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山東黃河水患與人口遷移的時空變化
本文關鍵詞:近代山東黃河水患與人口遷移的時空變化
【摘要】:咸豐五年黃河在銅瓦廂改道后,山東屢被河患。最初20年,黃河在魯西南漫流,河患多發(fā)生于此,而東部黃河相對安瀾。隨著西部大堤的修筑,黃河被固于今道,全河段泛濫開始。但在不同時期、不同區(qū)域,決溢輕重是有區(qū)別的,洪水波及區(qū)也因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存在差異。面對滔滔洪水,災民紛紛選擇謀生之路,一種重要的方式便是遷移。初期的遷移活動主要集中于魯西南,后來遷移的重點區(qū)域又有東移、西移的轉換。如果從范圍來講,漫流時期的人口遷出地相對單一,而漫流結束后不久,人口遷移便自西徂東在黃河兩岸更廣闊的區(qū)域內展開,但其間又有范圍廣狹的變化。也就是說,人口遷移的頻繁程度及規(guī);九c災情相對應,同樣表現出了明顯的時空變化特征。
【作者單位】: 上海教育出版社;
【關鍵詞】: 河患 人口遷移 時空變化
【分類號】:K25
【正文快照】: 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儀銅瓦廂決口。此次決口結束了黃河奪淮700年的歷史,而由大清河入渤海。這是黃河變遷史上的大事,自是以后,蘭儀以下舊河道變成了黃河故道,沿岸居民的生產生活逐步安定,還吸引了其他地方的災民前來墾荒。而對于山東黃河兩岸廣袤大地,卻經歷了頻繁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根福;抗戰(zhàn)時期浙江省的人口遷移與地域分布[J];歷史研究;2000年04期
2 董慧;澳門的人口遷移及對當地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J];菏澤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3 高海云;;兩漢人口遷移之比較[J];黑龍江史志;2012年01期
4 張亞倩;和靜;;淺析明代的人口遷移[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6期
5 葉玲;;清朝陜西的人口遷移及影響[J];農業(yè)考古;2012年04期
6 姚勇;張磊;;建國初至“文革”前新疆人口遷移與社會經濟發(fā)展[J];蘭臺世界;2013年13期
7 趙鴻昌;唐代云南地區(qū)人口遷移問題初探[J];云南社會科學;1987年04期
8 戴一峰;;近代福建的人口遷移與城市化[J];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年02期
9 李士良 ,高凌;移民問題研究的新成果——簡評《中國人口遷移史稿》[J];學術交流;1992年01期
10 郭庭柏;河南人口遷移動態(tài)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蒲英霞;鮑曙明;;中國人口遷移和貧困之間的實證分析:基于2000五普數據[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鴻;;廣西人口遷移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3 何一鳴;;基于空間自相關的四川人口遷移分析[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朱杰;;長江三角洲人口遷移空間格局、模式及啟示[A];生態(tài)文明視角下的城鄉(xiāng)規(guī)劃——2008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李麗;;青藏鐵路沿線的民族人口遷移與文化適應[A];民族學人類學的中國經驗——人類學高級論壇2003卷[C];2003年
6 朱金;劉欣;邵帥;;滬蘇浙皖地區(qū)的人口遷移潛力、遷移特征及對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啟示[A];‘城鄉(xiāng)治理與規(guī)劃改革——2014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3 區(qū)域規(guī)劃與城市經濟)[C];2014年
7 沈建法;;1985-1990至1995-2000中國省間人口遷移空間結構與系統(tǒng)變化效應的分析(英文)[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邵岑;;對春運“民工流”人口遷移的探討[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安介生;;歷史時期中國人口遷移“法則(規(guī)律)”論綱[A];地理學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第九次中國青年地理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北京師范大學系統(tǒng)科學學院 陳家偉;姓氏分布與人口遷移[N];光明日報;2014年
2 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袁政;簡論人口遷移理論的跨學科應用[N];光明日報;2009年
3 余慶年 施國慶 河海大學中國移民研究中心;氣候變化對人口遷移的影響[N];中國人口報;2010年
4 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 任遠;我國人口遷移和城鎮(zhèn)化的新特點[N];文匯報;2013年
5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 顧寶昌;中國進入由人口遷移和流動主導人口態(tài)勢的時期[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6 記者 劉海英;英探討人口遷移與環(huán)境變化的關系[N];科技日報;2011年
7 魏星 王桂新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十二五”人口遷移發(fā)展趨勢及研究重點[N];中國人口報;2012年
8 通訊員李亞楠;姓氏演變揭示人口遷移與歷史事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9 楊云彥(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口與區(qū)域研究所);我國的人口遷移及其政策導向[N];中國人口報;2005年
10 本報評論員劉文寧;折射文明與進步的人口遷移[N];工人日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振營;人口遷移的規(guī)律[D];中國人民大學;1993年
2 李怡涵;1985-2010年中國省際人口遷移的空間區(qū)域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3 張祺;中國人口遷移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差異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4 江立華;轉型期英國人口遷移與城市發(fā)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5 張麗;公共產品配置對人口遷移的作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阮征宇;跨國人口遷移與國家安全——一項非傳統(tǒng)安全因素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7 楊靳;人口遷移與農村貧困[D];廈門大學;2003年
8 逄錦波;青島市人口遷移的經濟社會影響及對策研究[D];青島大學;2007年
9 李袁園;中國省際人口遷移和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10 杜吉國;黑龍江省人口遷移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吉節(jié);2000-2005年我國省際人口遷移的分布狀況和經濟動因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2 王飛;宋代漢中地區(qū)的人口遷移[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3 殷航;城市人口遷移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5年
4 劉鴻雁;中部地區(qū)人口遷移格局演變及其影響因素[D];山西大學;2015年
5 李盼;農村人口遷移對城市教育投入的影響研究[D];上海海洋大學;2015年
6 龐泉泉;我國地方公共支出對人口遷移的影響[D];浙江財經大學;2016年
7 浦建興;中國人口遷移法律制度的變遷和改革[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8 吳陽香;大城市人口遷移與房價相互作用的實證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9 田魯;人口遷移對1980年以來鄭州人居環(huán)境的影響[D];鄭州大學;2008年
10 李麗君;新疆人口遷移與經濟發(fā)展關系的實證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6515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65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