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與學習倦怠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06 16:06

  本文關鍵詞: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與學習倦怠關系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少數民族 中學生 教育價值觀 學習倦怠


【摘要】:近年來,隨著中學生學習倦怠問題的日益凸顯,中學生學習倦怠問題已成為心理學界研究熱點之一。在我國西部貴州地區(qū),各個少數民族的文字、語言、教育方式、教育價值觀都有差異,因此少數民族中學生的學習倦怠情況帶有很濃的民族色彩。本研究以少數民族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教育價值觀與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中采用自編的《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問卷調查》和改進的《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問卷調查》對貴州省黔東南州的6所中學的710名少數民族中學生進行測量。所得數據采用SPSS21.0和AMOS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主要運用T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線性回歸及部分描述性統計等方法,研究結果如下:1.在文獻分析和訪談的基礎上,編制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問卷和改進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問卷。采用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半信度、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來檢驗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均表明自編和改進的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從總體來看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教育價值觀的某些因子在性別、年級、家庭住址、班級排名上有顯著差異。教育價值觀在性別、年級、班級排名上有顯著差異。教育價值觀和其各個因子在民族上差異不顯著。3.從總體來看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處于中等偏低水平。學習倦怠的某些因子在性別、年級、家庭住址、班級排名上有顯著差異。學習倦怠在年級、班級排名上有顯著差異。學習倦怠和其各個因子在民族上差異不顯著。4.教育價值觀和學習倦怠及其各個因子呈顯著的負相關;貧w分析表明,教育價值觀對學習倦怠有很好的負向預測作用。
【關鍵詞】:少數民族 中學生 教育價值觀 學習倦怠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4.2
【目錄】: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1.引言12-23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文獻綜述13-22
  • 1.2.1 學習倦怠概念的界定13-15
  • 1.2.2 學習倦怠的影響因素15-17
  • 1.2.3 教育價值觀的綜述與概念17-20
  • 1.2.4 教育價值觀的內容20-21
  • 1.2.5 教育價值觀的意義21-22
  • 1.2.6 中學生教育價值觀與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22
  • 1.3 研究意義22-23
  • 1.3.1 理論意義22
  • 1.3.2 實踐意義22-23
  • 2. 問題提出和研究設計23-24
  • 2.1 問題提出23
  • 2.2 研究設計23-24
  • 2.2.1 研究目標23-24
  • 2.2.2 研究假設24
  • 2.3 研究方法24
  • 3.研究一24-32
  • 3.1 研究目的24
  • 3.2 開放式問卷的編制24
  • 3.3 問卷的編制24-25
  • 3.4 問卷的初測25
  • 3.5 問卷的正式施測25-26
  • 3.5.1 問卷的內容25
  • 3.5.2 問卷的被試25
  • 3.5.3 問卷的回收25-26
  • 3.6 結果分析26-32
  • 3.6.1 問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26-27
  • 3.6.2 問卷的驗證性因子分析27-30
  • 3.6.3 問卷的信度檢驗30-31
  • 3.6.4 問卷的效度檢驗31-32
  • 3.7 研究結果32
  • 4.研究二32-37
  • 4.1 研究目的32
  • 4.2 問卷編制32
  • 4.3 問卷的初測與正式施測32-33
  • 4.4 結果分析33-37
  • 4.4.1 問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33-34
  • 4.4.2 問卷的驗證性因子分析34-35
  • 4.4.3 問卷的信度檢驗35
  • 4.4.4 問卷的效度檢驗35-36
  • 4.4.5 研究結果36-37
  • 5.研究三37-49
  • 5.1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調查現狀37-42
  • 5.1.1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總體特點37
  • 5.1.2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的性別差異比較37-38
  • 5.1.3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的民族差異比較38
  • 5.1.4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的年級差異比較38-40
  • 5.1.5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的家庭所在地差異比較40
  • 5.1.6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的班級排名差異比較40-42
  • 5.2 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調查現狀42-46
  • 5.2.1 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總體特點42
  • 5.2.2 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性別差異42
  • 5.2.3 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民族差異42-43
  • 5.2.4 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年級差異43-44
  • 5.2.5 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家庭住址差異44-45
  • 5.2.6 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班級排名差異45-46
  • 5.3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與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46-49
  • 5.3.1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與學習倦怠的相關研究46-47
  • 5.3.2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與學習倦怠的回歸分析47-49
  • 6. 分析與討論49-57
  • 6.1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的分析49-53
  • 6.1.1 關于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的量表的編制49
  • 6.1.2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總體特點分析49-50
  • 6.1.3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性別差異分析50-51
  • 6.1.4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民族差異分析51
  • 6.1.5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年級差異分析51-52
  • 6.1.6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家庭住址差異分析52
  • 6.1.7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班級排名差異分析52-53
  • 6.2 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的分析53-57
  • 6.2.0 問卷的改進與編制53
  • 6.2.1 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的總體特點分析53
  • 6.2.2 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的性別差異分析53-54
  • 6.2.3 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的民族差異分析54-55
  • 6.2.4 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的年級差異分析55-56
  • 6.2.5 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的家庭住址差異分析56
  • 6.2.6 少數民族中學生學習倦怠的班級排名差異分析56-57
  • 6.3 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與學習倦怠的關系分析57
  • 7. 結論57-58
  • 8.建議58-60
  • 8.1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主導的教育價值觀58-59
  • 8.2 注重開展民族文化、習俗教育59
  • 8.3 重視對學生的情感關懷59
  • 8.4 采用靈活、變通的教學方法59-60
  • 8.5 建立學校、家庭、社會3合一的教育網絡60
  • 9. 本研究的局限60-61
  • 參考文獻61-64
  • 附錄64-67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成果67-68
  • 致謝68-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潔;;從教育價值觀角度理解高校藝術教育[J];科學大眾;2006年07期

