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情緒困擾人群團體心理輔導實驗模型的建構
本文關鍵詞:社區(qū)情緒困擾人群團體心理輔導實驗模型的建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通過實驗研究證明社區(qū)心理輔導在改善社區(qū)居民情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對象:廣州市某社區(qū)居民18名。方法:采用實驗組、控制組前后測設計,對實驗組進行為期七周的團體心理輔導。運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以及16PF中的C(穩(wěn)定性)、I(敏感性)、O(憂慮性)、Q4(緊張性)四個人格維度作為情緒指標。結果:1實驗組前后測各量表得分均達到統(tǒng)計顯著水平(P0.05或P0.01),2團體輔導后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各量表上的得分,均達到統(tǒng)計顯著水平(P0.05或P0.01)。316PF-C存在顯著的組別主效應(F(1,17)=4.444,P0.01)和顯著的組別與輔導的交互作用(F(2,16)=3.085,P0.05),416PF-O存在顯著的組別主效應(F(1,17)=5.028,P0.01)、組別與輔導的交互效應(F(2,16)=4.876,P0.01),和顯著的輔導主效應(F(1,17)=4.067,P0.05),516PF-Q4存在顯著的組別主效應(F(1,17)=3.806,P0.05)和顯著的組別與輔導的交互作用(F(2,16)=5.876,P0.01),6焦慮因子存在顯著的組別與輔導的交互效應(F(2,16)=3.863,P0.05),7抑郁因子存在顯著的組別主效應(F(1,17)=4.111,P0.05)。結論:團體心理輔導對社區(qū)居民情緒調(diào)控具有積極效果。
【作者單位】: 廣東行政職業(yè)學院;
【關鍵詞】: 團體心理輔導 情緒 社區(qū)
【基金】: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1年度研究項目“社區(qū)情緒困擾人群統(tǒng)合團體心理輔導實驗模型的構建”(編號:2010TJK176)
【分類號】:B849
【正文快照】: 1前言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借助團體動力學的多向互動作用,引導成員覺察、學習、體驗,協(xié)助個體自我了解、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1]。團體心理輔導不僅重視新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的建立,更重視自我意識、情感體驗、經(jīng)驗內(nèi)省等。團體心理輔導獨特的機制使我們有理由假設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芳;堅持育人為本促進職校生心理健康發(fā)展[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S1期
2 秦_g;大學新生的團體心理輔導[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3 楊敏毅;;寄宿制重點高中發(fā)展性團體心理輔導的實踐與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09期
4 葉玉清;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新生適應入學的作用[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4年34期
5 曹鈞;原晶;;團體心理輔導在學校的應用[J];大眾心理學;2007年03期
6 孫時進;高艷;;團體心理輔導:理論與應用的多維度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06年05期
7 朱曉靜;;團體心理輔導中的人際溝通問題[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8 丁正員;考前焦慮情緒團體心理輔導實踐與評析[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4期
9 左占偉,馮超;團體心理輔導、團體心理咨詢、團體心理訓練概念的區(qū)分[J];石家莊師范?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10 許素萍;秦泗巖;;團體心理輔導在高校貧困生心理適應方面的應用研究[J];教書育人;2008年1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欣;;主體參與性團體心理輔導對培養(yǎng)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實驗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研究——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2 樊富珉;鄭善美;;團體心理輔導對韓國留學生文化適應的干預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旭;;EAP危機干預中對團體共有信念的理解與應對[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4 楊爽;王瑤;;大學生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輔導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廖飛;;團體心理輔導在男性戒毒者中的干預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聶晶;;團體心理輔導對大一新生學習適應不良具有積極的干預作用[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建始一中"心育"課題組;;“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課題工作計劃(2008年9月——2009年4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建始一中"心育"課題組;;“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課題工作計劃(2007年9月——12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王軍;馬永亮;;團體輔導對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矯治效果的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張雯;齊光輝;;舞動心理團體干預對大學生自我接納和接納他人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楊建偉邋通訊員 王燕青 許巖;“團體心理輔導”讓他們重揚心帆[N];檢察日報;2008年
2 四川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 游永恒邋川報集團特別報道組記者 吳佳惠;孩子心理干預切忌重復進行[N];四川日報;2008年
3 本報通訊員 于緒清 郭濤;讓每個學生心間充滿陽光[N];濟南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馬利民 本報通訊員 陳金花;震后半年 災區(qū)心理援助急迫[N];法制日報;2008年
5 ;中央文明辦編印簡報[N];萊蕪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王眉靈;幫孩子治心病消除家長的心病[N];成都日報;2005年
7 記者 許俏文 通訊員 方宣、羅錦虹;外來工子女心理困惑多[N];廣州日報;2004年
8 郝倩邋趙心硯;民間心理干預遭遇資金缺口[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8年
9 張冠年;南寧心理專家點亮災區(qū)群眾“心燈”[N];南寧日報;2008年
10 記者 許叢軍;我市首家心理矯正指導中心掛牌[N];南通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梁瑛楠;大學生自殺意念的影響因素與干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愛寧;觀影療心[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俞曉歆;影響男性強制戒毒人員復吸的依戀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昱辰;藝術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改善的實驗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娜;團體心理輔導對青少年乒乓球殘疾運動員自信心影響的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2年
3 鄧黎;團體心理輔導對老年失地農(nóng)民主觀幸福感的干預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4 廖飛;團體心理輔導對男性戒毒者的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白杰;團體心理輔導對高職頂崗實習學生心理健康的實效性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王永鐸;運用團體心理輔導對農(nóng)學專業(yè)新生心理健康干預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林霞玉;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抑郁傾向干預效應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8 郭金濤;團體心理輔導對職業(yè)中專學生焦慮傾向的干預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9 徐嘉慶;未成年搶劫犯沖動控制的團體心理輔導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10 牛聰聰;團體心理輔導對初中生樂觀傾向的干預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社區(qū)情緒困擾人群團體心理輔導實驗模型的建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13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481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