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爾代議制思想的內(nèi)在邏輯與當代價值
本文選題:密爾 切入點:代議制思想 出處:《黑龍江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摘要】:作為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約翰·斯圖爾特·密爾在整個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他的代議制思想,無論是對當時的英國還是對當代世界都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本文按照逐章地探究其理論淵源,剖析其內(nèi)在邏輯,評價其當代價值的理路,一步一步地將密爾的代議制思想的方方面面呈現(xiàn)出來此外,本文還在結(jié)合其時代背景的前提下,對其代議制思想中的各元素進行抽絲剝繭地論述與分析,力求從中尋求社會正義體系以及政府建構(gòu)的合理元素,在我國政治改革的大背景下,探求其代議制思想的可借鑒之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liberal political philosophy, John Stuart Mill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especially his representative thought.This paper explores its theoretical origin, analyzes its internal logic, and evaluates its contemporary value according to chapter by chapter.Step by step, all aspects of Mill's thought of representative system are presented step by step. In addition, this paper, on the premise of combining the background of his times, discusses and analyzes all the elements in his thought of representative system.In order to seek the reasonable elements of social justice system and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justice system, 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litical reform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references of its representative thought, to take its essence, and to discard its dregs.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0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晨;;淺析邊沁和密爾的“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幸!盵J];企業(yè)導報;2011年10期
2 張辰龍;;政治空間的拓展與政治參與的維度——貢斯當對古代自由與立憲代議制中政治自由的比較[J];政治思想史;2010年02期
3 趙鼎新;;評王紹光的《民主四講》[J];政治思想史;2010年02期
4 熊立勝;;完善與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J];求實;2011年S1期
5 路紅梅;;網(wǎng)絡(luò)民主參與探析[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于峰;盧瑾;;政治參與:參與式民主的核心[J];人民論壇;2011年20期
7 王晶;;代議制內(nèi)在張力的分析及調(diào)適——讀J.S.密爾的《代議制政府》[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2期
8 秦前紅;李少文;;微博問政的規(guī)范化保護需求——基于社會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的視角[J];東方法學;2011年04期
9 李少文;秦前紅;;論微博問政的規(guī)范化[J];河南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10 趙婷婷;;協(xié)商民主與中國政治協(xié)商制度之比較:一個初步的理論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1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小科;;《論自由》中的宗教片論[A];“理性、信仰與宗教”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徐衛(wèi)紅;;從洪堡到哈耶克:一種國家教育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蔡志棟;;“恢廓民權(quán)”的嘗試——試論章太炎對直接民主的探索[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4 盧春紅;;“新課程下歷史課堂教學設(shè)計與實施”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分析——以岳麓版《歷史必修Ⅰ》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為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東卷)[C];2010年
5 盧春紅;;“新課程下歷史課堂教學設(shè)計與實施”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分析——以岳麓版《歷史必修Ⅰ》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為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6 李鵬;;當代多數(shù)主義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機[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7 李鵬;;當代多數(shù)主義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機[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七輯2011)[C];2012年
8 孔凡宏;陳向陽;李強華;;西方“民主制行政”的發(fā)生機理及其對中國的啟示[A];“構(gòu)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柴寶勇;;政黨“吞噬”民主還是民主“拋棄”政黨——一項關(guān)于西方政黨與民主博弈關(guān)系的考察論綱[A];政黨關(guān)系與執(zhí)政能力建設(shè)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凌伯韜;;代表性問題與人大代表制度改革[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美國密市將誕生首位華人市長[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2 楊文浩;選民罷免人大代表回歸了常識[N];法制日報;2010年
3 亦言 ;在古典與現(xiàn)代之間突圍[N];中國文化報;2004年
4 胡偉;民主僅僅是投票選舉嗎[N];解放日報;2007年
5 特約記者 郭忠華 中山大學;監(jiān)督式民主:民主在當代的發(fā)展趨勢[N];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郭忠華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wù)管理學院;監(jiān)督式民主:約翰·基恩的民主新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7 裴智勇;更開放 更民主 更和諧[N];人民日報;2008年
8 周錦尉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委員、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學會與民意“面對面”[N];組織人事報;2009年
9 記者 張應昂;投資南昌 爭取世界市場[N];南昌日報;2006年
10 陳明峰;人大代表與選民的距離不能太遠[N];東方早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耿兆銳;約翰·密爾的印度觀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劉敬東;列寧代議制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3 王連偉;密爾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4 陳曉丹;馬克思主義代議制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清;正義與功利[D];武漢大學;2005年
6 吳雨欣;選舉民主的有效性與有限性[D];武漢大學;2010年
7 周建明;盧梭與密爾代表理論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8 劉永紅;政治自由主義發(fā)展的邏輯[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9 王曉珊;代表的邏輯[D];吉林大學;2011年
10 楊炳超;協(xié)商民主:中國憲政民主的可能路徑[D];山東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寧紹杰;密爾代議制思想的內(nèi)在邏輯與當代價值[D];黑龍江大學;2012年
2 付昀;自由視角下密爾社會主義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3 鄭雪;中西代議制原則與組織結(jié)構(gòu)分析[D];山西大學;2010年
4 張曉敏;論密爾對功利主義倫理思想的修正[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雅妮;論密爾的個性自由[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高志華;論密爾的功利主義正義觀[D];復旦大學;2011年
7 孫祥;密爾自由主義法律思想評析[D];湖南大學;2011年
8 姜蘭玲;論密爾的功利主義正義觀[D];吉林大學;2012年
9 廖艷;密爾作為一位女權(quán)主義者[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10 池晨穎;密爾言論自由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223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722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