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zhàn)爭前日本海軍軍備過程述論
[Abstract]:The defeat in 1894 not only marked the complete failure of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but also confirmed the collapse of the Qing government's cognitive guiding ideology of "body-use" relations after the Opium War. It also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ost-war East Asia and even the entire world pattern. This effect even continues to this day. This year marks 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the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At the plenary meeting of the PLA delegation of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12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Chairman Xi said: "the more we can fight, the more likely we are to be beaten. This is the dialectic of war and peace." On the occasion of 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the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 causes of the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and its defeat are seriously reflecte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ale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war and peace. This column invites scholars in related field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on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Japan and related issues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order to attract readers' attention and resonance.
【作者單位】: 洛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
【分類號】:K25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和生;;甲午戰(zhàn)爭前夕中日兩國政局之比較[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 朱馥生;虞洽卿拒絕與日偽合作聯(lián)營[J];民國春秋;1996年05期
3 任保軍;;田家鎮(zhèn)炮臺戰(zhàn)斗[J];當代海軍;2005年10期
4 謝天開;;他破譯了“虎!虎!虎!”密碼[J];黨史縱橫;2006年05期
5 謝茜;;日本海權的崛起與全面侵華戰(zhàn)爭[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年01期
6 鐘華;;日本海軍大將大角岑生之死[J];廣東黨史;2005年06期
7 石見;日寇圈地知多少[J];上海財稅;1995年11期
8 高曉星;侵華戰(zhàn)爭中的日本海軍航空隊[J];民國春秋;1996年02期
9 高曉星;侵華戰(zhàn)爭中的日本海軍航空隊[J];歷史教學;1998年02期
10 任保軍;;抗戰(zhàn)勝利,寶島回歸祖國[J];當代海軍;2005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韓俊英;張淑香;;甲午戰(zhàn)爭與日本戰(zhàn)時大本營[A];江橋抗戰(zhàn)及近代中日關系研究(下)[C];2004年
2 史滇生;;中國海軍在江蘇的抗日作戰(zhàn)[A];牢記歷史 振興中華——江蘇省紀念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論文集[C];2005年
3 ;昭和十二年支那事變紀念牌[A];中國長城博物館暨中國長城學會優(yōu)秀文集[C];2005年
4 張樹楓;郝麗華;;抗戰(zhàn)初期日本放棄實施青島戰(zhàn)場計劃的原委[A];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系史研究——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5 姚霏;;上海四川北路周圍的慰安所研究[A];上海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第三部分 臺灣光復[A];紀念抗戰(zhàn)勝利暨臺灣光復60周年?痆C];2005年
7 楊奎松;;七七事變后蔣介石的和戰(zhàn)抉擇[A];紀念七七事變爆發(fā)7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臧運祜;;“華北事變”期間的日本對華政策[A];紀念七七事變爆發(fā)7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連心豪;;抗戰(zhàn)前的臺灣籍民水客走水[A];臺灣建省與抗日戰(zhàn)爭研究: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暨臺灣建省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林劍華;;從國內報刊的相關報道看光復后臺灣的接收[A];臺灣建省與抗日戰(zhàn)爭研究: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暨臺灣建省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牛寶成;末日瘋狂:二戰(zhàn)日本海上自殺攻擊艇[N];中國國防報;2006年
2 張治宇;日軍為何勝于珍珠港而敗于中途島[N];中國國防報;2006年
3 王汗吾;漢口的日本神社[N];長江日報;2005年
4 張紅躍 施門松;抗戰(zhàn)中的中國海軍[N];中國檔案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李海鵬;戰(zhàn)前日本:從這里走向戰(zhàn)爭(二)[N];南方周末;2005年
6 本報記者 周揚 實習記者 于泓;江南造船廠:黃浦江畔的歷史觀照[N];21世紀經濟報道;2005年
7 金一南;一支開炮前即被葬送的艦隊[N];學習時報;2005年
8 史春林;北洋艦隊兩次訪日紀實[N];中國船舶報;2004年
9 周恭文;中日浙贛大會戰(zhàn)始末[N];中國檔案報;2005年
10 盧倩云 作者單位 自治區(qū)黨校哲學教研部;偉大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N];廣西日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忠良;南京攻略戰(zhàn)中的日本海軍[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109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41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