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中當事人的改變過程:同化模型的視角
本文關鍵詞:心理咨詢中當事人的改變過程:同化模型的視角
【摘要】:目的:選用心理咨詢中獲得成功改變的當事人,驗證美國學者William B.Stiles等提出的同化模型。方法:采用同化分析這一用來追蹤心理治療中當事人問題經(jīng)驗發(fā)展進程的研究方法,對案例的會談逐字稿資料進行分析。結果:三位研究者追蹤到了兩個主題(兩對聲音),摘錄了68個段落。其對兩個主題摘錄段落的同化評分與三位獨立評定者的評分具有較高的相關(.90和.85),同化的評分隨著會談的進程而提高(相關分別為.89和.91)。當事人在心理咨詢中的改變過程遵循同化模型有關治療改變的發(fā)展序列。結論:當事人的心理咨詢改變過程支持同化模型的理論構想。
【作者單位】: 青少年網(wǎng)絡心理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湖北省人的發(fā)展與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同化模型 同化分析 主導聲音 問題聲音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2BAI36B02)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3BSH063)的資助
【分類號】:B849
【正文快照】: 過程研究是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主要研究領域,主要對療效的原因進行探索。既有的過程研究一般認為找出了活性成分或中介變量,即是解釋了治療的機制(張倩,鄭涌,2009)。但Kadizn(2007)認為機制是“效果的基礎,即是解釋改變發(fā)生的過程或事件”。中介變量或活性成分只是一種獨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倩;鄭涌;;心理治療的過程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昱;;運用理性情緒療法矯正大學生挫折心理的個案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2 李倩;;后現(xiàn)代主義對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影響[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3 楊好寧;;對三大心理治療學派人性觀的評述[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年18期
4 朱海娟;;心理治療中促進當事人積極轉變的有效因素分析[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1年02期
5 劉學軍;劉光亞;馬靜;;心理治療緩解抑郁的生物學機理[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1年04期
6 聶衍剛;蔣潔;;當代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特點與發(fā)展趨勢[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7 牛秀奎;袁錦芳;;由戀愛引發(fā)親子沖突的心理診斷與治療[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8 王菲;徐彩瓊;;三種不同輔導理論中的自我觀[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9期
9 王文鵬;;“來訪者中心療法”對人本德育的啟發(fā)[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10 馬麗萍;;對心理咨詢理論本質的初步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1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聶振偉;;學校心理輔導與咨詢中的界限[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陶琳瑾;高特質憤怒青少年的寬恕干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沛超;心理治療的哲學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3 宋春蕾;動機性壓抑的內隱特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靖;高師生挫折承受力與社會支持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肖瑞;初中生英語考試焦慮的干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胡曉和;農村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1年
4 李祥安;挫折應對個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爾古果果;涼山彝族畢摩儀式中的心理治療因素與功能的研究[D];西南民族大學;2011年
6 龔志群;高校貧困生挫折心理與應對方法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7 王瑋;積極錯覺在戀愛關系中的形成機制及作用[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劉競;《兒子與情人》的心理學新釋[D];安徽大學;2007年
9 楊麗;認知行為團體療法對大學生公眾演講焦慮的干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艾小青;行為治療過程的語言反應模式分析[D];中南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張日f;徐潔;張雯;;心理咨詢與治療研究中的質性研究[J];心理科學;2008年03期
2 江光榮;心理治療關系之作用機制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3年05期
3 劉紅云;;如何描述發(fā)展趨勢的差異:潛變量混合增長模型[J];心理科學進展;2007年03期
4 胡姝婧;江光榮;;心理咨詢過程-效果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心理科學進展;2008年04期
5 汪新建;評西方關于各種心理療法之共同要素的探索[J];醫(yī)學與哲學;2003年03期
6 張寧,李箕君,袁勇貴;對心理咨詢及咨詢師的期望與要求的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年04期
7 夏勉 ,江光榮;心理咨詢效果的研究進展[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年03期
,本文編號:7636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76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