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從“心力”到“民彝”:民國初年李大釗關于政治正當性的思考

發(fā)布時間:2018-04-28 21:42

  本文選題:世俗化 + 世界觀 ; 參考:《史林》2017年02期


【摘要】:隨著"天理"世界觀的超越性來源發(fā)生動搖,清末民初的中國社會面臨著政治秩序的深重危機。本文通過對民國初年李大釗思想中"民彝"觀念的考察,呈現(xiàn)其論證現(xiàn)代政治正當性的獨特方式與復雜面相。作為共和制度與憲政秩序的倡導者,李大釗確信,良善政治與理想社會,其根源來自個人"良知良能"匯聚而成的公共道德。因此,他借助"民彝"觀念,將政治秩序背后的現(xiàn)代價值訴求,與"內(nèi)在超越"這一傳統(tǒng)道德價值實踐方式相結(jié)合,嘗試以此論證其政治理想中"德性統(tǒng)治"的正當性。從"心力"對舊有政治制度的瓦解,到"民彝"對于憲政制度的形塑,清末民初知識分子的思想演變,折射出近代中國轉(zhuǎn)型過程中理想政治秩序的再造,并非只是符合程序正義的憲政重建,其背后新的道德精神,才是政治正當性的真實來源。
[Abstract]:With the transcendental origin of the world outlook, the Chinese societ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was confronted with a serious crisis of political order. By examining the idea of "Minyi" in Li Dazhao's thought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is paper presents a unique way and a complex aspect to demonstrate the legitimacy of modern politics. As the advocate of Republican system and constitutional order, Li Dazhao is convinced that the source of good politics and ideal society comes from the public morality formed by the individual's "good conscience". Therefore, with the help of the concept of "the people and Yi", he combines the demand of modern value behind the political order with the practical way of traditional moral value of "inner transcendence", in order to try to prove the legitimacy of "virtue rule" in his political ideal. From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old political system from the "mental power" to the shaping of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by the "Minyi" and the ideological evolution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t reflects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ideal political ord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hina. It is not only the constitutional reconstruction which accords with procedural justice, but also the new moral spirit behind it, which is the true source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清末民初天理世界觀的瓦解與公理世界觀的形塑研究”(15BZS085) 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世俗轉(zhuǎn)型與尋求超越:李大釗思想研究”(14YBB057) 湖南省教育廳科研優(yōu)秀青年項目“清末民初世界觀轉(zhuǎn)型研究”(15B144)成果
【分類號】:K25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宜放;翟立偉;;李大釗“民彝”思想初探[J];吉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Z1期

2 陳開琦,陳榮文;李大釗的“民彝論”法律思想[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3 祖雷;張衛(wèi)軍;;淺論李大釗的“民彝”思想[J];濟寧師范?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4 王宜放;論李大釗的“民彝”思想[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5 王宜放;試論李大釗早期思想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2期

6 李海春;從“民德”到“民彝”——李大釗早期思想發(fā)展歷程[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7 侯且岸;;李大釗民彝思想與中國近代民主政治建設[J];北京黨史研究;1994年06期

8 金邦秋;;李大釗:創(chuàng)建中共的思想奠基者——兼論其哲學思想[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9 李小銀;孟金;;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結(jié)合的思想歷程——李大釗、毛澤東和馮契為代表[J];綏化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10 劉亞男;;淺談李大釗的交往觀[J];黨史博采(理論);201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侯且岸;;李大釗民彝思想與中國近代民主政治建設[A];李大釗研究論文集[C];1999年

2 陳旭霞;;1989年以來李大釗研究綜述[A];李大釗研究論文集[C];1999年

3 侯且岸;;李大釗精神永存[A];紀念李大釗誕辰120周年學術(shù)論文選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侯且岸;“尊嚴”的文化內(nèi)涵和思想啟蒙(下)[N];學習時報;2007年

2 侯且岸;李大釗的自由觀釋義[N];學習時報;2004年

3 韓一德;傳記須以歷史為根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小平;李大釗思想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高亢;李大釗的群眾觀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2 衛(wèi)杰;李大釗“民彝”思想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3 馬林曼;《民彝》雜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年

4 田芳;從“民彝政治”到“工人政治”[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5 陳永典;李大釗前期政治哲學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0年

6 王占華;論李大釗的革命人生觀[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7 劉美奐;五四前后李大釗民主政治構(gòu)想演變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181703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81703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e76f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