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打造與西藏南亞通道建設的基本途徑
本文選題:人類命運共同體 + 西藏; 參考:《西藏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1期
【摘要】:本文論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內(nèi)涵,強調(diào)西藏在貫徹“一帶一路”戰(zhàn)略時,應該站在三個共同體的高度,同時還可以提出文化共同體和價值共同體的視角來建設。這方面西藏與南亞印度、尼泊爾有許多歷史文化積淀,特別是宗教文化中有不少理念是相通的,幾個相通都有其地緣及文化基礎,以此來打造南亞大通道將會減少不少迷茫,進展可能更好、更快。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re connotation of the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emphasizes that Tibet should stand at the height of the three communities when carrying out the strategy of "Belt and Roa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put forward the angle of view of cultural community and value community to construct. In this respect, Tibet and South Asia India, Nepal have a lo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in particular, religious culture has many common ideas, several of them have their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basis, in order to create a large passage in South Asia will reduce a lot of confusion. Progress is likely to be better and faster.
【作者單位】: 西藏民族大學2011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分類號】:F127;;D827
【相似文獻】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黃歆;中國強大有利于實現(xiàn)“人類命運共同體”[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2 記者 袁震宇 劉莉莉 熊爭艷;讓命運共同體意識落地生根[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3 本報記者 謝文艷 廖和明;打造企業(yè)與員工“命運共同體”[N];中國石油報;2014年
4 特派記者 彭斌;借力海絲 建設中泰命運共同體[N];泉州晚報;2014年
5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努力構建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N];人民日報;2014年
6 記者 柳絲 趙暉;命運共同體為世界送光熱[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7 本報記者 禹洋;攜手共進成就中拉命運共同體[N];經(jīng)濟日報;2014年
8 李思輝;應對疫情就是保衛(wèi)命運共同體[N];湖北日報;2014年
9 記者 朱羿;打造互利共贏的命運共同體[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10 新華社記者 陳二厚 尚軍;推動亞歐命運共同體更緊密相融[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劉嘉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及存在問題研究[D];延邊大學;2016年
2 周辰罡;社會認同視角下中國“周邊命運共同體”塑造研究[D];遼寧大學;2016年
3 周升;中美提供國際公共產(chǎn)品的比較分析[D];遼寧大學;2016年
4 張旭輝;論“命運共同體”理念及其新時期中國外交實踐[D];安慶師范大學;2016年
5 夏天;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D];聊城大學;2017年
6 毛渲;中國與周邊國家“命運共同體”概念與戰(zhàn)略分析[D];華東理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8901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ydyl/189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