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分配正義、共同體及公民美德——對自由主義分配正義理論的一種反思

發(fā)布時間:2018-07-14 14:36
【摘要】:當代正義理論面臨著三個有內在關聯(lián)的難題:首先是正義原則缺乏充分辯護,其次是正義理論很難被實現(xiàn)導致正義有某種烏托邦傾向,最后正義在處理分配問題時有它自身固有的局限。引入共同體的觀念與實踐,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應對這些問題:共同體的觀念能為正義的原則提供有力的辯護,共同體的觀念與實踐有助于正義在現(xiàn)實中的實現(xiàn)及彌補正義的不足與局限。
[Abstract]: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justice is confronted with three intrinsically related problems: firstly, the lack of adequate justification for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and secondly, the fact that the theory of justice is difficult to be realized, which leads to a kind of utopian tendency of justice. Finally, justice has its inherent limitations i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the Community can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oncept of the Community can provide a powerful defence for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the community is helpful to the realization of justice in reality and to remedy the deficiency and limitation of justice.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
【分類號】:D08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光飛;;社會資本的經濟學詮釋:限度及反思[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2 田旭;;公共政策的倫理基礎及其反思——基于社會資本的視角[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3 唐雪梅;趙海林;;社會資本視野下的鄉(xiāng)村政治精英[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23期

4 藍浩溥;;農民合作組織在公共產品供給中的作用機制研究——基于大平山鎮(zhèn)江下、江嶺村羅傘陂壩灌區(qū)用水者協(xié)會的案例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22期

5 聶飛;;農村治理語境下我國農村社會資本的培育[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19期

6 周小虎;企業(yè)家社會資本及其對企業(yè)績效的作用[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7 張娟;;弱勢行動集團主導下的政制創(chuàng)新——辛亥革命的歷史制度主義解讀[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8 蘇玉菊;王琳;;志愿者行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有效形式[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9 李慧敏;張元建;;農村社會資本對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的制約及其創(chuàng)新[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8年14期

10 吳江生;蘇玉菊;;非政府組織的內涵、功能與合法性[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德忠;;發(fā)揮社會資本優(yōu)勢 促進黑龍江墾區(qū)經濟發(fā)展[A];黑龍江墾區(qū)現(xiàn)代化大農業(yè)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專輯下冊[C];2009年

2 劉敏;;社會資本的建構:國家與社會互動的視角[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趙愛英;;落后地區(qū)地方政府行政成本支出績效研究——基于天水市的分析[A];第二屆寶雞天水發(fā)展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4 陳雪玉;;社會資本視角下提高鄉(xiāng)鎮(zhèn)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的進路[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三輯)[C];2008年

5 陳華;;集體認同的變遷與重構——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組織基礎研究[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蔡瀟彬;;加強政府社會管理 完善社會管理格局——社會資本理論的視角[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胡佳;;社會資本視角下的政府治理變革進路[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劉俊月;;西方整體政府的構建路徑及其借鑒[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楊偉清;;社會公德:范圍與特征[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10 戴茂堂;李家蓮;;當今國內倫理學史研究的情感缺失[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2 陳春常;轉型中的中國國家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自學;論政治哲學范式的演進[D];南開大學;2010年

5 秦偉江;城市化進程中的民族區(qū)域自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卞國鳳;近代以來中國鄉(xiāng)村社會民間互助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蔣潤婷;行政法視閾下的行政參與權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陳豐;信訪制度成本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9 吳練達;制度、行為與經濟發(fā)展[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裴志軍;社會網絡與經濟發(fā)展[D];浙江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鄧暉;非營利組織在我國大學生就業(yè)中的效用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黃明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社會資本培育中的政府行為分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吳旭東;《勞動合同法》立法過程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曹晗峰;跨學科視角下公共就業(yè)服務NPO途徑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何丹;從組織整合到社會整合[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鄒舒然;網絡傳播對我國公民社會構建的促進作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申騰;日常政治視野下中國城市社區(qū)業(yè)主維權行動探析:基于HB社區(qū)的個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王天瑞;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李偉;農村留守兒童道德學習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10 劉燁華;社會資本視域下政府公共危機治理提升途徑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翠霞;;“公民”還是“美德”——中國語境下“公民美德”概念的適用性考察[J];道德與文明;2011年04期

2 李萍;;論公民美德與市場道德的內在關聯(lián)[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3 李義天;;共同體與公民美德[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4 張昌林;;公民美德與共和——共和主義的視角及其啟示[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5 李萍;;人民共和國:中國公民美德的制度背景[J];道德與文明;2008年04期

6 劉春兵;;思想啟蒙與公民塑造——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探析[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7 程波;胡野萍;;論法治精神與“公民參與”的法律意義[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8 方建中;在經驗和理性之間——“新憲政論”述評[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9 楊福忠;;現(xiàn)代憲法的理論基礎:自由主義抑或共和主義?[J];北方法學;2007年04期

10 盧少鵬;楊芳;;馬基雅維里的共和主義政治觀[J];學海;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晴;;居住小區(qū)空間組織范式轉型:開放性、第三場所與公民美德[A];規(guī)劃創(chuàng)新:2010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彭剛;盧梭的共和主義公民理論[D];浙江大學;2009年

2 劉訓練;公民與共和[D];天津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梁運娟;古典共和主義視域中的馬基雅維里共和思想[D];吉林大學;2007年

2 蘇麗;共和主義公民身份要素透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3 畢建宏;蘇格蘭啟蒙運動中的商業(yè)秩序與公民美德[D];北京大學;2006年

4 張立豪;政治自由語境下的公民美德[D];南昌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12195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12195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2bc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