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的產(chǎn)生與生產(chǎn):從南京大屠殺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發(fā)布時間:2021-08-03 17:35
空間具有政治性,是政治對抗的場所。南京大屠殺在軍國主義日本侵略中國的過程中產(chǎn)生于特定的空間里,中國放下武器的軍人和普通平民被屠殺的背后,是日本帝國主義建立其殖民統(tǒng)治秩序的圖謀。但空間是多層次的,在南京大屠殺的空間中,外國僑民進行了局部的空間生產(chǎn),產(chǎn)生了巨大的人道主義價值,具有世界性意義。戰(zhàn)后,在日本右翼勢力美化侵略戰(zhàn)爭、否認南京大屠殺史實的背景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基于歷史遺產(chǎn)進行了空間的再生產(chǎn),以表達中國人民的戰(zhàn)爭記憶與和平理念。但空間不是全然"被動"的,在被生產(chǎn)出來以后,它也自我生長,逐步獲得按自身邏輯表達和訴說的能力。
【文章來源】: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 2019,(03)CSSCI
【文章頁數(shù)】:14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國文本記錄的南京大屠殺[J]. 張生. 歷史研究. 2012(05)
[2]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德國視角”——以德國外交檔案為中心[J]. 張生. 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人文科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2007(01)
本文編號:3320041
【文章來源】: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 2019,(03)CSSCI
【文章頁數(shù)】:14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國文本記錄的南京大屠殺[J]. 張生. 歷史研究. 2012(05)
[2]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德國視角”——以德國外交檔案為中心[J]. 張生. 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人文科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2007(01)
本文編號:33200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3320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