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間的中國學生運動
本文關鍵詞:1927-1937年間的中國學生運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1927-1937年間的中國學生運動
【摘要】:縱觀民國的歷史,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運動貫穿于整個民國時期。學運的勃興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種特殊現(xiàn)象。學運產生的社會政治影響甚大,不論是民國成立時期還是民國建設時期,我們都可以找到學生的身影。民國是在結束幾千年封建統(tǒng)治后的一個新社會,這個社會是由一批青年人創(chuàng)造的。他們都是自覺身負建國使命、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學生。所以民國的歷史要和青年學生密切聯(lián)系起來。學生要和政治聯(lián)系,其對政治影響最廣最深的方式就是學生運動。本文試圖以學生為視覺,以1927年到1937年為時間區(qū)際,從學生和政治、政黨之間的關系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文中的學生運動的含義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和學潮的解釋相類似,即學生只要是具有一定數量的運動就是學生運動,這與以往認為的大規(guī)模的學生運動有一定的區(qū)別。論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引言部分首先闡釋了選題目的和意義,接著分析了國內外對于本課題研究的動態(tài),指出了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第一章概述了五四運動前后至大革命時期的學生運動。本章從這一時期學生運動的政治背景、學生運動目的以及各黨派對學生運動的領導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這也為接下來1927年到1937年間的學生運動奠定了基礎。第二章論述了國民黨執(zhí)政到抗日救亡之前的學生運動情況。分析了國民黨執(zhí)政后的政治背景,各派學生活動的方式和手段,國共兩黨對學生的爭奪及其態(tài)度以及國民黨內部各派系的斗爭情況。第三章論述了“抗日救亡運動”與學生運動之復
興。本章以時間為劃分點,先論述了1932年到1935年間學生運動情況,接著分析了1935年到1937年的學運。通過分析這兩段時間學生運動的情況,可以看到學生這個團體的力量。最后分析了學生在學生運動中的作用!娟P鍵詞】:南京國民政府學生運動國民黨共產黨青年黨抗日救亡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432;K26
??【目錄】:中文摘要6-7ABSTRACT7-9引言9-121.1選題目的和意義91.2學術史簡述9-12第一章五四前后至大革命時期學生運動概述12-171.11927年之前的學生運動12-141.21927年之前學生運動的目的14-151.31927年之前各政黨對學生運動的領導15-17第二章國民黨執(zhí)政與學生運動之走向17-302.1學生運動的政治背景17-182.2學生運動的方式和手段18-192.3國共兩黨對學生的爭奪以及對待學生運動的態(tài)度19-242.4國民黨內部各派系的爭斗24-30第三章“抗日救亡”與學生運動之復興30-403.11932年到1935年的學生運動30-353.21935年到1937年的學生運動35-373.3學生在抗日救亡運動中的作用37-40結語40-41參考文獻41-45研究成果45-46致謝46-47個人簡介及聯(lián)系方式47-49 本論文購買請聯(lián)系頁眉網站。
博泰典藏網btdcw.com包含總結匯報、出國留學、外語學習、農林牧漁、計劃方案、IT計算機、資格考試、高中教育、表格模板、教學研究、初中教育、經管營銷以及1927-1937年間的中國學生運動等內容。
本文關鍵詞:1927-1937年間的中國學生運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751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jxds/17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