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天下與競雄世界的絞纏——轉型時代讀書人國家認知的一個基礎
本文選題:轉型時代 + 天朝上國; 參考:《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摘要】:正關于轉型時代(1895—1925)讀書人的國家認知,學界研究幾近汗牛充棟,但目前討論似多在自清末開始,中國由傳統(tǒng)向現代轉變的前提下,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天朝上國"的認知如何一步步崩潰,現代民族國家的認知怎樣一點點建立的問題。簡言之可稱為:"天下如何縮變?yōu)閲??這種提問方式大致不錯,但已有學者指出:如側重讀書人的思考對象,則"更多是一個從‘天下’轉變?yōu)椤澜纭倪M程"1。因此,討論當時讀書人的國家認知似還有另一條路向即他們如何在發(fā)現"世界"中塑造中國。限于篇
[Abstract]:On the national cognition of readers in the transitional era (1895-1925), academic research is almost full of sweat, but the current discussion seems to have been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ty in China since the end of Qing Dynasty.In the course of this transformation, the cognition of "the upper kingdom of the Chinese dynasty" has collapsed step by step, and the cognition of the modern nation-state has been gradually established.In short, it can be called "how does the world shrink into a state"?This type of question is generally good, but scholars have pointed out: if the focus on the reader's thinking, "it is more of a 'world' into 'the world' process." 1.Therefore, there seems to be another way to discuss the national cognition of the scholars at that time, that is, how they shaped China in the discovery of the world.Limited to articles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1CZS057)的階段性成果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1PJC043)的資助
【分類號】:K2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唐義武;;《史記》中的酷吏形象及其在后代的演變與影響[J];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2 賈中華;;《漢語大詞典》所引現代文獻書證滯后指瑕[J];圖書情報工作網刊;2011年09期
3 趙夢穎;;“桃花山釋道”新論[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4 李平;;書寫差異:林語堂同一作品在中美的不同策略[J];閱江學刊;2010年02期
5 路娟娟;;林妹妹的手帕——道具對人物性格的揭示[J];文教資料;2012年1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徐小婷;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稱謂詞語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2 莊瑩;少年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學生形象流變(1895-1945)[D];復旦大學;2012年
3 鄭翠斌;清末政治漩渦中的御史(1894-1911)[D];河北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敏;張詠及其詩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仇玲玲;李彌遜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程云;對比研究《老殘游記》兩英譯本[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周海濤;《老殘游記》與山東民俗[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灝;中國近百年來的革命思想道路[J];開放時代;1999年01期
2 歐陽彬;追尋意義——近代中國轉型時代的價值重建[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3 趙林;;辛亥前后杭州新知識界與學生運動——以“木瓜之役”和“浙一師風潮”為例[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4 蕭瀚;;風雨百年說共和[J];南風窗;2008年05期
5 郭紹敏;;辯論、政爭與憲政之道——讀《失敗的遺產:中華首屆國會制憲,1913—1923》[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評論卷);2008年05期
6 羅銀勝;;多元化的五四思潮[J];民主與科學;2009年02期
7 瞿駿;;入上海與居上!撉迥┦咳嗽诔鞘械乃秸x網絡(1895—1911)[J];史林;2007年03期
8 王龍;;大夢誰先覺 渡邊華山和林則徐[J];神劍;2010年01期
9 牟德剛;戊戌維新:中國思想現代化的起始點[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10 劉東;;淺論歷史三峽中的民國初年政黨政治[J];黑河學刊;2011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胡學常;“轉型時代”的民族想象與文學表達[N];中華讀書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范亞伶;追夢的旅程[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567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75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