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桑喬與尼日利亞的民族國家構(gòu)建
本文選題:奧巴桑喬 + 軍政府; 參考:《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0年碩士論文
【摘要】:本文旨在探討尼日利亞的杰出領(lǐng)袖奧巴桑喬在其執(zhí)政的軍政府(1976-1979年)和第四共和國文官政府(1999-2007年)時期為尼日利亞的民族國家構(gòu)建做出的杰出貢獻。本文同時還分析了奧巴桑喬進行民族國家構(gòu)建的制約因素以探究其經(jīng)驗教訓(xùn)。 奧巴桑喬軍政府時期的民族國家構(gòu)建主要體現(xiàn)在政治上的“還政于民”。1976年,奧巴桑喬擔(dān)任尼日利亞軍政府首腦。上臺伊始,他就宣布要實行“還政于民”。1979年,奧巴桑喬為即將建立的第二共和國文官政府頒布了1979年憲法,新憲法為文官政府確定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框架和原則。同年10月,他主動地向沙加里文官政府交權(quán),真正實現(xiàn)了“還政于民”的政治過渡。 1999年,奧巴桑喬東山再起重新問鼎總統(tǒng)寶座,成立了充滿希望的尼日利亞第四共和國。但是新建立的第四共和國政府所面臨的形勢卻不容樂觀。這些嚴峻的形勢是尼日利亞民族國家構(gòu)建還不夠成熟的內(nèi)部矛盾的體現(xiàn),是第四共和國政府無法避免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奧巴桑喬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民族國家構(gòu)建,使國家獲得巨大進步。但奧巴桑喬的民族國家構(gòu)建也面臨諸多問題的制約。 民族國家構(gòu)建對于尼日利亞而言,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made by the outstanding leader of Nigeria, Obasanjo,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igeria's nation-state during the periods of his ruling junta (1976-1979) and the civil government of the fourth Republic (1999-2007).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constraints of Obasanjo's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its experience and lessons. The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of Obasanjo junta wa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olitical "return of government to the people". In 1976, Obasanjo served as head of the Nigerian military junta. In 1979, Obasanjo promulgated the 1979 Constitution for the Civil Government of the second Republic to be established, and the new Constitution established some basic political framework and principles for the Civil Government. In October of the same year, he took the initiative to hand over power to the civil government of Shagari, and realized the political transition of "returning government to the people". In 1999, Obasanjo returned to the presidency and established the promising fourth Republic of Nigeria. But the situation facing the new fourth Republic government is not optimistic. These austere situations ar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which are not yet ma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 state of Nigeria and the inevitable problems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fourth Republic. Faced with this situation, Obasanjo made great progress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But Obasanjo's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also faces many problems. For Nigeria, nation-state construction is both an opportunity and a challenge.
【學(xué)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D09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鵬旭;;民族主義與西歐民族國家建構(gòu)[J];法制與經(jīng)濟(中旬刊);2011年07期
2 楊澤章;;民族國家構(gòu)建的歷史與啟示[J];云南社會主義學(xué)院學(xué)報;2011年01期
3 韓志斌;;卡扎菲威權(quán)垮臺的深層邏輯[J];人民論壇;2011年25期
4 賀東航;謝偉民;;中國共產(chǎn)黨與現(xiàn)代國家互動歷程研究[J];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2011年04期
5 李志芬;;主體民族主義與國族構(gòu)建的悖論——以色列民族政策思想之評析[J];西亞非洲;2011年07期
6 吳傳華;;尼日利亞“好運總統(tǒng)”古德勒克·喬納森[J];西亞非洲;2011年07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寧騷;;非洲研究——我的第一個專業(yè)領(lǐng)域[A];中國非洲史研究會三十年[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錢運錄會見奧巴桑喬[N];人民日報;2010年
2 ;奧巴桑喬——讓我們的地球村更加和諧更加合意[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3 ;尼日利亞前總統(tǒng)奧巴桑喬:加強國際合作 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4 記者 徐梓;錢運錄會見尼日利亞前總統(tǒng)奧巴桑喬[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5 記者 楊國強 戴阿弟;江澤民:中國重視非洲 奧巴桑喬:對中國寄厚望[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6 記者李濤、戴阿弟;奧巴桑喬蟬聯(lián)尼日利亞總統(tǒng)[N];人民日報;2003年
7 記者張靜宇;江主席與奧巴桑喬總統(tǒng)會談[N];人民日報;2002年
8 朱偉國;尼阿布賈城市輕軌項目奠基[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7年
9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江澤民;在奧巴桑喬總統(tǒng)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2年
10 本報專稿 馮家明;非洲代言人尼日利亞總統(tǒng)奧巴桑喬[N];世界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4條
1 劉輝;蘇丹內(nèi)戰(zhàn)研究[D];西北大學(xué);2007年
2 張媚玲;中國西南邊疆近代民族關(guān)系史研究[D];云南大學(xué);2012年
3 李丹;中國族際政治整合的制度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4 王鵬;祁連山牧民生態(tài)哲理[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娜;奧巴桑喬與尼日利亞的民族國家構(gòu)建[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0年
2 李亮;論政治精英在尼日利亞民族國家構(gòu)建中的社會角色(1960-2000年)[D];浙江師范大學(xué);2011年
3 李杰;必要的敵人:蘇加諾時代的華人問題與印尼民族國家構(gòu)建[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2年
4 王磊;奧巴桑喬與尼日利亞現(xiàn)代化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7年
5 孫鵬舉;中國現(xiàn)代民族國家構(gòu)建的進程和經(jīng)驗[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1年
6 董洪樂;中亞地區(qū)現(xiàn)代民族國家構(gòu)建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11年
7 王亞坤;動員與重構(gòu)[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11年
8 易方立;跨境民族問題對國際關(guān)系的影響[D];湘潭大學(xué);2010年
9 于麗娟;尼邁里時期的蘇丹南方問題(1969-1985年)[D];浙江師范大學(xué);2011年
10 舒劍超;尼日爾三角洲少數(shù)民族組織對尼日利亞政治發(fā)展的影響[D];湖南大學(xué);2010年
,本文編號:18394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83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