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心理理論的畢生發(fā)展及其與抑制控制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17-08-09 20:07

  本文關鍵詞:心理理論的畢生發(fā)展及其與抑制控制的關系


  更多相關文章: 年齡差異 認知心理理論 情感心理理論 抑制


【摘要】:心理理論是理解他人的信念、意圖和情感的能力。這種能力在成年階段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但是忽視對心理理論成分劃分的研究往往得出矛盾的結論。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是,先前的研究將心理理論的認知和情感成分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本研究在區(qū)分心理理論不同成分的基礎上,對年齡效應及心理理論與抑制控制間的關系進行探討。實驗一選取30名年輕人(平均年齡24.83)和30名老年人(平均年齡68.61)作為樣本,分別使用連續(xù)錯誤信念任務(Sandbox任務)和“從眼神中讀出他人心理”(RME)任務來測量認知心理理論和情感心理理論。實驗結果顯示,老年人在情感心理理論任務上的表現(xiàn)顯著地差于年輕人,但是這種差異并沒有發(fā)生在認知心理理論任務上。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在情感心理理論任務上的缺損可以由Stroop任務測得的抑制能力的下降作為中介來解釋。實驗二在雙任務范式下,對實驗組(平均年齡69.49)和控制組(平均年齡70.00)各20名老年人在認知心理理論任務中的表現(xiàn)進行研究。在將兩組參與者的年齡、受教育年限、單任務條件下認知心理理論任務的表現(xiàn)及雙任務條件下敲擊的正確率進行完全匹配之后,發(fā)現(xiàn)實驗組(需要抑制控制成分)與控制組(無抑制控制成分參與)無顯著差異。本研究主要得出的結論如下:(1)、情感心理理論隨年齡增長而下降,認知心理理論在老年群體中得以保持;(2)、抑制能力在老年群體中下降是其情感心理理論表現(xiàn)較差的原因;(3)、抑制能力獨立于認知心理理論。以上結果進一步支持了心理理論兩成分模型的觀點,并有助于加深我們對心理理論的年齡效應及其與抑制控制間關系的了解。
【關鍵詞】:年齡差異 認知心理理論 情感心理理論 抑制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8
【目錄】:
  • 內容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文獻綜述12-33
  • 1、心理理論的梳理12-15
  • 1.1 心理理論的定義12-13
  • 1.2 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范式13-14
  • 1.3 心理理論的早期研究14-15
  • 2、心理理論的兩成分觀點15-19
  • 2.1 心理理論兩成分的神經(jīng)生物基礎15-16
  • 2.2 心理理論兩成分的實證研究16-19
  • 3、心理理論的畢生發(fā)展觀19-30
  • 3.1 心理理論畢生發(fā)展觀的提出20-21
  • 3.2 心理理論畢生發(fā)展的理論觀點21-24
  • 3.3 不同任務中畢生發(fā)展的實證研究24-29
  • 3.4 心理理論畢生發(fā)展研究的發(fā)展方向29-30
  • 4、心理理論與抑制控制的關系30-33
  • 4.1 將心理理論與抑制控制相聯(lián)系的原因30-31
  • 4.2 心理理論與執(zhí)行功能的關系31-32
  • 4.3 畢生視角下心理理論與抑制控制間關系的實證研究32-33
  • 第二章:問題提出及研究假設33-37
  • 1、問題提出33-34
  • 1.1 不同成分心理理論的研究33-34
  • 1.2 認知心理理論任務的選擇34
  • 1.3 雙任務范式下,老年人心理理論與抑制控制的關系34
  • 2、研究構想34-35
  • 3、研究假設35
  • 4、研究意義35-37
  • 第三章:實驗研究37-55
  • 研究一:心理理論的畢生發(fā)展及其與抑制控制關系的初步探索37-49
  • 1、引言37-38
  • 2、方法38-42
  • 2.1 參與者38-39
  • 2.2 實驗程序39
  • 2.3 實驗任務39-42
  • 3、結果42-46
  • 3.1 心理理論的畢生發(fā)展趨勢42-44
  • 3.2 心理理論與抑制控制的關系44-46
  • 4、討論46-49
  • 實驗二:雙任務范式下,認知心理理論與抑制控制的關系49-55
  • 1、引言49-50
  • 2、方法50-51
  • 2.1 參與者50
  • 2.2 實驗設計50-51
  • 2.3 實驗程序51
  • 2.4 實驗任務51
  • 3、結果51-53
  • 3.1 兩組參與者的匹配51-52
  • 3.2 不同抑制控制水平下,心理理論的差異研究52-53
  • 4、討論53-55
  • 第四章:綜合討論和總結論55-62
  • 1、心理理論的年齡效應探討56-59
  • 2、心理理論與抑制控制關系的探討59-61
  • 3、總結論61-62
  • 第五章:研究的創(chuàng)新、不足及展望62-64
  • 參考文獻64-74
  • 附錄74-76
  • 后記7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席居哲,桑標,左志宏;心理理論研究的畢生取向[J];心理科學進展;2003年02期

