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C中“情緒符號”的認知及共情能力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9-02 13:21
本文關(guān)鍵詞:CMC中“情緒符號”的認知及共情能力的影響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計算機為媒介的通訊 共情 情緒符號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共情能力個體對CMC中"情緒符號"的認知。方法:實驗1采用2×3×2混合設(shè)計,探究不同共情能力個體對情緒符號的情緒強度的感知差異;實驗2采用2×3×2混合設(shè)計,探究不同共情能力個體對情緒符號在不同語境中的認知差異。結(jié)果:實驗1發(fā)現(xiàn),共情能力與負性表情符號的情緒強度知覺顯著正相關(guān);符號類型和效價均會影響情緒強度知覺,不同共情能力個體在上述模式上無差異。實驗2發(fā)現(xiàn),若文本與符號情緒強度一致但互相矛盾,文本被知覺為更不清晰、更諷刺和更不真實;不同共情能力個體在上述認知模式上無差異。結(jié)論:不同共情能力個體在CMC中對情緒符號的認知不存在顯著差異,提示情緒符號不等同于面孔表情。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北京大學醫(yī)學人文研究院;復旦大學心理學系;
【關(guān)鍵詞】: 計算機為媒介的通訊 共情 情緒符號
【分類號】:B842.6
【正文快照】: 人際溝通包含言語線索和非言語線索兩個平行系統(tǒng),其中面部表情是最重要的非言語線索,在情感表達方面起重要作用[1]。隨著計算機的發(fā)展,人們的交流不再僅限于面對面(Face to Face,簡稱Ft F),也會發(fā)生在虛擬空間中,稱為“以計算機為媒介的通訊”(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陳雪吟;官漱塵;欒靜瀅;李先春;;記者痛感共情能力初步研究[J];心理科學;2014年02期
2 李艷春;潘孝富;孫鵬;;大學生希望水平對共情能力影響研究[J];魅力中國;2010年14期
3 藺桂瑞;;共情使用中的誤區(qū)及共情能力的提高[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年06期
4 穆菁菁;馬玉婷;趙菁;董毅;孔蕾;李龍春;孟祥明;;高校新生共情能力與快感缺失相關(guān)性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3年08期
5 陳舊;;取悅右腦的20個爆破點[J];意林;2006年22期
6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麥t熝,
本文編號:7787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7787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