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矛盾視角下民眾政治信任的影響因素——基于南京、蘇州、揚州三地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究
本文選題:社會矛盾 切入點:政治信任 出處:《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摘要】:政治信任對政權(quán)的合法性至關(guān)重要。在社會矛盾頻發(fā)的背景下,運用江蘇南京、蘇州和揚州三地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就現(xiàn)實利益?zhèn)Α⒚芙鉀Q程度、社會公平感、官員貪腐程度認知、獲取非官方信息程度對現(xiàn)階段中國民眾政治信任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分析結(jié)果表明,當前中國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隨著政府層級的提高而逐步提高,表現(xiàn)出鮮明的"央強地弱"的政治信任格局;矛盾解決程度、社會公平感以及官員貪腐程度認知對政治信任有顯著影響,其中社會公平感對政治信任的影響最大。現(xiàn)實利益?zhèn)、獲取非官方信息程度對政治信任的影響不顯著。
[Abstract]:Political trust is vital to the legitimacy of the regime.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frequent social conflicts, using the survey data from Nanjing, Suzhou and Yangzhou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author has a sense of social fairness and official corruption in terms of actual interests harm, the degree of resolving contradictions, the sense of social fairness, and the degree of official corruption.The influence of obtaining unofficial information on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trust is analyzed empirical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ust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the government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evel of government, showing a clear political trust pattern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strong and weak", and the degree of re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The sense of social justice and the level of official corruptio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olitical trust, in which the sense of social justice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political trust.The degree of obtaining unofficial information has little effect on political trust.
【作者單位】: 江蘇警官學院 公安管理系;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2AZD041)
【分類號】:D0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昀獻;;當代中國的政治信任及其培育[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孫關(guān)宏;;認識差異與政治信任[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王向民;;“U”型分布:當前中國政治信任的結(jié)構(gòu)性分布[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耕夫;;政治信任:轉(zhuǎn)型期黨和政府應當關(guān)注的一個問題[J];南方國土資源;2010年02期
5 吳志華;;轉(zhuǎn)型期提升政治信任的路徑[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6 孔凡義;;信任、政治信任與政府治理:全球視野下的比較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2009年10期
7 李艷霞;;當代中國政治信任研究的緣起、方法與理論論爭[J];廈門特區(qū)黨校學報;2011年02期
8 姚尚建;;政治信任與功能性民主[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9 梅祖蓉;;公民社會發(fā)育與政治信任生成的關(guān)系[J];學習月刊;2010年30期
10 曹沛霖;;社會轉(zhuǎn)型中的政治信任與政治不信任——政治學分析視角[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9條
1 上官酒瑞;;政治信任研究興起的學理基礎(chǔ)與社會背景[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2 王二平;陳麗君;馬紅宇;;公共管理的心理問題[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張ZM;王二平;;政府信任:前因變量及對公眾合作行為意向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趙樹凱;;從信訪制度看農(nóng)村社會穩(wěn)定機制[A];第二屆湖湘三農(nóng)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郝宇青;時曉健;;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lián)政治信任的狀況考察[A];“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的世界社會主義”學術(shù)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趙孟營;;非政府組織與鄉(xiāng)村社會建設(shè)的基層動員[A];和諧·創(chuàng)新·發(fā)展——首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07年
7 余世喜;;構(gòu)建政府與公民之間的信任關(guān)系[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祝平燕;;受教育程度對婦女政治態(tài)度和政治參與行為的影響——基于第二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A];中國社會學會2007年會“社會建設(shè)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李文龍;;中國群體性事件現(xiàn)狀分析[A];“經(jīng)濟轉(zhuǎn)型與政府轉(zhuǎn)型”理論研討會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上)[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教授 孫力;消除功能解讀誤區(qū) 加強政治信任[N];文匯報;2009年
2 上官酒瑞;現(xiàn)代政治信任建構(gòu)需要新理念[N];學習時報;2011年
3 徐勇;重建政治信任的有益探索[N];人民日報;2004年
4 陶友之;企業(yè)政治利益追求中的問題與治理[N];社會科學報;2007年
5 李連江;信訪制度改革與和諧社會[N];蘇州日報;2006年
6 復旦大學教授 唐賢興;對官員的不信任是一個契機[N];南方日報;2010年
7 吉林大學文學院院長 張福貴;公平正義的雙重保障[N];吉林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晉雅芬;東亞媒體作用不可小覷[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9 劉林;探索中國特色民辦教育科學發(fā)展之路[N];光明日報;2008年
10 記者 嚴圣禾;河野洋平當選日本國際貿(mào)易促進會會長[N];光明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周治偉;政治信任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2 趙萍麗;政策議程設(shè)置模式的嬗變[D];復旦大學;2008年
3 董毅;基層民眾的媒介接觸與政治信任[D];復旦大學;2011年
4 陳懿峗;納稅遵從影響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世成;政治信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宋麗杰;論改革開放前后中國政治信任的變遷及啟示[D];吉林大學;2013年
3 王欣;中國農(nóng)民的政治信任及其影響[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4 王亮;動遷矛盾與政治信任的缺失[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孫艷秋;重建我國農(nóng)村社會政治信任的路徑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思然;中國基層政治信任:一種綜合解釋框架[D];復旦大學;2011年
7 李青;論中國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政治信任建設(shè)[D];安徽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吉;佤族政治信任探析[D];云南大學;2012年
9 郭英莉;當代中國農(nóng)民的政治信任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10 曹愛美;中國共產(chǎn)黨建設(shè)鄉(xiāng)村社會政治信任的歷史考察與基本經(jīng)驗[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048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704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