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侃日記》引“四部文獻”考
發(fā)布時間:2017-05-12 00:12
本文關鍵詞:《黃侃日記》引“四部文獻”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論文整體上分為六部分:緒論、《黃侃日記》引經部文獻考、《黃侃日記》引史部文獻考、《黃侃日記》引子部文獻考、《黃侃日記》引集部文獻考及《黃侃日記》引書特點。緒論中,本文從整體上介紹黃侃生平、黃侃其人、著作整理及研究狀況,同時也介紹了本文的研究意義。接下來四章則仔細核對《日記》經部、史部、子部、集部引文情況,并將引文與原文進對比:第一章,引經部文獻考,黃侃閱讀、引用了大量經學、小學之書,尤其是《十三經注疏》,小學引書主要有《說文解字》《方言》《一切經音義》《廣雅》《經典釋文》《通俗編》及《恒言錄》等。第二章,引史部方面,引文最多,其中以《史記》《漢書》為主,還涉及到其它的正史、雜史、別史、傳記、譜錄等類別的書。第三章,引子部文獻考,此部分黃侃引書涉及比較廣泛,儒家類、法家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小說類等都有所涉及。第四,引集部文獻考,引文稍微少了一些,但也不容忽視。第五章,是全文的總結部分,是對《黃侃日記》所引“四部文獻”內容進行全面梳理、分析,總結出《日記》反映了黃侃的思想觀念、治學理念及俗文觀念三個方面。在思想觀念方面,他深切的鄉(xiāng)國之情,堅定的保存國粹之志及全面的修身養(yǎng)性之好,然終未按其修身養(yǎng)性之法生活導致了其英年早逝。筆者在此處全面考察《日記》分析其早逝之因。在治學理念方面,他全面系統(tǒng)、博覽全觀;實事求是、多方考證;文本閱讀、觸類發(fā)明,為后人提供了學習、研究經典之法。在俗文觀念方面,黃侃從縱向、橫向兩個方面分析雅俗文學,認為俗不如雅,為文之寫作不可刻意仿古,更不可率意爭俗,應順應時代潮流。
【關鍵詞】:《黃侃日記》 引書 四部文獻 思想 治學 俗文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2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暉;;我們怎樣理解黃侃[J];讀書;2006年10期
2 沈祥源;黃侃詩文概譚[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6期
本文關鍵詞:《黃侃日記》引“四部文獻”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8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5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