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關于國家權力的批判:權力之惡及其彌除
本文選題:馬克思 + 國家權力; 參考:《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摘要】:從惡的維度考察權力,馬克思的國家權力觀揭示了國家權力具有壟斷、異化和暴力三種屬性。集中的權力導致壟斷,絕對的權力更易異化,暴力則加劇社會對抗性。依據(jù)馬克思的國家權力觀,構建良好的國家權力生態(tài),必須將國家權力集中在人民手中,以立法形式保證其人民性,并用法律和公民權利制約權力,從而避免權力的任意和"公權暴力"在法治中國滋長。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il, Marx's view of state power reveals that state power has three attributes: monopoly, alienation and violence. Centralized power leads to monopoly, absolute power is more easily alienated, and violence exacerbates social antagonism. According to Marx's view of state power, to construct a good state power ecology, we must concentrate the state power in the hands of the people, guarantee its people's character in the form of legislation, and restrict the power by law and civil rights.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工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
【分類號】:A811;D0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吳永生;王光森;;馬克思的權力演進理論和差異性社會的權力作為[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2 吳亞輝;凌云;;權利與權力的博弈——“暴力拆遷”之法經(jīng)濟學思考[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大友;政治本體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2 楊競業(yè);人的本質的多維哲學反思——以“經(jīng)驗的預設”與“預設的經(jīng)驗”為路徑[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華;;略論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動力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4 岳漢景;趙軍;;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等的遠航——政治學視角下的比較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4期
5 稅尚軍;;正視問題 突出重點 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剛;;保障農民主體地位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飛南;;試論政治倫理化的底線、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會的制度生態(tài)訴求[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8 鄧宏烈;;論康德哲學的批判精神[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9 李銀兵;;淺析馬克思自由觀的科學含義、基本特點和基本內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10 白立強;;唯物史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峻峰;;拆遷、政治過程與制度變遷——對拆遷制度改革的法經(jīng)濟學考察[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王炳林;;思想爭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顏杰峰;;黨內民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基本問題研究[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陳明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共和國的靈魂[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8 喬旋;;淺析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形象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9 趙春明;;改革: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10 吳群芳;;和諧社會視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達中的政府職能[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建軍;宋朝地方官員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jīng)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9 丁勝;中國制造業(yè)貨幣政策效應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任雪萍;企業(yè)管理價值生態(tài)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三三;基于新農村視角下的農民宗教信仰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丁玲;武漢部屬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參政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周榮;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村女性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賈蓓;新世紀都市類報紙女性報道現(xiàn)狀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6 韓家勤;馬克思主義灌輸理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xiàn)路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7 路明;企業(yè)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機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8 黃桂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構建[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9 孫春萌;奧運會開幕式多元文化及價值探討[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10 孫德茹;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公民道德建設[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彭小兵,譚蓉,戶邑;城市拆遷糾紛的博弈分析及對策建議[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2 徐顯明;;公平正義: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J];法學家;2006年05期
3 任平;;論建設一個良序治理的差異性社會[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9年04期
4 任平;王建明;;論差異性社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未來[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年05期
5 姚大志;;正義的張力:馬克思和羅爾斯之比較[J];文史哲;2009年04期
6 劉向民;;中美征收制度重要問題之比較[J];中國法學;2007年06期
7 金太軍;袁建軍;;政府與企業(yè)的交換模式及其演變規(guī)律——觀察腐敗深層機制的微觀視角[J];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法治中國[J];領導決策信息;2003年02期
2 林楚方;;法治中國[J];廉政w,
本文編號:20774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07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