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心一意到三心二意:青少年的媒體多任務行為
本文關鍵詞:從一心一意到三心二意:青少年的媒體多任務行為
【摘要】: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帶來了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的變化,其中媒體多任務現象尤為顯著。為全面了解在青少年群體中日漸普及的媒體多任務行為,本文首先介紹該現象的概念界定,其次概括研究中的理論基礎和測量方式,并總結了青少年媒體多任務的影響因素和影響后果。未來應加強對智能手機等新興媒體對媒體多任務行為的影響、媒體多任務行為的性別差異、媒體多任務行為的生態(tài)化測量以及媒體多任務行為積極影響的研究。
【作者單位】: 青少年網絡心理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暨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關鍵詞】: 媒體多任務行為 青少年 心理發(fā)展
【基金】:華中師范大學重大培養(yǎng)項目“青少年網絡行為動機模型與干預技術研究(CCNU11C01005)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青少年人格發(fā)展基礎性數據庫建構研究”(11&ZD151)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53批面上資助項目:網絡成癮青少年對網絡相關刺激記憶加工的神經機制(2013M531712,2012-2014) 2013年華中師范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青少年網絡成癮記憶的實驗研究(CCNU13A03011,2013-2015)的資助
【分類號】:B848.4
【正文快照】: 1引言媒體是青少年成長環(huán)境的中層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有重要作用(Schnabel,2009)。不論是看電視或上網,媒體活動已成為青少年生活中的習慣行為(Anderson et al.,2009)。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媒體工具不再是互相獨立的活動對象,而是共同在一定時間段內搶奪著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王文;史慧靜;;屏前靜態(tài)行為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年12期
2 黃榮懷;王曉晨;周穎;董艷;;數字一代學生網絡生活方式研究——北京市中小學生網絡生活方式的現狀調查[J];電化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3 李繼燕;;大學生信息通訊技術認知與使用調查研究——以河北省高校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4 楊曉輝;朱莉琪;;大學生的媒體多任務操作與個性及不良情緒[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4年04期
5 任艷峰;王素珍;高尚;趙曉蒙;賀圣文;;濰坊市初中生靜坐和鍛煉時間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明忠;青少年在線交流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2 肖凱;數字化成長中的自我完善及其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相德寶;;自媒體上的中國國家形象[J];對外傳播;2011年11期
2 朱自立;許燕;單雯;張宏宇;;媒體自殺報道對象對大學生自殺態(tài)度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3期
3 李德龍;陳雙玉;;高校外語專業(yè)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缺失與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4 王秋香;;整合中的人際交往初探[J];甘肅農業(yè);2006年11期
5 禹旭紅;;媒體文化與學校語文教育[J];新聞愛好者;2008年09期
6 王鳳仙;;論當下媒體信息把關失范與社會責任缺失——由“三俗”說開去[J];時代文學(上半月);2011年06期
7 錢坤;;無可選擇[J];農業(yè)發(fā)展與金融;1999年08期
8 杜紅梅;;美國母語教科書中的媒介交際活動及其啟示[J];語文建設;2010年06期
9 章禮霞,楊舒;透過媒體信息看全球化形勢下中外文化交流的現狀與前景[J];山東外語教學;2003年02期
10 牟達器;;圖像的智能化[J];美苑;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袁博;辛乘勝;吳琪;;人民日報社全媒體信息播報系統的設計和實現[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篇)[C];2011年
2 張凌苗;徐惠民;;IMS中一種針對多方參與通話的信令優(yōu)化解決方案[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3 朱厚龍;;淺談化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4 趙志彬;;計算機網絡型閉路電視監(jiān)控系統[A];’2001天津信息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5 吳挺松;;應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外語教學效果[A];’2001天津信息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6 殷紂帝;張淼;徐國愛;;基于數字水印的數字媒體播放控制方案[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七屆信息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王寶華;鄭全;;法庭智能化系統實施方案[A];第十九屆中國(天津)'2005IT、網絡、信息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創(chuàng)新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羅三定;董定;沈德耀;;工業(yè)控制系統多媒體仿真建模[A];1996年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1996年
9 李淑云;朱桂斌;柏森;高海洋;;一種新的DCT域數字音頻零水印算法[A];第一屆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李永軍;李輔斌;;旅游者視角下的目的地形象構建[A];科學發(fā)展觀與區(qū)域旅游開發(fā)研究——第十屆全國區(qū)域旅游開發(fā)學術研討會文選[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任學文;媒體信息的多重開發(fā)[N];中華新聞報;2004年
2 蔡磐 方虹 周化嵐;從媒體信息找涉外稅收征管線索[N];中國稅務報;2006年
3 徐補生;抵御災害 以開放的姿態(tài)[N];山西日報;2009年
4 記者 仝培杰;方正數碼創(chuàng)媒體信息買賣在線平臺[N];中國計算機報;2000年
5 李佳佳;抓住新媒體就抓住了未來[N];深圳商報;2010年
6 秦鋼;媒體發(fā)展需用足科技之力[N];計算機世界;2004年
7 張旭;醫(yī)藥資訊市場———尚待開發(fā)的寶藏[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8 張勇;中小學校應重視媒體素養(yǎng)教育[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6年
9 楊嵐;報紙信息最能吸引買車人[N];中國經營報;2002年
10 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 研究所 朱新山;數字版權的最后一道防線—數字水印[N];計算機世界;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令媛媛;我國證券市場監(jiān)督成效研究:政府管制與媒體效應[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2 劉甲學;超媒體信息空間智能導航理論與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3 吳鵬澤;中日學生對媒體態(tài)度的比較研究及提高媒體素養(yǎng)的策略[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朱響斌;開放式實時Linux的研究與設計[D];復旦大學;2005年
5 陸洪毅;32位高性能嵌入式向量微處理器關鍵技術的研究與實現[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婷;論新媒體對事件的重構[D];蘇州大學;2014年
2 樊倩妮;從“昆明暴恐事件”的報道看傳統媒體與媒體微博的聯動傳播[D];內蒙古大學;2014年
3 姚璐;粉絲媒體的偶像塑造[D];蘇州大學;2014年
4 吳天翮;媒體微博的傳播策略研究[D];安徽大學;2014年
5 ZAYATS IRYNA(葉麗娜);白俄羅斯媒體的中國報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6 劉艷;審計意見會受媒體觀點傳染嗎?[D];廈門大學;2014年
7 胡小芹;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8 張婷;突發(fā)事件中媒體信息傳播的倫理問題探究[D];西南大學;2014年
9 丁玉蓮;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態(tài)度研究——南京市的個案調查[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4年
10 陳藝斌;微博輿論引導的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7690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76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