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在中國政治史中的地位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states the origin of Confucian political thought and its position in Chinese political history, and comments on its development, gain and loss,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Chinese society.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分類號】:D092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勝東;;《樂記》與柏拉圖音樂美學思想比較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22期
2 劉振華;;試析儺禮中方相氏的地位嬗變[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3 王海;張利軍;;伯唐父鼎與周穆王治理荒服犬戎[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4 舒秀明;廖艷;林殷;張聰;張玉蘋;張煜;;試論《備急千金要方》四時五味觀的“時”與“味”[J];北京中醫(yī)藥;2013年12期
5 王玲娟;龍紅;;古典文獻藝術(shù)類名物詞芻議[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6 袁濟喜;;中國文論的“問道”與“原道”[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4年01期
7 李發(fā);向仲懷;;先秦蠶絲文化論[J];蠶業(yè)科學;2014年01期
8 闞緒良;代少杰;;“紅太陽”喻義的來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9 孫鵬;徐克謙;;民俗學視角下管晏“不死”故事的比較探析——以孔子的評價為中心[J];管子學刊;2014年01期
10 李長泰;;論先秦儒家自然生態(tài)觀對德性論的構(gòu)建[J];管子學刊;2014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趙聯(lián)賞;;朱元璋對明代冕服制度的影響[A];明太祖與鳳陽[C];2009年
2 楊賽;;中國音樂美學范疇及其理論體系[A];文化復興:人文學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12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12年
3 鄧志偉;;孟子的同心觀[A];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創(chuàng)新——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12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12年
4 姜建紅;;《漢語大詞典》因假借誤釋詞條舉凡[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孫尊章;徐凌;;“不以其道得之”再探[A];江西省語言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12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李傳軍;;試述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報應、地獄及懺悔觀念的傳播與影響[A];山東省民俗學會2012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向建州;當代中國休閑倫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2 歐陽斐;顧炎武政治哲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3 賈雪玲;月亮山苗族鼓藏儀式的個體社會化功能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4 李博;三至五世紀鄯善國收養(yǎng)問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5 劉霄;吉家營地臺戲調(diào)查與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4年
6 梁文斌;狂草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4年
7 王偉麗;江,
本文編號:21189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11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