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海關(guān)洋員通信中的義和團運動

發(fā)布時間:2018-10-09 11:50
【摘要】:作為常駐中國的外國人,海關(guān)洋員無疑是義和團運動和清末社會的重要旁觀者。在他們看來,這場運動既與外國侵略有關(guān),也與清廷弊政有關(guān)。盡管海關(guān)洋員為列強侵華辯解,但并未掩蓋戰(zhàn)爭引發(fā)的人道災難,甚至警告列強不得瓜分中國。
[Abstract]:As a resident foreigner in China, the foreign customs officers were undoubtedly important bystanders in the Boxer Movement and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their view, the movement was related both to foreign aggression and to the corrupt administration of the Qing government. Although foreign customs officers defended the invasion of China, they did not cover up the humanitarian disaster caused by the war and even warned the powers not to carve up China.
【作者單位】: 鄭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分類號】:F752.9;K256.7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粼;晚清宗藩體制的終結(jié)對“洋人的朝廷”形成的影響[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2 戴海斌;;庚子年李鴻章北上史實補正——兼及李鴻章與日本的關(guān)系[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3 簡玉祥;;庚子—辛丑年間懲辦載漪之論爭[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4 吳憲;;義和團運動時期直隸士紳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5 康之國;略論近代中國常關(guān)制度半殖民化的形成及影響[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2期

6 李丹慧;赫德的權(quán)力錯位和矛盾性格[J];近代史研究;1991年03期

7 陳勇;;赫德與鴉片“稅厘并征”[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8 李玉勤;;甲午中日戰(zhàn)爭與漢陽鐵廠的“招商承辦”[J];理論界;2009年02期

9 趙玉華;一名侵略者為清政府開具的”藥方”——評清末新政時期赫德的改革思想[J];理論學刊;2004年06期

10 邸富生;庚子百年祭——記遼寧地區(qū)的義和團運動[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任智勇;;中英、中法《北京條約》賠款的償付[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shù)論壇(2007年卷)[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傳清;赫德對晚清中國社會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陸玉芹;庚子事變中被殺五大臣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琴;走私·緝私·中外貿(mào)易[D];暨南大學;2005年

4 馬金華;外債與晚清政局[D];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5 陳勇;晚清海關(guān)稅政研究:以征存奏撥制度為中心[D];暨南大學;2007年

6 李向東;印花稅在中國的移植與初步發(fā)展(1903-1927)[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夏邦;晚清法制變革的歷史考察[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李玉勤;晚清漢冶萍公司體制變遷研究(1889-1911)[D];復旦大學;2008年

9 柴松霞;出洋考察團與清末立憲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10 饒立新;中國印花稅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寧;中國海關(guān)中的德國之聲1861-1917[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劉本森;急進與保守·劇變與不變[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孫金玲;清末財政整理研究(1908-1911)[D];天津師范大學;2011年

4 姚恒;義和團運動后期直隸軍民的反抗斗爭[D];河北大學;2002年

5 梁其承;“東南互保”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6 楊軍;海關(guān)與晚清管理的近代化[D];湘潭大學;2004年

7 趙榮耀;意大利與近代中國的歷史考察[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楊志強;安格聯(lián)與中國近代海關(guān)(1911-1927)[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9 李自清;清末民初貨幣制度制約下的中國關(guān)稅征收—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D];廈門大學;2007年

10 陳慶生;“東南互保”中的盛宣懷[D];浙江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凌弓;論海關(guān)洋員與中國近代郵政[J];史林;1993年04期

2 丁進軍,王澈;海關(guān)洋員名錄(一)[J];歷史檔案;1994年01期

3 丁進軍,王澈;海關(guān)洋員名錄(二)[J];歷史檔案;1994年02期

4 王慧君;;海關(guān)洋員通信中的義和團運動[J];蘭臺世界;2014年13期

5 陳詩啟;英商否認海關(guān)洋員關(guān)于走私違章處分的管轄權(quán)和《會訊船貨入官章程》的制定[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6 馬敏;;中國近代博覽會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歷史研究;2010年02期

7 詹慶華;;全球招聘:中國近代海關(guān)洋員群體的組成特征分析[J];上海海關(guān)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8 姚永超;;中國海關(guān)史與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讀《全球化視野:中國海關(guān)洋員與中西文化傳播》[J];上海海關(guān)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9 胡萬慶;;海關(guān)洋員在晚清中外不平等條約簽訂中的特征[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8年07期

10 ;海關(guān)洋員名錄(三)[J];歷史檔案;1994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吳藝;;京師同文館海關(guān)洋員研究初探[A];海洋文化與福建發(fā)展[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jīng)濟研究所 喬兆紅;華僑華人與中國近代博覽會事業(yè)[N];光明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李海楠;中國與世博會的“前世今生”[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10年



本文編號:225923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225923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7d78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