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認知研究述評
本文關鍵詞:具身認知研究述評
【摘要】:具身認知是以身體為解釋核心的新的研究視角。來自具身認知實證研究的證據(jù)表明,身體的生理屬性、運動經(jīng)驗和現(xiàn)實環(huán)境影響認知的形成與發(fā)展。目前的具身認知實證研究主要采用傳統(tǒng)認知的實驗范式,集中于研究身體的結構屬性和靜態(tài)動作對認知的影響。未來,具身認知與傳統(tǒng)認知將會相互吸收和融合,更多關注身體的機能屬性和動態(tài)屬性。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深圳大學心理學系;
【關鍵詞】: 具身認知 認知 身體 環(huán)境
【分類號】:B842.1
【正文快照】: 具身理論(theory of embodiment)是繼計算隱喻、聯(lián)結主義之后,探討人類如何獲取外部世界知識建構內(nèi)部概念系統(tǒng)的一種詮釋的視角,其核心是關注模擬、情境性的行動和身體狀態(tài)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作用(Barsalou,1999,2008)。隨著認知科學不斷累計的證據(jù)支持具身認知理論(Barsalou,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恒威;盛曉明;;認知的具身化[J];科學學研究;2006年02期
2 宋廣文;何文廣;孔偉;;問題表征、工作記憶對小學生數(shù)學問題解決的影響[J];心理學報;2011年11期
3 葉浩生;;具身認知:認知心理學的新取向[J];心理科學進展;2010年05期
4 伍秋萍;馮聰;陳斌斌;;具身框架下的社會認知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仲貽;;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模式探索[J];大家;2012年08期
2 許先文;;具身認知:語言認知研究的跨學科取向[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3 李云媛;莫永華;;具身認知的教育意義和潛在價值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4 張海明;;認知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英語通識教育[J];大學英語(學術版);2012年02期
5 謝文標;余欣欣;;初中學生心理應激源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6 崔碩丹;;強迫洗手和漱口:道德純凈隱喻的具身化研究[J];經(jīng)營管理者;2013年13期
7 崔倩;葉浩生;;觸覺經(jīng)驗對性別分類的影響:具身的視角[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8 官群;;中文數(shù)量語義更多為上的空間動覺一致性效應[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年05期
9 辛自強;徐嘯塵;;溫暖環(huán)境的人更信任嗎?溫度與人際信任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年05期
10 王奇;;二語具身認知動力:身體、文化與隱喻[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朋飛;;涉身認知淺談[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開君;范梅南現(xiàn)象學教育學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于小涵;認知系統(tǒng)性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3 馮銳;基于案例推理的經(jīng)驗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楊南昌;學習科學視域中的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劉春玉;網(wǎng)絡視角的集群企業(yè)二元式創(chuàng)新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6 張伯邑;具身心智相態(tài)文化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7 肖麗;消費者的權力感和價格參照來源對其價格公平感知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8 苗曼;天性引領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9 張沛超;心理治療的哲學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10 黃侃;認知邊界的哲學問題[D];浙江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自臻;鏡像神經(jīng)元與共情能力的具身基礎[D];吉林大學;2011年
2 成茵;第二代認知科學與心理學的具身轉向[D];吉林大學;2011年
3 劉陽達;語言理解中溫度與情緒的心理表征[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熊慧素;道德判斷“難易”有別,文理亦有別[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林星;基于語料庫的身體隱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金惠貞;從歇后語看肉身哲學和概念合成理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崔政;基于分布式認知的開放式創(chuàng)新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8 趙伯妮;味覺與道德判斷:情緒與自我概念的作用[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9 許闖;道德人格的隱喻表征維度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10 陳雪梅;身體形式和社會環(huán)境對SNARC效應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明 ,沈毅;工作記憶與理解關系的研究與展望[J];東北師大學報;2002年02期
2 李恒威;盛曉明;;認知的具身化[J];科學學研究;2006年02期
3 劉昌,田云;加工速度、工作記憶與心算能力的發(fā)展[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4 路海東,董妍;小學生表征數(shù)學應用題策略的實驗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1期
5 李曉東,聶尤彥,龐愛蓮,林崇德;工作記憶對小學三年級學生解決比較問題的影響[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3期
6 陳英和,仲寧寧,田國勝,王治國;小學2~4年級兒童數(shù)學應用題表征策略差異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年04期
7 曾盼盼,俞國良;小學生視覺—空間表征類型和數(shù)學問題解決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3年02期
8 路海東,董妍,王曉平;小學生數(shù)學應用題解決的認知機制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4期
9 王明怡,陳英和;工作記憶成分與兒童算術認知[J];心理科學;2005年03期
10 陳英和,仲寧寧,趙宏,張小龍;小學2-4年級兒童數(shù)學應用題表征策略對其解決不規(guī)則問題影響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5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葉浩生;;“具身”涵義的理論辨析[J];心理學報;2014年07期
2 陳昭蓉;李曄;;關系模式框架下的具身社會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14年04期
3 韓冬;葉浩生;;重中之“重”——具身視角下重的體驗與表征[J];心理科學進展;201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黃玲玲;許遠理;;情感是認知的一種形式[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張昆;王瑞明;;情緒概念對空間知覺的影響:促進還是抑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本文編號:9434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943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