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始祖函普若干問題考釋
本文關鍵詞:金朝始祖函普若干問題考釋 出處:《北方論叢》2015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金朝始祖函普大約在公元10世紀30年代來到完顏部,在完顏部居住一段時間后,因調(diào)解部族紛爭有功,迎娶完顏部的女子為妻,最終加入完顏部,并被推舉為部族的首領。據(jù)《金史》等文獻所提供的史料考證,函普原為渤海遺民,因926年遼朝滅亡渤海國,隨成批的渤海人遷徙到朝鮮半島,后為躲避高麗與新羅之間的戰(zhàn)禍,遷徙至仆干水之涯的完顏部。函普本不姓完顏,加入完顏部以后改姓完顏,函普與完顏部女子的結合是函普入贅于該部。
[Abstract]:Jin Dynasty came to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1930 ' s . After living for some time in the end of the reign of the Han Dynasty , the women in the end of the war broke into the Korean Peninsula because of the dispute between the tribes of the Bohai Sea , and finally joined to the end of the war between Gaoli and Xinluo , and then moved to the end of the end of the maid ' s dry water .
【作者單位】: 哈爾濱師范大學金源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黑龍江省社科基金項目(12B011) 哈爾濱師范大學青年學術骨干支持計劃項目(SG2009-03)
【分類號】:K246.4
【正文快照】: 金朝始祖函普,何時來到完顏部?又本出自何種民族?函普來到完顏部之前本姓什么?該如何解讀函普的婚姻狀況?歷來眾說紛紜。史籍中以不同詞語表達流露出的零散信息,給后世人留下了許多推論和考證的空間,以至于對函普歷史活動的時間,以及族屬等問題存在很多不同的解讀,并影響了人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孟古托力;女真及其金朝與高麗關系中幾個問題考論[J];滿語研究;200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洪強;;“東吳弄珠客”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2 王光照;隋大業(yè)世東都洛陽國家圖書整理檢論[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3 陳慧慧;;中國古代西南農(nóng)耕經(jīng)濟與西北游牧經(jīng)濟比較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4 潘江艷;;南北朝文學相互影響探析[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5 張興兆;;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糧食的水運與倉儲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28期
6 夏宇旭;;淺析遼代農(nóng)業(yè)科學發(fā)展狀況[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14期
7 蘇海洋;雍際春;晏波;尤曉妮;;甘肅歷史地震與氣象異常相關性研究之一——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25期
8 莊華峰;北朝時代鮮卑婦女的精神風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9 金仁義,張靜;東晉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10 徐彬;論唐代法律史的編纂成就[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姚宏杰;;北魏皇宗學與四門小學略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姚宏杰;;金代“六學”考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史金波;白濱;;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題記研究[A];西夏學(第二輯)[C];2007年
4 張明遠;;善化寺“五方佛”塑像的創(chuàng)建年代及其相關問題研究[A];2010年三晉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尹鈞科;;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永定河歷史文化研究[C];2007年
6 張云濤;;從戒臺寺石刻看其宗教的歷史地位與傳承[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永定河歷史文化研究[C];2007年
7 付開鏡;;毒藥與魏晉南北朝政治斗爭和矛盾處理的關系(摘要)[A];毒理學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8 趙振華;徐有欽;;隋左武衛(wèi)將軍周法尚墓志研究[A];唐史論叢(第十三輯)[C];2011年
9 葉貴良;;《俄藏敦煌文獻》道經(jīng)殘卷考述[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10 孟廣耀;;烏古敵烈部的經(jīng)濟狀況及社會性質(zhì)[A];中國蒙古史學會論文選集(1980)[C];198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nèi)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qū)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4 谷穎;滿族薩滿神話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姜寧;《春秋》義疏學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開大學;2010年
6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郭輝;明清小說中尼僧形象之文學與文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潘葦杭;先秦兩漢堯文化探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常昭;六朝瑯邪顏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英衛(wèi)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一;契丹西樓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宋海燕;薛道衡詩文箋注與考論[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黃嘉敏;七月十五節(jié)俗與民間傳承[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美迪;庾信后期心態(tài)與詩賦創(chuàng)作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5 侯曉珊;南朝詩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鮑顧瑜;日本遣明使與中日觀音信仰[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8 李宇;“八王書院”狀元肖像壁畫繪制技法與保護方案探析[D];沈陽建筑大學;2011年
9 閆英華;山東盜文化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坤;北朝書信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綦巖;;金代始祖函普略考[J];蘭臺世界;2013年15期
2 趙永春;;金朝始祖函普族屬考辨[J];滿族研究;2006年01期
3 劉佐鳴;淺談金國的社會形態(tài)[J];北方文物;1993年03期
4 韓世明;金完顏始祖史事探賾[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3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3589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358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