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語境中的政策問題建構
本文選題:政策過程 + 政策問題建構; 參考:《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摘要】:社會治理無非是要解決社會問題,自從社會治理發(fā)明了政策工具之后,一直是通過把社會問題轉化成政策問題而去達成治理目的的。在近代早期,政策問題建構本來是一個政治過程,然而,在政治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政治本身選擇了科學化、技術化的道路,其中,政策問題建構在科學化、技術化的道路上發(fā)揮了引領作用。結果,技術專家主導了政策問題建構過程,以科學的客觀性和技術的可操作性排斥了價值考量,使政治過程異化為技術過程。表面看來,政策問題建構反映了客觀現(xiàn)實,而且每一項政策也都能夠取得巨大成功,實際上,政策科學家或技術專家們卻在科學的名義下,把一些虛假的政策問題強加給了公眾,真實的社會問題往往被掩蓋了起來,而且不斷地積累,并使我們的社會滑向了風險社會。
[Abstract]:Social governance is nothing but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Since social governance invented the policy tools, it has been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problems into policy problem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overnance. In the early modern times,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y issues was originally a political proces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politics itself chose the road of scientization and technicalization. The road of technology has played a leading role. As a result, technical experts lead the process of policy problem construction, reject value consideration with scientific objectivity and technical maneuverability, and dissimilate political process into technological process. On the face of it,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y issues reflects the objective reality, and every policy can achieve great success, in fact, policy scientists or technical experts are in the name of science. Some false policy problems have been imposed on the public, and the real social problems are often concealed and accumulated, which makes our society slide to the risk society.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服務型政府研究所;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研究”(11&ZD070)
【分類號】:G322;D03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得忠;;高等學校決策模式的選擇與對策分析[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2 李琦;;審思中國法學:從知識生產(chǎn)到知識生產(chǎn)者[J];北方法學;2010年05期
3 王保星;;大學教師的職業(yè)忠誠:專業(yè)化視角[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4 劉云杉;;告別巴別塔:走入世界的中國社會科學[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1年02期
5 鄭師渠;;角色·個性:蔡元培與新文化運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詹國彬;;第三部門內(nèi)部管理機制的改革與完善[J];商業(yè)研究;2008年08期
7 黃恩橋;;試論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機制[J];財經(jīng)界(學術版);2011年07期
8 陳嘉立;李學建;;先驗信息不同確定性條件下的風險型投資決策[J];財會月刊;2010年30期
9 陳志勇;;高校學生突發(fā)性事件與思想政治工作[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0期
10 相茹;陳海萍;;新時期以來中國知識分子的構建和流變[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保國;論高校黨建中的程序建設[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2 唐曉陽;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J];嶺南學刊;2003年06期
3 張霞,樸貞子;重塑公民參與——從管理學視角談政策過程的公民參與[J];東方論壇;2004年05期
4 王維平;;政策過程現(xiàn)代化與政府決策機制創(chuàng)新[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5 馮靜;楊志云;;利益視角下的公共政策過程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2009年01期
6 王崇杰;;政治技術與軍隊政治工作[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7 陳雪萍;;法學專業(yè)雙語教學科學化的探討[J];經(jīng)濟師;2009年09期
8 楊宏山;;政策過程視角下的政府規(guī)制研究[J];學習與實踐;2009年11期
9 姚桓;;提高科學化水平:一個新的黨建理念[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9年11期
10 本刊評論員;;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年3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曉芳;歐國立;;運輸政策變遷的制度分析框架[A];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國交通——2005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論文集(上冊)[C];2005年
2 趙艷玲;;高校新型智庫在推動地方科學發(fā)展和科學決策中的作用[A];第六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1年
3 周振國;陳新忠;程華東;;試論高校領導工作科學化的三個基點[A];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提高領導科學發(fā)展能力——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王禮鑫;楊濤;;當代中國政策過程中的政策否決現(xiàn)象探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吳海梅;史征;;用科學化的決策解決非事故性環(huán)境污染糾紛事件[A];中國環(huán)境保護優(yōu)秀論文集(2005)(下冊)[C];2005年
6 蘇向榮;;論政策過程論辯轉向的邏輯意義[A];第二屆海峽兩岸邏輯教學學術會議專輯[C];2006年
7 江凌;王德新;;我國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對策探討[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楊建福;;構建墾區(qū)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體系[A];黑龍江省農(nóng)場管理學會現(xiàn)代化大農(nóng)業(yè)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馬斌;郭濤;;我國政策過程中公眾參與的政治文化困境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田漢族;;關于教育經(jīng)濟學的學科性質(zhì)思考[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莊嚴梅 姚洪貴;“軟生產(chǎn)線”管理必須科學化[N];中國航天報;2011年
2 ;20米+20年 中國企業(yè)與科學化營銷的距離[N];中國經(jīng)營報;2002年
3 ;管理工作走向科學化[N];中國石油報;2001年
4 省委老干部局 肖玉冰;推進關心下一代工作科學化[N];湖南日報;2011年
5 張煥彪 林林;考察科學化 操作陽光化[N];貴陽日報;2011年
6 王海清 強軍陽 記者 強國峰;子長縣著力提高學校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N];延安日報;2010年
7 記者 原臘苗;不斷提高編制工作科學化法制化規(guī)范化水平[N];長治日報;2011年
8 姜旭之 于貴忠;決策的民主化與科學化[N];光明日報;2000年
9 作者單位:中央財經(jīng)大學 龐海軍;預算編制要科學化[N];中國財經(jīng)報;2001年
10 夏興丹 曹志剛;公開選拔領導干部科學化的思考[N];組織人事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弓箭;中西醫(yī)匯通、中醫(yī)科學化、中西醫(yī)結合的歷史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2 肖謀文;我國群眾體育政策的歷史演進及過程優(yōu)化[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3 陳偉;重大工程項目決策機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4 張曉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學德育政策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5 孫遠東;政治動員與政策過程[D];蘇州大學;2008年
6 楊肖光;家庭暴力干預政策過程分析及社會組織在其中的作用[D];復旦大學;2008年
7 屠莉婭;課程改革政策過程:概念化、審議、實施與評價——國際經(jīng)驗與本土案例[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廖斌;監(jiān)禁刑現(xiàn)代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9 劉雪影;服務型領導的理論與實踐[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10 徐進;我國經(jīng)濟增長中的財政社會性支出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花;行政問責的文本分析與問題審視[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2 趙鴻雁;監(jiān)獄改造工作科學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3 李瑋;關于我國保險業(yè)經(jīng)營行為科學化的思考[D];中南大學;2004年
4 蔡麗萍;政策過程中的公民參與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5 王化坤;試論政府決策科學化[D];吉林大學;2005年
6 于磊;我國民族貿(mào)易政策過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7 孫琳;關于“五年計劃”政策過程的解讀[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8 趙豫西;論利益集團對我國公共政策的影響[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9 彭曉梅;失地農(nóng)民安置政策與資產(chǎn)建設[D];廈門大學;2007年
10 陳洪麗;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的科學化探析[D];貴州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8269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826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