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網絡社交媒體大數據構建消費者信心指數
本文關鍵詞:基于網絡社交媒體大數據構建消費者信心指數
更多相關文章: 社交媒體 大數據 微博 消費者信心指數 用戶詞典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向傳統(tǒng)心理學研究提出了挑戰(zhàn),將大數據技術同心理學問題進行有機結合,則有望拓展心理學研究的領域和思路,促進心理學科學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以微博和博客為代表的網絡社交媒體步入了高速發(fā)展期,相關學者紛紛意識到社交媒體信息的巨大價值,并將其運用到各個領域中。其中,微博具有寫作簡單,發(fā)表快捷,實時性強等特點,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在微博上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態(tài)度。消費信心同樣屬于心理學的研究范疇,反映了消費者對當前或未來經濟狀況的主觀感受,消費者信心指數是有效預測經濟走勢與消費趨向的先行指標。微博作為大數據挖掘的良好平臺,可為用戶消費信心的研究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本研究以微博文本為原始數據,構建消費者信心指數用戶詞典,通過不同實驗條件下目標詞的頻數分析計算消費者信心指數?疾臁熬_匹配”與“模糊匹配”兩種目標詞匹配方式的優(yōu)劣,檢驗加入程度詞與否定詞的必要性。研究結論如下:(1)構建了消費者信心指數用戶詞典。該用戶詞典共包括100個詞匯,涵蓋了經濟形勢、利率、物價、消費、就業(yè)、收入、生活質量水平七個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消費者對我國當前和未來經濟狀況的主觀感受與態(tài)度。(2)考察了用戶詞典目標詞在不同匹配方式與不同權重設置下對官方消費者信心指數的預測效果。將匹配方式分為“精確匹配”與“模糊匹配”兩類,權重設置分為“僅考慮程度詞”與“考慮程度詞和否定詞”兩類,確定“模糊匹配目標詞+程度詞”為最優(yōu)方式。(3)驗證了通過目標詞頻數分析計算消費者信心指數的有效性。通過驗證集數據基于最優(yōu)方式計算下一個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指數估計值與官方值的差異均在10%以內,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
【關鍵詞】:社交媒體 大數據 微博 消費者信心指數 用戶詞典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48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8-19
- 1 大數據心理學研究概述8-13
- 1.1 大數據的定義8-9
- 1.2 大數據的特點9-10
- 1.3 大數據研究現狀10-11
- 1.4 大數據對心理學研究的影響11-13
- 1.4.1 傳統(tǒng)心理學研究11-12
- 1.4.2 大數據背景下的心理學研究12-13
- 2 社交媒體在大數據時代的應用13-15
- 2.1 社交媒體的發(fā)展13-14
- 2.2 微博信息的情感分析14-15
- 3 消費者信心指數研究概述15-19
- 3.1 消費者信心指數產生的背景15-16
- 3.2 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定義與維度16
- 3.3 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編制方法16-19
- 3.3.1 國外編制方法16-17
- 3.3.2 國內編制方法17
- 3.3.3 消費者信心指數編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17-19
- 第二部分 問題提出19-23
- 1 以往研究的不足19
- 2 研究目的與研究意義19-20
- 2.1 研究目的19
- 2.2 研究意義19-20
- 3 研究內容20-23
- 第三部分 消費者信心指數用戶詞典的構建23-27
- 1 確定維度23
- 2 抽取相關詞匯23-24
- 2.1 詞匯來源23-24
- 2.2 抽詞標準24
- 2.3 匯總整理24
- 3 問卷編制24-25
- 3.1 編制消費者信心指數用戶詞典問卷24
- 3.2 被試24-25
- 3.3 刪題方法25
- 4 形成消費者信心指數用戶詞典25-27
- 第四部分 基于不同匹配方式與權重設置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目標詞頻數統(tǒng)計27-33
- 1 文本預處理27-29
- 1.1 微博原始數據27-28
- 1.2 去除無用信息28
- 1.3 以標點符號進行分割28-29
- 2 基于不同匹配方式的目標詞頻數統(tǒng)計29
- 2.1 精確匹配29
- 2.2 模糊匹配29
- 3 基于不同權重設置的目標詞頻數統(tǒng)計29-33
- 3.1 考慮程度詞29-30
- 3.2 考慮程度詞與否定詞30-33
- 第五部分 消費者信心指數預測效果與有效性檢驗33-45
- 1 數據預處理33-34
- 2 相關分析34
- 3 主成分分析34-36
- 4 回歸分析36-39
- 4.1 選擇最優(yōu)實驗條件36-38
- 4.2 得到回歸方程38-39
- 5 有效性檢驗39-45
- 第六部分 討論與展望45-50
- 1 分析與討論45-48
- 1.1 消費者信心指數用戶詞典的構建45
- 1.2 目標詞的不同匹配方式45-46
- 1.3 程度詞與否定詞的影響46-47
- 1.4 方法有效性的驗證47-48
- 2 局限與展望48-50
- 2.1 數據量有待進一步擴大48
- 2.2 用戶詞典有效性與簡約性的平衡48-49
- 2.3 嘗試更為完善的設計與方法49
- 2.4 科學性需要進一步驗證49-50
- 第七部分 研究結論50-51
- 參考文獻51-55
- 附錄55-63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文章63-64
- 后記64-6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達明;;與“指數”同行[J];喜劇世界(上半月);2011年03期
2 黃文鷹;;從勞R丈鷘"率指exO唺莭溙ㄖ竐x中的i順蒛O楲[J];廈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56年02期
3 刑占軍;;幸福指數是生活品質的重要量度[J];杭州通訊;2006年10期
4 戰(zhàn)穎;;道德指數帶給中國上市公司的倫理啟示[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7年04期
5 馬安成;李偉明;;試論Ebel的難度指數和區(qū)別指數[J];醫(yī)學教育;1985年04期
6 成坤;;和諧社會發(fā)展中的幸福觀建構[J];青春歲月;2012年02期
7 雪愛柔;;“指數生活”有點煩[J];雜文選刊(下半月版);2007年07期
