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范式下的社會認知過程及其臨床意義
本文關鍵詞:具身范式下的社會認知過程及其臨床意義
【摘要】:鏡像神經系統被認為在社會認知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是作為理解他人的行為、意圖以及情感的神經機制。眾多研究結果表明鏡像神經元的模仿機制和神經網絡系統可能均與日常生活中的社會功能有關。對社會認知過程的具身范式不僅提供一種理解個體與他者之間人際互動的解釋,也對心理治療中的技術有啟迪。對具身認知的有關爭議進行了再審視,尤其是在語言與行為理解方面。對孤獨癥治療方案的研究顯示出具身范式下可能的聯結。然而有關鏡像神經元在心理治療臨床的作用尚未有效評估。
【作者單位】: 成都醫(yī)學院心理學系;
【關鍵詞】: 鏡像神經元 具身認知 心智理論 治療
【基金】: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課題(編號CSXL-112014)
【分類號】:B842.1
【正文快照】: 引言社會認知的發(fā)展在人類個體的正常社會生活和人際交往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的正常往往取決于對自我和他人心理狀態(tài)的理解,這種能力被稱為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是指人類理解自我與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包括想法、信念與意圖,并以此解釋與預測他人行為的能力。心智理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譚炯玲;;自我意識問題的哲學意蘊[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2 牛宏寶;;時間意識與中國傳統審美方式——與西方比較的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3 王志軍;馬克思對傳統形而上學本體論的雙重態(tài)度[J];北方論叢;2005年03期
4 陳紅英;;奧克肖特論理性主義政治的局限性[J];北方論叢;2008年03期
5 潘衛(wèi)紅;;康德關于直觀和概念的區(qū)分[J];北方論叢;2009年06期
6 覃修桂;喬姆斯基的語言觀及其唯理主義認識論基礎[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7 林少敏;;現代性根基中的隱患——從笛卡爾到康德的自我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徐偉軍;;中華身體觀視角下的武學修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年09期
9 王歡歡;;從普遍懷疑到現象學還原——論胡塞爾的現象學還原之路[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10 馮燮剛;李子奈;;經濟學的困境與行為經濟學的解構[J];財經問題研究;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趙月剛;;波普爾關于科學知識合理性的分析[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2 崔永杰;崔若i;;洛克經驗主義體系中的理性主義因素及成因探析[A];全國“經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賈江鴻;;笛卡爾直觀理論初探[A];全國“經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郝億春;;實踐的內在性維度——以亞里士多德實踐哲學為基礎的考察[A];實踐哲學的使命——首屆“漢語學界實踐哲學論壇”發(fā)言文稿[C];2011年
5 吳樹博;;斯賓諾莎的理性批判[A];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創(chuàng)新——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朱新春;萊布尼茨自然有機論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自學;論政治哲學范式的演進[D];南開大學;2010年
5 吳童立;萊布尼茨論統一性:觀念、實體、現象[D];南開大學;2010年
6 余一凡;從馬克思到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確立[D];南開大學;2010年
7 廖述務;身體:美學的與實踐的[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高波;論現象學方法與概念對藝術審美本質研究的意義[D];山東大學;2010年
9 張福海;論海德格爾的本源之思與詩性突圍[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吳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學[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銀婧;笛卡爾心身因果性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童澤福;引咎辭職行為的道德性及其內部控制[D];南昌大學;2010年
3 孫奇剛;論養(yǎng)心為養(yǎng)生之本[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4 李薇;試論歐洲啟蒙運動中的“科學創(chuàng)新”概念[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5 趙振魯;詮釋學視域下柯林武德的問答邏輯[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趙苗苗;論伽達默爾的問答邏輯[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馬丹;論馬克思“終極關懷”思想的實踐論轉向[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亞娟;論馬克思實踐自由觀的理論建構[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9 周文娟;馬克思的主體性思想探析[D];河南大學;2011年
10 趙一衡;主體問題的困境與馬克思的突破[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家裕;;鏡像神經元與他心認知[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0年02期
2 D.洛馬爾;陳巍;;鏡像神經元與主體間性現象學[J];世界哲學;2007年06期
3 丁峻;張靜;陳巍;;心理科學的“DNA”:鏡像神經元的發(fā)現及意義[J];自然雜志;2008年04期
4 張靜;陳巍;丁峻;;孤獨癥譜系障礙新假說:來自鏡像系統的研究(英文)[J];心智與計算;2008年02期
5 翁娟;周路平;;共情的神經機制[J];社會心理科學;2010年05期
6 鄒榮;陳旭;;觀點采擇任務在心理理論腦機制研究中的應用[J];心理學探新;2010年04期
7 鐘毅平;范偉;張娣;;人類社會認知的神經機制:來自社會腦研究的證據[J];心理科學;2011年01期
8 馬利軍;張積家;;語言伴隨性手勢是否和語言共享同一交流系統?[J];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07期
9 陳巍;丁峻;陳箐靈;;自我與他人同一性的神經現象學進路[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10 張靜;陳巍;丁峻;;自閉癥譜系障礙的“碎鏡假說”述評[J];中國特殊教育;2008年1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于爽;讀心的三種路徑及其交融[D];浙江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羅曉婷;鏡像神經元及其社會認知意義[D];浙江大學;2007年
2 王軻娜;認知判斷中手部動作模擬的fMRI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3 陳波;動作模仿中鏡像神經元的自動編碼機制[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801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58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