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性初中生的類別:一個潛在類別模型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攻擊性初中生的類別:一個潛在類別模型的應用
【摘要】:旨在對攻擊初中生進行分類,以攻擊行為特征來劃分初中生。294名初中生參加了為期一年的短期縱向追蹤研究,在一年中分四次完成問卷。用潛在類別模型分析了初二到初三時攻擊性青少年的類別,結果表明初中生存在三種攻擊類別——高攻擊型、低攻擊型和混合型。研究還發(fā)現(xiàn)相比于低攻擊型,混合型攻擊初中生在初二及初三中期有顯著的性別差異。
【作者單位】: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青少年網絡心理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關鍵詞】: 攻擊行為 潛在類別分析 性別差異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1問題提出從Freud提出攻擊本能論開始,心理學者們對攻擊行為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對于攻擊行為的起源和影響因素等的研究更深入,這些研究為人們更好地了解人類的攻擊行為以及預防和矯正人類攻擊行為提供了大量的理論支撐。大量的研究表明攻擊性強的青少年伴有大量的消極特征,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余毅震,史俊霞,吳漢榮;直接和間接攻擊行為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5年01期
2 李宏利,宋耀武;青少年攻擊行為干預研究的新進展[J];心理科學;2004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志斌;唐娟;蔡雨燕;黃曼;;未成年犯攻擊性行為調查及原因分析[J];重慶與世界;2011年17期
2 王京瓊;;青少年運動參與和暴力行為的關聯(lián)性研究——社會資本的分析視角[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3 劉雨微;王桂平;;中小學生攻擊行為干預研究的回顧與探索[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年03期
4 陳玉煥;;青少年攻擊性行為研究現(xiàn)狀及思考[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5 鐘佑潔;李艷華;張進輔;;關系攻擊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年06期
6 張紹芳;龍雋;龔健華;劉杰波;;深圳市學齡兒童行為問題調查和系統(tǒng)性家庭干預對其攻擊行為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年24期
7 王元;;青少年攻擊性行為干預與矯正[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8 陳漢英;劉玉康;;苗族與漢族兒童攻擊性行為調查[J];中國校醫(yī);2010年07期
9 孫紅梅;姚本先;;1999—2009年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的研究[J];中國校醫(yī);2011年01期
10 李董平;張衛(wèi);李丹黎;王艷輝;甄霜菊;;教養(yǎng)方式、氣質對青少年攻擊的影響:獨特、差別與中介效應檢驗[J];心理學報;2012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靳宇倡;工作場所攻擊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宋文霞;認知加工偏向下工讀學校學生攻擊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曉陽;初中生自尊與攻擊性關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趙文文;對暴力攻擊型青少年憤怒控制的團體訓練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王紅;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訓練對男性青少年罪犯心理健康水平及其攻擊行為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1年
4 路培培;網絡游戲對青少年法制意識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溫州大學;2011年
5 黃華;大學生心理虐待和忽視經歷、應對方式與人際信任的關系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U,
本文編號:7836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783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