8 鐘立燦;貴州人才指數的編制及應用[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9 鐵錚;;讀你千遍不厭倦——《一個矢志不渝的育林人——沈國舫》讀后[J];綠色中國;2013年01期
10 小歐;;愛上“毒男”攻略[J];涉世之初;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第五章 2002年世界和中國現代化指數 第二節(jié) 2002年中國現代化指數[A];中國現代化報告2005——經濟現代化研究[C];2005年
2 馬妍;何苗;邢星;金晶;何欽成;;H指數與類H指數應用于優(yōu)秀科技人才遴選的可行性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醫(yī)學科學研究管理學學術會議暨2012第四屆全國醫(yī)學科研管理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陸鐘武;王鶴鳴;岳強;;脫鉤指數的理論研究——及脫鉤曲線圖和國家級實例[A];2010全國能源與熱工學術年會論文集(大會報告)[C];2010年
4 周海春;;中國營養(yǎng)產業(yè)指數構建思路[A];第二屆中國營養(yǎng)產業(yè)高層論壇文集[C];2005年
5 李易凡;孟敬芝;;壽險市場與證券指數相關性比較研究——基于中國壽險市場的實證分析[A];十二五·新挑戰(zhàn):經濟社會綜合風險管理——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11[C];2011年
6 高婭娜;;商業(yè)發(fā)達指數及吸引力指數的計算與應用[A];北京市第十五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獲獎論文集[C];2009年
7 陳建明;章麗君;崔明娟;祝佳;;證券指數頻率分布分析方法[A];面向復雜系統(tǒng)的管理理論與信息系統(tǒng)技術學術會議專輯[C];2000年
8 徐濤;應益榮;;股指期貨標的指數選擇及風險控制實證分析[A];第四屆中國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袁雪麗;卓志鵬;王俊;劉小立;呂美霞;徐健;;深圳市成人體質指數和腰圍與血脂水平關系的研究[A];達能營養(yǎng)中心青年科學工作者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2013年第3期[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璐;滬深300行業(yè)系列指數今日正式發(fā)布[N];上海證券報;2007年
2 記者 王瑾;上海新增四項民生氣象指數[N];中國氣象報;2011年
3 周松林;14只指數明年初發(fā)布[N];中國證券報;2008年
4 王玉姍 記者 江蕓涵;四川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N];四川日報;2013年
5 實習記者 魯暢;本市二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回落[N];北京日報;2013年
6 記者 劉文波;廣虛50指數和第二代中航軍工指數發(fā)布[N];中國航空報;2014年
7 楊學聰;滬深300行業(yè)系列指數昨正式運行[N];北京日報;2007年
8 陸星;中證200等四指數即將發(fā)布[N];證券日報;2006年
9 周松林;滬深300行業(yè)指數今日發(fā)布[N];中國證券報;2007年
10 王斌;中證指數公司發(fā)布10只滬深300行業(yè)指數[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福剛;縣域幸福指數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2 袁煒罡;關于圖的幾種指數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王愛華;人民幣有效匯率指數構建及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4 焦鵬;現代指數理論與實踐若干問題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5 趙勇;中國指數基金績效與風險的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6 潘娜;波動指數:理論、方法和在我國的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李儉富;基于我國證券市場的指數跟蹤管理方法及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8 章飆;中國股票指數期貨:標的指數與合約設計[D];廈門大學;2001年
9 刁一娜;中緯度負指數環(huán)流與阻塞過程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10 郭洪偉;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石澤平;交通出行指數與公共交通設施運行評價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5年
2 馬雪筠;中國城市摩天指數及其與城市發(fā)展關系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3 李明;U型拆卸線平衡問題的混合人工蜂群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4 張鑫;基于施引期刊差異的h型指數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5 郭嶸;我國開放型指數基金投資績效的實證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6 陳靜;基于景氣指數的航運市場預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7 彭善琴;基于波動率指數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8 李棟玉;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日內波動特性的分時段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5年
9 武秀秀;BDI指數與中美股市關聯(lián)性的比較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10 曾云濤;克強指數與我國股市關聯(lián)性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9946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99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