2 劉海廣;;確立現代教育價值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3 鄭新蓉;關于教育價值觀的沖突或危機[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4 王景會;;關于教育價值觀的當代審思[J];當代藝術;2011年04期

5 王景會;;從“實然”走向“本然”——教育價值觀的歷史回望與當代省思[J];西北美術;2012年03期

6 高旭平;學業(yè)成績優(yōu)秀者教育價值觀之分析[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6期

7 顧建軍;試論科學的教育價值觀[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8 陳麗莉;;論師范大學音樂教育價值觀發(fā)展趨向[J];黃河之聲;2008年17期

9 王坤慶;關于知識教育價值觀的探討[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6期

10 馬簫簫;;清末教育價值觀對留學運動的影響[J];時代人物;2008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朱向明;;如何引領學校教育價值觀的轉變[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2 張振虹;楊嘯鳴;韓智;;教育價值觀變革與生態(tài)化學力模型的構建[A];科學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九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王冀平;以科學發(fā)展觀指導教育價值觀轉型[N];中國改革報;2005年

2 王冀平;要重視和研究教育價值觀問題[N];學習時報;2005年

3 濟寧市霍家街小學校長 張軼瑞;用科學發(fā)展觀引領學校教育價值觀轉變[N];濟寧日報;2009年

4 高啟源;中學教育必須堅持正確的教育價值觀[N];貴州民族報;2005年

5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所長 劉軼梅;“亂補課”教育價值觀的扭曲[N];哈爾濱日報;2006年

6 瀘定中學 王青果;淺談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價值觀[N];甘孜日報(漢文);2010年

7 楊金土;貫徹以人為本的職業(yè)教育價值觀[N];人民政協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陶紅;教育價值觀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鐘麗芳;少數民族中學生教育價值觀與學習倦怠關系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年

2 李純;教育價值觀的歷史演進與我國新教育價值觀的完整體系[D];貴州師范大學;2006年

3 張建平;教育價值觀的歷史變遷及其新走向[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4 陳萬和;人性論與教育價值觀[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陳蘭;言說的力量[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6 吳原;尋找失落的理想[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曹富利;不同利益主體的教育價值觀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8 于海龍;農村初中教師的教育價值觀及其影響因素[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9 盧德生;藏族農區(qū)與牧區(qū)家長學校教育價值觀比較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10 鄧華麗;中美成人教育價值觀的差異比較研究[D];山西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52685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52685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11f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