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福利”的邏輯:從學理到實踐

發(fā)布時間:2018-06-05 08:23

  本文選題:福利 + 福利多元組合; 參考:《天府新論》2014年06期


【摘要】:在走向國家民主、社會文明的進程中,對于"福利"的論爭就從未停息過。只有明晰"何謂福利"、了解"福利"的特性和邏輯,才能保證福利政策和福利治理的有效性。福利是一個歷史的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福利的內涵不斷豐富,外延不斷擴展。一旦"平等自由"、"公平正義"成為一個國家或社會的主流價值時,無論是政治議程還是經(jīng)濟安排都會與"福利"實現(xiàn)自動勾連,打上"福利"的烙印。福利既不能單純從個體需求的角度加以界定,也不能單一地從制度或行為層面加以理解,它是一個多維的、整體的概念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mocracy and social civilization, the debate on welfare never stops. Only by clarifying the meaning of welfare and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ogic of welfare can the effectiveness of welfare policy and welfare governance be ensured. Welfare is a historical concept,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connotation of welfare has been enriched and the extension has been expanded. Once "equality and freedom" and "fairness and justice" become the mainstream value of a country or society, both political agenda and economic arrangement will automatically connect with "welfare" and be branded as "welfare". Welfare cannot be defined sole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dividual needs, nor can it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institution or behavior. It is a multidimensional, holistic concept.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揚州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
【分類號】:D0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田凱;關于社會福利的定義及其與社會保障關系的再探討[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01年01期

2 田毅鵬;呂方;;社會原子化:理論譜系及其問題表達[J];天津社會科學;2010年05期

3 馮敏良;;“社區(qū)參與”的內生邏輯與現(xiàn)實路徑——基于參與—回報理論的分析[J];社會科學輯刊;2014年01期

4 馮敏良;;隔離社區(qū)的興盛與社區(qū)治理的迷思——中國式社區(qū)治理的范式危機[J];學術界;2014年03期

5 尚曉援;“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再認識[J];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先蓉;鄧曉宇;;高校貧困生現(xiàn)象:效率與道德的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2 李昌麒;李永成;;科學發(fā)展觀與政府角色定位的經(jīng)濟法思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3 吳昕春;公共選擇與公民參與集體行動的動力[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4 丁文廣;秦靜;;甘肅省文縣自然—社會環(huán)境與貧困危機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年25期

5 吳艷美;任建蘭;;山東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和農(nóng)村貧困問題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06期

6 葉明;;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制度檢視及展望——基于戶籍制度的視角[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12期

7 吳春梅;路宏偉;;江蘇“脫貧攻堅”工程解讀[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07期

8 屈曉娟;;失地農(nóng)民市民化過程中城市生活能力研究——以陜西省渭南市為例[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05期

9 陳平;;安徽省農(nóng)民進城務工對“三農(nóng)”建設的推動[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28期

10 張樹全;;基于福利經(jīng)濟學視角的出租車數(shù)量管制分析[J];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俊武;盧現(xiàn)祥;;公共支出、政府治理、部門效應與共享式增長——基于中國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的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彭國勝;;欠發(fā)達地區(qū)農(nóng)村居民的社會福利意識探析——以貴州省為例[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張曙光;;政府經(jīng)濟管制的法律經(jīng)濟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下)[C];2008年

4 曲振濤;周方召;仲深;;以人為本的經(jīng)濟發(fā)展觀——效率與公平相統(tǒng)一的法經(jīng)濟學視角解讀[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柯華慶;;實效主義經(jīng)濟學方法論[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廖慧卿;;中國公共衛(wèi)生危機的多中心治理之維[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四輯)[C];2009年

7 韓巍;;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分配:演進與問題[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楊穎;;公共服務的概念、分類及供給主體創(chuàng)新研究[A];第七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王勇;李廣斌;;新農(nóng)村建設下的蘇南農(nóng)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隱憂——基于哈貝馬斯生活世界理論[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徐大建;;社會公平、和諧與經(jīng)濟效率[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章于芳;后危機時代我國銀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張偉;經(jīng)濟福利測度:理論分析與中國經(jīng)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張映芹;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慧;公共產(chǎn)品供給過程中的市場機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卞國鳳;近代以來中國鄉(xiāng)村社會民間互助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趙方杜;身體規(guī)訓:中國現(xiàn)代性進程中的國家權力與身體[D];南開大學;2010年

8 羅國亮;災害應對與中國政府治理方式變革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劉青;廣東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調控體系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10 王昱;中國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激勵契約治理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柱;農(nóng)民工社會福利服務現(xiàn)狀及社會工作介入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張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實質課稅主義[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齊自琨;發(fā)展文化生產(chǎn)力的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裴雅青;香江苑建設項目經(jīng)濟效益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韓平;農(nóng)村社會保障體制完善與政府管理[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桂彬翔;湖南省電力自然壟斷的社會福利損失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7 蘇鵬;社區(qū)服務流程再造公眾滿意度評價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張小妹;“自然狀態(tài)”范式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9 宋委倩;諸城市農(nóng)民收入增長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彭光燦;馬克思人學理論視野下的人本管理理論重構[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e

本文編號:198132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98132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b7c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