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全球正義的民族主義闡釋

發(fā)布時間:2018-07-13 19:07
【摘要】:戴維·米勒近年來致力于探究全球正義問題,并以民族國家為基本單元提出了民族主義全球正義理念。與主張世界主義的學者們遵循的個人權(quán)利進路(即,將羅爾斯的國內(nèi)正義原則推演至全球范圍從而在人際關(guān)系層面實現(xiàn)全球正義)不同,米勒的全球正義思想是圍繞國家間關(guān)系建立的。他認為全球正義不應(yīng)強行僭越國界限制,而是應(yīng)當從現(xiàn)實的國際政治格局出發(fā),在保障民族國家自決地位的同時通過委以其國際義務(wù)與責任的方式逐步加以實現(xiàn)。米勒的全球正義思想包括三個基本原則:語境主義原則、民族責任原則、保障基本人權(quán)原則。為了進一步增強理論的說服力,米勒也基于自己的全球正義原則回應(yīng)了現(xiàn)實的國際政治問題。米勒對全球正義理念的民族主義闡釋雖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也存在諸多問題。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David Hans Muller devoted himself to exploring the problem of global justice, and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nationalist global justice with nation-state as the basic unit. Unlike the individual rights approach followed by cosmopolitan scholars (that is, by extrapolating Rawls' domestic justice principles to a global scale to achieve global justice at the interpersonal level), Hans Muller's idea of global justice is built a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s. He held that global justice should not forcibly cross the national boundaries, but should proceed from the realistic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gradually realize the status of self-determination of nation-states by entrusting them with their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at the same time. Hans Muller's thought of global justice includes three basic principles: contextualism principle,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and basic human rights principle. In order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persuasion, Hans Muller also responds to the realistic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problems based on his own principles of global justice. Hans Muller's national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global justice is reasonable to some extent,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
【分類號】:D08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龔群;;米勒的多元分配正義論[J];倫理學研究;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龐永紅;郭笑雨;;全球正義的民族主義闡釋[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6年03期

2 王潔;謝鴻昆;;論戴維·米勒的社會正義三原則[J];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15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大志;論程序正義[J];天津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2 陳石清,葛維晨;試論正義在法律價值中的地位[J];南方冶金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3 哈耶克,鄧正來;正義:法律與權(quán)利[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1年01期

4 黃 斌;正義辨義[J];探索;2002年03期

5 李彥;公平 正義 平等[J];蘭州鐵道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6 李曉哲,李惠男;淺談?wù)x觀念與法律的互動作用[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7 張小媚;;論正義的基本性質(zhì)[J];學習與實踐;2006年02期

8 李巍;仲崇盛;;論社會正義的基本內(nèi)涵[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06年04期

9 葉萬軍;;略論社會正義的涵義和性質(zhì)[J];吉林工程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8期

10 彭芳;;法與正義[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守昌;;社會正義的多元性[A];“西方政治哲學”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王守昌;;讀《作為公平的正義》[A];“西方政治哲學”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周遠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義觀的現(xiàn)實選擇[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與轉(zhuǎn)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10·專刊2)[C];2011年

4 廖申白;;正義、和平善治與公共理性(提綱)[A];中國倫理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2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4年

5 劉寶才;馬菊霞;;中國傳統(tǒng)正義觀[A];中國寶雞張載關(guān)學與東亞文明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蒲啟華;;程序正義與社會主義民主[A];“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前沿和熱點問題”學術(shù)研討會暨2007年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王立;;權(quán)力平等:政治正義的首要問題[A];全國“經(jīng)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龔群;;世界主義與全球正義[A];“西方政治哲學”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9 巫長林;;國家的治理與社會正義——從正義中的天賦分析[A];第六屆珞珈國是論壇論文集[C];2012年

10 霍耐特;馬克;謝靜;;從為承認而斗爭到多元正義構(gòu)想——阿克塞爾·霍耐特訪談錄[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7)[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遼寧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曲彥;公平正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nèi)在要求[N];大連日報;2013年

2 美國加州圣瑪利學院教授 徐賁;我們?yōu)楹涡枰肮焙汀罢x”[N];華夏時報;2013年

3 唐漢思(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呼之未出的正義[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4 燕繼榮;“正義”概念辨析[N];學習時報;2004年

5 李義天 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正義之爭與馬克思的道德哲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董修元;在宗教對話中推動“正義”問題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7 李敏 人民法院出版社;正義,從“追問”開始[N];人民法院報;2014年

8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陳瑞華;程序正義:“看得見的正義”[N];人民法院報;2000年

9 [美]卡琳·羅馬諾 王雪 編譯;阿瑪?shù)賮啞ど?改變思考“正義”的方向[N];社會科學報;2009年

10 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張雪樵;樸素正義與法則正義的辯證統(tǒng)一[N];檢察日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紅陽;正義德性論[D];復(fù)旦大學;2014年

2 蔣志紅;馬克思的正義觀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毛勒堂;經(jīng)濟正義:經(jīng)濟生活世界的意義追問[D];復(fù)旦大學;2004年

4 許祥云;從思辨正義到實踐正義[D];吉林大學;2008年

5 鹿云;批判理論的承認正義[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6 殷冬水;民主:社會正義的生命[D];吉林大學;2008年

7 涂良川;論馬克思的正義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朱丹;程序正義與人的存在[D];黑龍江大學;2009年

9 王文東;當代中國發(fā)展語境中的正義共識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10 許超;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麗瓊;試論當代中國社會正義的缺失與建構(gòu)[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2 符耀;正義的效率之維及其限度[D];吉首大學;2012年

3 唐之風;論馬克思的正義觀及其當代意義[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4 錢仕英;馬克思的正義觀及其在中國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理論回應(yīng)[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5 劉元東;休謨的正義觀及其意義[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5年

6 張穎聰;馬克思正義觀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7 柳琪;馬克思正義觀的嬗變及其啟示[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8 廖敏寶;論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正義的批判[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9 田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義觀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10 張文杰;淺析馬克思的正義觀[D];山西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21204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1204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4ec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