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中國通史論文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31 16:37

  本文關鍵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史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魏晉南北朝 家史 門閥觀念 史學價值


【摘要】:魏晉南北朝時期私家修史興盛,其中家史類著作在世家大族中大量出現,而作為家史典型代表的家傳和家譜的撰修,是當時社會特有的現象。這些家史類史書在中國學術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價值。本文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這一時期的家傳和家譜作些具體分析,正文主要從以下三部分展開研究。 第一章主要是闡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史編撰情況。首先明確家史的內涵,指出家史主要是由家傳和家譜兩部分組成,然后分別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家傳和世族家譜的編撰情況、內容和特點等方面進行分析。 第二章著重論述家史興盛的原因和條件。其一,魏晉南北朝特殊的時代環(huán)境影響著家史撰修。由于戰(zhàn)亂,世家大族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需要重視家族觀念,增強家族的團結和凝聚性;修家史也與世族們述先頌祖、標榜先輩功德以此提高自身社會地位的意識有關;當時家族文化發(fā)達,為撰修家史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史學家。其二,闡釋門閥制度對家史撰述的影響。門閥制度是促使家史撰修興盛的最根本原因。九品中正制的確立和發(fā)展導致官員的選任講究門第,士族高門需要通過修撰家史來明確和鞏固自身的特權和地位;另外,婚姻上講究門當戶對,自然需要用家史來確認和辨別世家大族族姓高下。其三,玄、儒之學對家史內容的滲透。玄學在魏晉南北朝盛行一時,世家大族深受影響,在撰修家傳時,對先祖?zhèn)兊男蜗、品行描寫特別注重;另外儒家思想在當時仍占很大實力,其孝道觀念時時指引著人們的言行,這也為家史撰述提供了素材。 第三章闡釋魏晉南北朝家史對后世家史的影響及其史學價值。家傳自魏晉以后其內容和性質皆發(fā)生改變,自隋唐以后目錄學中的歷史類目中已沒有“家傳”。而家譜一直延續(xù)下來,后人所撰家譜更為完善系統,屬于史部書籍,但后世家史的撰修在一定程度上參考和借鑒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史。此外,文章還從影響正史撰述、史注和目錄學三方面對家史的史學價值進行了分析。 總之,本文主要從家傳和世族家譜這兩個部分著手,分析家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所具有的特殊內涵及意義。
【關鍵詞】:魏晉南北朝 家史 門閥觀念 史學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K23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緒論9-14
  • 1.1 歷史上魏晉南北朝家史撰述的研究狀況9-10
  • 1.2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史研究現狀10-13
  • 1.3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史研究存在的不足13
  • 1.4 本文研究重點13-14
  • 1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史撰修14-31
  • 1.1 家史的內涵14-17
  • 1.2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傳撰修17-25
  • 1.3 魏晉南北朝家譜的撰修25-31
  • 2 魏晉南北朝時期家史興盛的原因和條件31-45
  • 2.1 魏晉南北朝時代變遷對家史撰述的影響31-36
  • 2.2 門閥制度與家史的撰述36-40
  • 2.3 玄、儒思想對家史內容的滲透40-45
  • 3 魏晉南北朝的家史史學價值45-54
  • 3.1 魏晉南北朝的家史對后世家史撰修的影響45-47
  • 3.2 家史的史學價值47-54
  • 4 結語54-55
  • 參考文獻55-58
  • 致謝5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瑞澤;;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地質災害[J];晉中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2 陳德弟;;談談魏晉南北朝的私家藏書[J];文史知識;2007年05期

3 胡軍;;魏晉南北朝山水畫發(fā)展和傳統隱逸思想之關系[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4 黃海艷;;生命重現與永恒的追求——論魏晉南北朝人鬼婚戀小說中的生命意識[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曾祥輝;;魏晉南北朝時期私人撰史盛行原因分析[J];考試周刊;2010年13期

6 何瀟;;魏晉南北朝婦女妝飾審美觀[J];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7 黎子耀;;史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新地位[J];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03期

8 柏明;李穎科;;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注[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3期

9 蔡鏡浩;;魏晉南北朝副詞瑣議[J];語言研究;1987年01期

10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吏役[J];江漢論壇;1988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廣瑞;;試述魏晉南北朝時期冀州地區(qū)的人口流動[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2 彭安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蘇北開發(fā)及其影響[A];漢唐社會經濟與海鹽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王文娟;;魏晉南北朝時期教育史研究回顧與展望[A];建國六十年來六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梁偉;史玉明;謝智剛;王艷麗;;不同時期漢語散文的字同現網絡之研究[A];第五屆全國復雜網絡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集[C];2009年

5 李傳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謠言和謠言控制——魏晉南北朝社會史研究的一個新視野[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朱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等級婚姻極其社會影響[A];江蘇省六朝史研究會年會暨江南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7 晉文;;簡論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農政策的繼承與發(fā)展[A];建國六十年來六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張俊飛;;婚姻所見魏晉南北朝時期之胡化現象[A];建國六十年來六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宋艷梅;;關中郡姓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建國六十年來六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崔浩;;建國以來六朝軍事研究綜述[A];建國六十年來六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文獻研究所 金芷君 丁潔韻;香熏的鼎盛時代[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0年

2 記者 吳繼峰;“周口書畫臺灣行”活動今日在臺灣開幕[N];周口日報;2009年

3 李傳印;南北朝時期的譜學與政治[N];光明日報;2002年

4 安作璋;山東地方史研究的新碩果[N];聯合日報;2009年

5 劉廣瑞;試述魏晉南北朝時期冀州地區(qū)的人口流動(一)[N];衡水日報;2011年

6 本報駐京記者 李揚;湯一介 自由是一種創(chuàng)造力[N];文匯報;2009年

7 劉玉峰;唐代的施政經驗(下)[N];學習時報;2011年

8 范子燁;高車、高車人與高車人的歌[N];中華讀書報;2010年

9 齊迎紅 云岡石窟研究院;探索南北朝女子發(fā)式[N];山西經濟日報;2010年

10 劉廣瑞 邯鄲學院趙文化研究中心;試述魏晉南北朝時期冀州地區(qū)的人口流動(二)[N];衡水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柏青;魏晉南北朝養(yǎng)生學術思想研究及其養(yǎng)生術應用輯要[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張煥君;魏晉南北朝喪服制度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3 馬曉樂;魏晉南北朝莊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4 張悅;從《三國志》、《洛陽伽藍記》、《水經注》看魏晉南北朝漢語雙音合成詞的發(fā)展及演變[D];山東大學;2006年

5 汪軍;魏晉南北朝的藝術批評[D];東南大學;2005年

6 金霞;兩漢魏晉南北朝祥瑞災異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小花;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對科學的影響[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8 伍成泉;漢末魏晉南北朝道教戒律規(guī)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9 儲曉軍;魏晉南北朝民間信仰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10 李傳軍;歌謠俗語與兩漢魏晉南北朝社會[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昌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史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曲鳳東;儒學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庭教育[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3 劉微;論魏晉南北朝時期觀音信仰的特征及其影響[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4 亓文香;從《世說新語》《搜神記》等看魏晉南北朝物量表示法[D];山東大學;2005年

5 周淑萍;論魏晉南北朝詠物詩[D];山東大學;2006年

6 吳捚萍;魏晉南北朝時期生態(tài)美學智慧初探[D];河南大學;2008年

7 張立軍;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藝范疇—“自然”[D];遼寧大學;2009年

8 沈曉梅;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9 宋潔;魏晉南北朝法律的儒家化[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謀超;魏晉南北朝時期人物畫審美風格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76671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76671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430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