2 張曉龍,宋耀武;心理理論的概念、研究進展與展望[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3 陳寒,胡克祖;心理理論研究的理論整合及其發(fā)展述評[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4 趙紅梅,蘇彥捷;心理理論與同伴接納[J];應用心理學;2003年02期

5 李孝明;吳文峰;;訓練研究——心理理論研究的新方向[J];社會心理科學;2003年04期

6 王紅椿,歐竹青;“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及培養(yǎng)[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7 陳友慶;“心理理論”的研究概述[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8 高秀蘋;;試論心理理論的獲得與使用[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9 徐芬,王衛(wèi)星,張文靜;幼兒說謊行為的特點及其與心理理論水平的關系[J];心理學報;2005年01期

10 陳友慶;郭本禹;;聾兒的心理理論發(fā)展特點及影響因素[J];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婧;蘇彥捷;;回憶過去和想象將來時談及他人與心理理論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任太艷;宋正國;;心理理論與語言的關系研究綜述[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張麗錦;董奇;;4—5歲兒童在4種經(jīng)典心理理論任務上的發(fā)展[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張杰;趙俊峰;;聾兒心理理論的訓練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郭在祥;;聾兒心理理論發(fā)展對康復教師的啟示[A];第三屆全國兒童康復學術會第十屆全國小兒腦癱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6 強清;武建芬;王鍇;;兒童幽默感與心理理論的關系研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丁芳;白新榮;;不同性質情緒對大學生心理理論的影響[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蘇彥捷;李紅;張麗錦;;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及其機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晶;劉希平;;對手推理水平的轉變對心理理論推理水平發(fā)展趨勢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姚雨佳;馬偉娜;;后天手語聾童的心理理論發(fā)展及相關因素[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任建之(作者單位:青島市李滄區(qū)教育體育委員會);啟動“名師”工程實施素質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梁敏強;討論:從何時開始[N];中國教師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元;3-5歲兒童自我調節(jié)各成分與其心理理論發(fā)展水平的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婷;執(zhí)行功能和心理理論的關系[D];西南大學;2010年

3 鄭玉瑋;人際互動中心理理論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4 倪偉;兒童信念—愿望推理的心理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丁芳;幼兒心理理論與執(zhí)行功能的關系研究——抑制控制的角度[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白瓊英;青少年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及其馬基雅維里主義信仰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1年

7 張萌;漢語兒童反語理解的心理學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劉秀麗;學前兒童欺騙發(fā)展的研究——從心理理論視角透析學前兒童欺騙的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4年

9 張旭;漢語幼兒心理理論與語言的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張坤;幼兒反事實思維的發(fā)展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雯;大學生心理理論的特點及其與利他傾向的關系[D];河南大學;2010年

2 白新榮;不同性質情緒對大學生心理理論的影響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潘春妮;3到5歲兒童假設思維能力和心理理論能力的實驗訓練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楊明;兒童早期心理理論能力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安靜;“知識偏差”對心理理論的影響[D];寧波大學;2009年

6 趙毅冉;移情和社會技能訓練對兒童高級心理理論能力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3年

7 李娜;心理理論的畢生發(fā)展及其與抑制控制的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8 趙曉玲;不同訓練對學前兒童心理理論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林立;兒童樸素經(jīng)濟學認識的發(fā)展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田博;3-6歲幼兒情緒理解與心理理論發(fā)展特征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6470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6470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293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