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社會主義思想的幾個理論問題
本文關鍵詞:中國近代社會主義思想的幾個理論問題
更多相關文章: 民主主義 進化論 大同理想 社會主義 烏托邦
【摘要】:正確認識中國近代社會主義思想,必須破除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理解,從理想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兩個維度把握社會主義學說的實質(zhì)。中國近代社會主義思想是建立在歷史進化的基礎上,并與民主主義融為一體的。它既是對中國傳統(tǒng)理想主義的創(chuàng)新,又體現(xiàn)了對西方資本主義的判斷;它以社會主義為目標提出了現(xiàn)代化的任務,其內(nèi)在的推動力是超越批判的烏托邦精神。
【作者單位】: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公共基礎部;武夷學院思政部;
【關鍵詞】: 民主主義 進化論 大同理想 社會主義 烏托邦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馬克思學說在中國研究(1899—1923)”(編號:14XKS010)
【分類號】:D092
【正文快照】: 研究中國近代以來出現(xiàn)的社會主義思想,既涉及中西文明撞擊中傳統(tǒng)理想的現(xiàn)代轉化,中國人對資本主義的判斷;又涉及中國現(xiàn)代化的社會主義道路選擇和對這種選擇歷史合理性的認識。為了正確認識近代社會主義思想的特點,必須打破經(jīng)濟決定論的線性歷史觀的局限,從歷史與現(xiàn)實、中國與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昕,付建舟,王劍萍;略談清末民初的“新聊齋”[J];蒲松齡研究;2005年03期
2 張?zhí)?;《聊齋俚曲集》飲食文化分析[J];蒲松齡研究;2011年04期
3 王玉瓊;《共產(chǎn)黨宣言》的真實價值[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4期
4 湯奇學,陳寶云;“救國”與“救人”——辛亥革命時期與新文化運動時期改造國民性思想之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5 朱洪軍;解構與重建——試析康有為復興儒學的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6 于翠玲;;孫中山《實業(yè)計劃》對印刷工業(yè)的論述及其影響——以民國時期印刷雜志對“總理遺教”的闡釋為中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7 王和生;“循!迸c“超越”——試論中國共產(chǎn)黨對現(xiàn)代化道路的探索[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8 王淵;;論孫中山的國民教育思想[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9 陳鵬鳴;試論康有為的大同理想[J];安徽史學;2000年04期
10 李偉,司桂梅;孫中山權力制約思想探析[J];安徽史學;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志凱;;毛澤東與新中國經(jīng)濟建設[A];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C];2003年
2 肖小明;;論民生問題背景下責任政府的構建[A];提高領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白中偉;;中國共產(chǎn)黨的使命與中國命運[A];全國社科院系統(tǒ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C];2009年
4 廖加林;;公私觀念與公德、私德[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5 謝軍;;倫理意義上的“公共文明”淺探[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6 虞崇勝;王洪樹;;論政府在公共理性形成機制中的作用[A];政府創(chuàng)新的理論與實踐[C];2006年
7 吳忠民;;民生的基本涵義及特征[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上卷)[C];2008年
8 董天策;;民生新聞:中國特色的新聞傳播范式[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9 石河;;論孫中山教育思想中的革命精神[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谷秀青;;清末教育社團與地方社會——以江蘇省教育會對萬緣庵毀學案的處置為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饒傳平;論近代中國憲法中基本權利條款之演變(1908-1947)[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郭勝利;民國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3 翟艷芳;全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張雪樵;經(jīng)濟行政權法律監(jiān)督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李丹;中國族際政治整合的制度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宋正;中國工業(yè)化歷史經(jīng)驗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8 李雁;新時期文學中的烏托邦精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任相梅;張煒小說創(chuàng)作論[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衛(wèi)莉;孫中山經(jīng)濟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U,
本文編號:11242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12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