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閱讀障礙兒童視知覺加工的ERP研究
本文關鍵詞:漢語閱讀障礙兒童視知覺加工的ERP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從認知行為層面和神經(jīng)層面研究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的視知覺加工過程,探討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的視知覺缺陷是否在漢字水平上存在特異性。促進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的認知神經(jīng)缺陷研究,為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的診斷和干預提供一方面的參考。方法:采用2*2混合實驗設計,被試類型是被試間因素,有漢語閱讀障礙兒童和正常兒童兩個水平;實驗材料是被試內(nèi)因素,有漢字水平(包括真字和假字)和非漢字(包括電子數(shù)字和電子圖形)兩個水平,在控制識字量、熟悉度、字音和字義的條件下,要求被試判斷兩個實驗材料是否一致。采用精神障礙診斷標準第四版(DSM-IV)的診斷標準,選取長沙博才寄宿小學的漢語閱讀障礙兒童11人,同班級匹配正常兒童11名,進行實驗。分析兩類被試在兩種實驗任務上表現(xiàn)的差異,以及實驗過程產(chǎn)生的事件相關電位差異。結(jié)果:1、行為學數(shù)據(jù)結(jié)果顯示,正確率上,交互作用不顯著,材料主效應顯著,非漢字材料的正確率顯著高于漢字材料(F=5.469,p=0.030);反應時上,交互作用不顯著,材料主效應顯著,漢字材料的反應時顯著長于非漢字材料(F=87.666,p=0.000);不管反應時還是正確率上,組別主效應均不顯著。2、ERP數(shù)據(jù)結(jié)果顯示,材料和組別在P1上的交互作用顯著(F=6.015,p=0.023),具體表現(xiàn)為閱讀障礙兒童在漢字材料上的枕區(qū)P1波幅顯著低于正常兒童(F=2.723,p=0.013);閱讀障礙兒童在N170和VPP上均表現(xiàn)為波幅增加(F=4.687,p=0.043;F=8.90,p=0.007)。晚成分(LPP)上,閱讀障礙兒童表現(xiàn)為額區(qū),尤其是左額區(qū)的激活不足,這種不足又尤其表現(xiàn)在漢字材料上。此外,閱讀障礙兒童表現(xiàn)為左腦激活顯著右腦,而正常兒童不存在這些差異。在潛伏期上,不管早成分還是晚成分,兩組兒童均不存在顯著差異。結(jié)論:1、閱讀障礙兒童的視知覺缺陷具有漢字材料的特異性。2、早期加工(N170和VPP)時心理資源的過度消耗(尤其在漢字材料上),導致閱讀障礙兒童晚期(LPP)漢字加工的缺陷。3、漢字材料上,閱讀障礙兒童左腦激活低于右腦,存在對漢字加工的偏側(cè)化。
【關鍵詞】:閱讀障礙 視知覺缺陷 ERP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42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2
- 1.1 問題提出8-10
- 1.2 研究目的10-11
- 1.3 研究意義11-12
- 2 文獻綜述12-22
- 2.1 閱讀障礙12-15
- 2.1.1 閱讀障礙的定義12-13
- 2.1.2 相關概念13
- 2.1.3 閱讀障礙的分類13-14
- 2.1.4 閱讀障礙的診斷14-15
- 2.2 閱讀障礙的認知缺陷理論及相關研究15-19
- 2.2.1 語言學層面理論15-17
- 2.2.2 非語言學層面17-19
- 2.3 閱讀障礙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19-22
- 2.3.1 國外閱讀障礙的神經(jīng)機制相關研究19
- 2.3.2 國內(nèi)閱讀障礙的神經(jīng)機制相關研究19-22
- 3 方法22-27
- 3.1 實驗設計22
- 3.2 被試22-23
- 3.3 實驗材料23-25
- 3.4 實驗程序25-26
- 3.5 數(shù)據(jù)采集26-27
- 4 結(jié)果27-34
- 4.1 行為學數(shù)據(jù)結(jié)果分析27-28
- 4.1.1 正確率結(jié)果分析27
- 4.1.2 反應時結(jié)果分析27-28
- 4.2 ERP數(shù)據(jù)結(jié)果分析28-34
- 4.2.1 ERP早成分分析28-31
- 4.2.2 ERP晚成分分析31-34
- 5 討論34-36
- 5.1 行為學結(jié)果討論34
- 5.2 ERP結(jié)果討論34-35
- 5.3 不足與展望35-36
- 6 結(jié)論36-37
- 參考文獻37-41
- 附錄 1 實驗材料(部分)41-42
- 附錄 2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42-43
- 致謝4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勇;劉亞平;羅躍嘉;;記憶面孔,男女有別:關于面孔再認性別差異的行為與ERP研究[J];科學通報;2011年14期
2 白云;吳思思;陸祖宏;鐘萍;李雪松;;依戀性情緒信息對成人依戀系統(tǒng)的激活——ERP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4期
3 鄭志偉;黃賢軍;張欽;;情緒韻律調(diào)節(jié)情緒詞識別的ERP研究[J];心理學報;2013年04期
4 黃宇霞,羅躍嘉;情緒的ERP研究新進展(英文)[J];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4年04期
5 付亞楠;許遠理;;情緒場景性圖片ERP研究成果綜述[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6 付亞楠;許遠理;;情緒場景性圖片與ERP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7 崔芳;羅躍嘉;;不同共情能力個體加工情緒面孔的ERP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年04期
8 疏德明;劉電芝;;隱喻認知機制的ERP研究[J];心理科學;2009年01期
9 程利;何媛媛;歐陽含璐;李光普;李紅;;對恐怖情緒的調(diào)節(jié):認知重評和表達抑制的差異——一項ERP研究[J];心理科學;2011年04期
10 顧本柏;羅俊龍;賈磊;索濤;張慶林;;條件推理中否定前件下信念偏差發(fā)生階段的ERP研究[J];心理科學;201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詹建英;趙正言;王哲;解春紅;王艷霞;;學齡兒童人臉初記與再認過程的ERP研究[A];2005年中國神經(jīng)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董光恒;楊麗珠;姜月;;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對沖動控制過程影響差異的ERP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張妍;陳寒;魏斌;孔繁昌;譚小宏;黃素蓉;任俊;陳紅;;女性面孔吸引力再認加工的性別差異:一項ERP研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張妍;孔繁昌;陳紅;;地震親歷者對地震相關圖片記憶偏向的ERP研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梅冬梅;許遠理;;具體情緒到元情緒的ERP研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6 姚昭;王振宏;;正性詞的具體性對情緒啟動的影響:一項ERP研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7 董靜;王權紅;;漢字正字法家族效應的ERP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8 丁妮;郭德俊;;情緒圖片加工的ERP研究[A];第一屆全國腦與認知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黃雅梅;汪亞珉;;面孔身份識別和表情識別中區(qū)分度的ERP研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祝勛;惠穎;葉周軍;劉瑩;周仁來;;兒童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年齡差異的ERP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貢京京;面孔與漢字認知加工機制中的倒置效應—行為學及ERP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孟允;強迫清洗傾向個體注意偏向的ERP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邊小佩;款式對稱性對服裝審美的影響—行為及ERP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3 夏之晨;內(nèi)外向者幽默加工進程差異:ERP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4 井曉璇;注意促進效應的ERP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5 袁靖嘉;漢字加工飽和的ERP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6 雷秋s,
本文編號:4100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410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