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中國通史論文 >

魏晉南北朝板授制度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17 09:10

  本文關(guān)鍵詞:魏晉南北朝板授制度探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魏晉南北朝 板授 板官 行參軍 板參軍


【摘要】:板授制度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的一項重要任官制度,指地方軍政長官等不經(jīng)吏部正式任命、自行選用官員。它上承兩漢時期中央政府授官以板的形式,下啟北朝隋唐時期版授高年的養(yǎng)老政策。它的產(chǎn)生是地方勢力坐大、中央集權(quán)衰弱的結(jié)果。其發(fā)展主要經(jīng)歷了三國的萌芽形成期、兩晉的確定發(fā)展期、東晉末南朝的成熟頂峰期和北朝的衰落期。 自行任命官員是板授制度最本質(zhì)的特點,也正是由于這一特點,使其任官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有太子、八公行板授的,也有將軍、刺史、太守等行板授的,在諸類板授中,有板授將軍、刺史、太守的,也有板授長史、司馬、參軍、行參軍、諮議參軍等的,在后期更是出現(xiàn)了板長史、板司馬、板參軍等冠以板字的板官。但是,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板授,所板之官都必須與府主的官職在同一系統(tǒng)之內(nèi),且都有一定的品級限制。 板官作為板授制度的產(chǎn)物,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個特殊的任官群體。這些板官并不是國家正式官員,無俸祿、無印綬、也無一定的職事。此外,他們在社會地位、政治、經(jīng)濟待遇等許多方面都低于中央所任之官。但是,板官作為府主的私屬吏,與府主的關(guān)系甚為密切,可為其日后之仕途提供方便。在后期,板官更是成為了國家的正式品官,為許多已仕官員的遷轉(zhuǎn)累積官資,有些官員甚至直接由此入仕。此外,它也為那些因病、因喪等一度離職、去職后的官員提供了一個再仕的跳板。 板官由于可為仕人提供這樣一條入仕或遷轉(zhuǎn)途徑,因此,在九品中正制度占主導地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南朝寒門政治的形成并對當時的社會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它相對地緩解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為國家吸納了大量的人才并有效地提高了軍事效率,且相對地減輕了國家的財政負擔。與此同時,板授制度的泛濫實行也對國家造成了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它的存在造成了地方上的混亂,并成為了造反者的工具,嚴重地影響了正常的統(tǒng)治秩序。
【關(guān)鍵詞】:魏晉南北朝 板授 板官 行參軍 板參軍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235;D691.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2
  • 1.1 學術(shù)史回顧9-11
  • 1.2 選題意義11-12
  • 2 板授制度的淵源及其流變12-30
  • 2.1 兩漢時期中央政府的授官以板與“詔板”——板授制度的淵源12-14
  • 2.2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板授與板官——板授制度的主流14-26
  • 2.2.1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萌芽形成期14-20
  • 2.2.2 兩晉時期——確定發(fā)展期20-22
  • 2.2.3 東晉末南朝時期——成熟頂峰期22-25
  • 2.2.4 北朝時期——衰落期25-26
  • 2.3 版授高年——板授制度的余緒26-30
  • 3 板主類別與板授范圍30-37
  • 3.1 板主的資格30-32
  • 3.2 板主的類別32-33
  • 3.3 板授的范圍33-37
  • 4 板官特點及其仕途37-51
  • 4.1 板官的特點37-41
  • 4.2 板官與王官的區(qū)別41-42
  • 4.3 板官的仕途42-47
  • 4.3.1 由板官直接入仕42-44
  • 4.3.2 由板官遷轉(zhuǎn)44-46
  • 4.3.3 服闕后再仕的跳板46-47
  • 4.4 板官的仕進途徑47-51
  • 5 板授制度盛行的原因及其影響51-64
  • 5.1 板授盛行的原因51-53
  • 5.2 板授制度與南朝的寒門武人政治53-57
  • 5.3 板授制度的影響57-64
  • 5.3.1 積極影響58-59
  • 5.3.2 消極影響59-64
  • 附表64-71
  • 附表1:西晉時期所見板官64
  • 附表2:東晉時期所見板官64-66
  • 附表3:劉宋時期所見板官66-69
  • 附表4:蕭齊時期所見板官69-70
  • 附表5:蕭梁時期所見板官70
  • 附表6:北魏時期所見板官70-71
  • 參考文獻71-74
  • 個人簡歷74-75
  • 致謝7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閻步克;南北朝的散官發(fā)展與清濁異同[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2 吳斌;從《三國志》看魏晉幕僚機制[J];秘書之友;2004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瓊英;魏晉南朝寒人仕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慧娟;劉宋王朝寒人的興起[D];山西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68817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tslw/68817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322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