 陳松友;當代中國農(nóng)民制度化政治參與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9 劉順;初盛唐的儒學與文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鐘麗娟;自然權利制度化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賓;行政裁決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2 郭佳菲;東亞區(qū)域經(jīng)濟一體化進程中的日本—東盟區(qū)域經(jīng)濟合作[D];廈門大學;2007年
3 邵飛;黃埔軍校思想政治教育特點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延伍;中國共產(chǎn)黨科學執(zhí)政制度化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5 彭俊;論地方立法的協(xié)調(diào)[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6 曲崇明;我國獨立董事的制度倫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7 劉貴榮;網(wǎng)絡隱私權保護的制度化[D];山東大學;2008年
8 王文峰;“名師”的制度化及其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恒旺;我國農(nóng)村公共物品供給制度的歷史、現(xiàn)狀及未來選擇[D];山東大學;2007年
10 張亞勛;我國腐敗問題及治理的制度化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2728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27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