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話語、修辭:政治科學中建構制度主義的三重取向
本文選題:建構制度主義 +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 參考:《湖北社會科學》2017年06期
【摘要】: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近期的發(fā)展受到社會學、語言學較多影響,在處理結構和能動性關系問題與制度變遷的內生解釋問題時更傾向以建構性而非結構性或因果性的動態(tài)視角思考相關理論命題和動力機制。建構制度主義以此為契機成為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新興流派,但其內部包含各異的研究取向。通過借鑒新制度主義政治學觀念分析、話語分析、修辭分析的有益成果,汲取社會學、語言學特別是組織理論的洞見,建構制度主義能夠將觀念、話語、修辭進一步內化為其理論演進的關鍵取向。
[Abstract]: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is influenced by sociology and linguistics. It is more inclined to think about relevant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and dynamic mechanisms in a constructive rather than structural or causal dynamic perspective whe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s of structural and dynamic relations and the internal interpretation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s a new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but it contains different research orientations. By draw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discourse analysis, the beneficial results of rhetorical analysis, sociology, linguistics, especially the insight of organizational theory, the 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al principles can further internalize ideas, discourse, and rhetoric. On the key orientation of evolution.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的理論闡釋與實踐路徑”(12&ZD058);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當代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理論建構研究”(14CZZ036)
【分類號】:D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圣忠;;理念與制度變遷:歷史制度主義的理念研究[J];復旦公共行政評論;2010年00期
2 楊福祿;;關于歷史制度主義[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3 余宜斌;;政治學:從舊制度主義到新制度主義[J];蘭州學刊;2007年07期
4 張靚;楊超;;社會學制度主義簡析[J];商品與質量;2010年S4期
5 季翔;;制度主義的舊與新——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回歸”與變革[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6 申坤;;制度的歷史與歷史中的制度——論歷史制度主義的歷史觀與制度觀[J];社科縱橫;2011年12期
7 戴維·阿普特;仕琦;;制度主義的再思考[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2年03期
8 魏少亮;郭丹;;歷史制度主義:理論與應用[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04期
9 楊偉;張林;;制度主義運動的科學知識社會學分析[J];思想戰(zhàn)線;2008年05期
10 劉圣中;;時間中的政治——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歷史分析[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紹猛;;作為政治哲學方法論的理性主義與制度主義[A];“西方政治哲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梁多;胡寧生;;關于公共組織中政策選擇模型的探討——基于整合兩種制度主義方法論的研究[A];全國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資料文集[C];2004年
3 梁多;胡寧生;;關于公共組織中政策選擇模型的探討——基于整合兩種制度主義方法論的研究[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陳堯;新制度主義的分析取向[N];社會科學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胡長超;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蘆艷;制度與行為雙向互動:新制度主義政治學的基本命題與論證邏輯[D];吉林大學;2012年
3 張居安;凡勃倫制度主義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595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859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