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評價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知識界思想改造運動
[Abstract]:The intellectual movement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was initiated by the intellectuals and a part of the ideological progress of the whole people. It focuses on intellectual self-education rather than forced transform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reform movement, there have been some deviations, mainly due to the failur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olitical struggles and academic debates; the lack of dialectical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tendencies of intellectuals; and the excessive speed, urgency and exorbitance in the requirements of ideological reform. No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unique law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ome intellectuals suffered some shocks, and their self-esteem was hurt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we can't deny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llectual thought reform movement on the whole because of the deviation in the way and method of the intellectual thought reform movement.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D663.5;K27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鳴;孫鋒;;論毛澤東外交思想的特質(zhì)[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趙付科;李安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文化大革命”成因問題研究述評[J];安徽史學;2009年02期
3 李明斌;試析對外戰(zhàn)略分歧與沖突對中蘇論戰(zhàn)的影響[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4 彭先兵;;論毛澤東對我國社會主義改革依據(jù)的探索[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5 梁柱;道是無情卻有情——1949年后的毛澤東與蔣介石[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6 吳志軍;;“文化大革命”中的全面“斗、批、改”思想述略[J];北京黨史;2011年02期
7 姚桓,肖純柏;鄧小平對毛澤東的科學評價及其歷史意義[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8 周文華;;國外學者關(guān)于鄧小平黨的建設(shè)思想研究評析[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9 曹立波,張俊,楊健;北師大《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版本來源查訪錄[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10 高興;;北京中央公園與民國文人的文化心態(tài)[J];北京社會科學;2012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格;;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研究述評[A];國史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述評:第七屆國史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張俊國;;“三反”、“五反”運動研究述評[A];國史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述評:第七屆國史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張偉;;1958年第二次臺海危機研究述評[A];國史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述評:第七屆國史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張素華;;第一次國民經(jīng)濟調(diào)整(1961~1965)研究述評[A];國史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述評:第七屆國史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遲愛萍;;關(guān)于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戰(zhàn)略轉(zhuǎn)變?nèi)舾蓡栴}研究述評[A];國史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述評:第七屆國史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夏杏珍;;“雙百”方針研究述評[A];國史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述評:第七屆國史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魏繼昆;談家水;;反右派斗爭研究述評[A];國史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述評:第七屆國史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唐培吉;;新四軍東進的重大戰(zhàn)略意義[A];新四軍研究(第二輯)[C];2010年
9 唐培吉;;周恩來為民精神永葆青春[A];新四軍研究(第二輯)[C];2010年
10 吳金華;;民主同盟在1946年之中國政局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A];政黨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研究——“中國政黨與近現(xiàn)代社會的變遷”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素秋;“文革文學”與“新時期文學”的關(guān)聯(lián)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徐悅;1949~1954年中國中央行政體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趙方杜;身體規(guī)訓:中國現(xiàn)代性進程中的國家權(quán)力與身體[D];南開大學;2010年
4 李慧勇;周恩來與“文革”后期中央行政體制的重新整合[D];南開大學;2010年
5 杜運輝;張岱年人生哲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鄧群剛;集體化時代的山區(qū)建設(shè)與環(huán)境演變[D];南開大學;2010年
7 張秀閣;援越抗美與中越關(guān)系的演變[D];南開大學;2010年
8 燕泰翔;中國工農(nóng)關(guān)系演進與農(nóng)業(yè)發(fā)展研究[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9 夏義生;王蒙小說流變與當代政治文化[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 藺淑英;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與創(chuàng)造性運用(1919-1949)[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揚;;試論建國初期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運動[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吳銘;;在社會主義改造運動高潮的面前[J];中國藥學雜志;1956年03期
3 范曉軍;國民黨“改造運動”前景評析[J];臺灣研究集刊;2000年03期
4 高學軍;試析國民黨在臺灣的黨務(wù)改造運動[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5 劉明明;;中國知識分子在建國初期思想改造運動前后之主動轉(zhuǎn)變及原因[J];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06期
6 李春陽;;簡論建國初期中國共產(chǎn)黨知識分子改造運動[J];理論觀察;2013年01期
7 宋春苓;;建國初期四川娼妓改造運動述評[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8 李占才;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中的社會思潮及民眾因應(yīng)心態(tài)[J];歷史教學;1997年02期
9 ;上海連環(huán)畫改造運動史料(一九五○──一九五二)[J];檔案與史學;1999年04期
10 肖南龍;西方關(guān)于新中國思想改造運動的研究述評[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3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常家樹;;20世紀50年代國民黨的改造運動[A];政黨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研究——“中國政黨與近現(xiàn)代社會的變遷”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付成雙;;美國進步主義時期的城市環(huán)境改造運動[A];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第六輯)[C];2009年
3 江沛;;1949~1957年天津娼業(yè)改造問題述論[A];中國現(xiàn)代社會轉(zhuǎn)型問題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4 李洋;;初進大工廠——1949年前后中共對石景山鋼鐵廠的接管與改造[A];第九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3年
5 馮琳;;蔣介石與國民黨退臺初的改造運動[A];臺灣歷史研究(第一輯)[C];2013年
6 馮琳;;試論大陸失敗后國民黨對黨員的整理[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shù)論壇2009年卷[C];2011年
7 夏杏珍;;1949年至1957年春:黨的知識分子理論和政策的基本形成[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shè)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本報特約記者 艾小凌;他們在思想改造運動中[N];中華讀書報;2013年
2 環(huán)境保護部環(huán)境與經(jīng)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夏光;一場深刻的社會改造運動[N];中國環(huán)境報;2013年
3 王聃;我們需要一場校規(guī)改造運動[N];嘉興日報;2012年
4 肖復興;還原歷史中人的心路歷程[N];南方日報;2013年
5 唐明星;對知識分子的命運關(guān)注[N];文匯報;2013年
6 立文;真實·歷史·個性化[N];文學報;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沈育紅;建國初期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2 溫曉年;建國初期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之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3 余平;建國初期黨和政府對社會的改造和整合[D];河南大學;2010年
4 張帥;二十世紀初“到民間去”口號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5 張維功;建國初期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述評[D];湘潭大學;2005年
6 金杭堯;1949-1958年上海民間劇團改造運動[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王開帥;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中的供銷社與小商販[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766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27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