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萬國商團之華員群體
本文選題:萬國商團 + 上海; 參考:《史學(xué)月刊》2017年10期
【摘要】:作為近代中國最早的商團組織,萬國商團肇始于1853年成立的"上海本埠義勇隊",其有華人參與,已是在54年之后。萬國商團中華隊,前身名為"華商體操會",組織于1905年"大鬧會審公廨案"之后,由買辦虞洽卿等人發(fā)起,被公認為近代中國華人商團之鼻祖。1907年3月,華商體操會經(jīng)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批準,驥附萬國商團,成為其中一支,變該組織之族群隔絕為華洋共存。華員群體始有83人,后不斷壯大,經(jīng)不懈努力,破除種種之束縛,漸有平等之地位。1932年10月,華人于萬國商團設(shè)置翻譯隊。1942年9月,終隨萬國商團之解散而復(fù)員。萬國商團之華員群體規(guī)模雖然不大,但在上海城市史上居于獨特地位,亦是許多其他華人商團效仿的典范。
[Abstract]:As the earliest business group organization in modern China, Wanguo Commercial Group was founded in 1853. It has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people and has been 54 years later. The Chinese team of the Wanguo Merchants, formerly known as the "Chinese Business Gymnastics Association", was organized in 1905 after the "mixed Court case", which was initiated by the comprador Yu Xiangqing and others, and was recognized as the originator of the modern Chinese Chinese business group. In March 1907, The Chinese Gymnastics Association was approved by the Bureau of Industry and Industry of Shanghai Public concession and attached to the Wanguo Commercial Group, becoming one of them, turning the ethnic group of the organization into the coexistence of the Chinese Ocean. The group of Chinese members began with 83 people and grew stronger. After unremitting efforts to break up all kinds of restraints and gradually have equal status, the Chinese set up a translation team in October 1932. In September 1942, they were eventually demobilized with the dissolution of the group. Although small in size, Wanguo Business Group occupies a unique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Shanghai, and is also a model for many other Chinese business groups to follow.
【作者單位】: 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
【基金】:201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一般項目“萬國商團研究(1853—1942)”(16BZS082)
【分類號】:K2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黎明;;淺析近代上海攤販存在和發(fā)展的歷史條件[J];齊魯學(xué)刊;2008年05期
2 成巧書;;《近代上海黑社會》讀后[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3 洪煜;;近代上海報販職業(yè)群體研究[J];史學(xué)月刊;2008年12期
4 秦維憲;幫會性質(zhì)與歷史影響的新探討——“幫會與近代上!毖杏憰C述[J];江漢論壇;1993年12期
5 黃逸平;;近代上海幫會性質(zhì)的若干變異[J];探索與爭鳴;1993年06期
6 葛壯;近代上海的中國新派學(xué)者與西方傳教士[J];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學(xué)術(shù)季刊;1998年02期
7 樊如森;;論北方在近代上海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作用[J];城市史研究;2005年00期
8 蔡繼福;;近代上海的名人塑像(紀念碑)[J];歷史教學(xué)問題;1993年02期
9 張仲禮,熊月之,潘君祥,宋一雷;近代上海城市的發(fā)展、特點和研究理論[J];近代史研究;1991年04期
10 戴鞍鋼;;近代上海港與長江流域經(jīng)濟變遷[J];國家航海;2013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江文君;;萬家燈火:民國時期的上海小家庭[A];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xué)界第七屆學(xué)術(shù)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xué)·歷史·文學(xué)學(xué)科卷[C];2009年
2 馮紹霆;;近代上海店招述論[A];近代中國(第二十三輯)[C];2014年
3 任冉冉;;民國時期上海童工問題研究[A];社會進步與人文素養(yǎng)——上海市社會科學(xué)界第四屆學(xué)術(shù)年會文集(2006年度)(哲學(xué)·歷史·人文學(xué)科卷)[C];2006年
4 羅國輝;;抗爭與妥協(xié):1934年人力車風(fēng)潮[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xué)界第七屆學(xué)術(shù)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xué)者文集[C];2009年
5 祝太文;;近代上海的浙商錢莊[A];中國近現(xiàn)代史料專題研究[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孫科志 復(fù)旦大學(xué)歷史系教授;近代上海的親日韓人[N];文匯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袁哲;法學(xué)留學(xué)生與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復(fù)旦大學(xué);2011年
2 苗青;盛宣懷與近代上海社會[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鐘煜星;在商言商之外:近代上海猶太富商哈同的交往世界[D];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2015年
2 林美云;進口與自創(chuàng)[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5年
3 方曉燕;近代上海中醫(yī)醫(yī)療市場探微[D];南京大學(xué);2013年
4 呂國財;消費與設(shè)計:近代上海消費文化的創(chuàng)建(1917-1937)[D];南京藝術(shù)學(xué)院;2016年
5 卞云驄;箔商業(yè)與近代上海社會[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6年
6 徐笑運;近代上海都市商業(yè)習(xí)俗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xué);2016年
7 蔡一;近代上海同鄉(xiāng)團體所屬醫(yī)院研究(1891-1956年)[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4年
8 高萍萍;近代上海木材業(yè)及其從業(yè)群體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3年
9 費文毅;近代上海民間軍火交易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2年
10 汪華;變革社會中的減震機制[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03年
,本文編號:17766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77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