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效價和控制資源對想法壓抑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12-10 18:42
想法壓抑是一種人們常用的心理控制策略,是指個體有意識、有目的地將某一目標想法從意識中移除的心理過程。1987年Wegner的“白熊實驗”首次采用認知實驗的方式考察想法壓抑的效果,顯示想法壓抑具有矛盾的性質(zhì)導(dǎo)致被壓抑目標的反彈。本研究采用了改進后的壓抑的在線測量范式,考察目標效價和控制資源對想法壓抑反彈的影響。正性和負性目標在想法壓抑效果是否相同,控制資源損耗如何影響想法壓抑。 研究通過參與工作記憶轉(zhuǎn)換任務(wù)來設(shè)置控制資源損耗條件,在想法操作階段要被試對取自自傳體問卷的目標詞匯進行壓抑/控制的認知操作,并用詞匯判斷任務(wù)來測量被壓抑目標的激活程度。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與前人結(jié)果一致的是,負性目標表現(xiàn)出穩(wěn)定的想法壓抑反彈效應(yīng),而正性目標沒有體現(xiàn)想法壓抑反彈。除此之外還發(fā)現(xiàn),負性目標的想法反彈體現(xiàn)為負性高喚醒信息的激活,這可能與負性信息本身的威脅性,對負性信息的快速反應(yīng)具有生物適應(yīng)意義有關(guān);與預(yù)期相反的是,控制資源損耗并沒有促進想法壓抑反彈,控制資源損耗后造成的自我衰竭可能降低了個體實施想法壓抑的主動性。想法壓抑操作本身是需要控制資源的任務(wù),而啟動想法壓抑操作也需要被試控制資源的恢復(fù)。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文獻綜述
1 引言
1.1 想法壓抑的經(jīng)典實驗
1.2 想法壓抑的矛盾效應(yīng)
1.3 想法壓抑與其他相關(guān)研究
2 想法壓抑的研究方法
2.1 想法壓抑的基本過程
2.2 想法壓抑的測量任務(wù)
3 想法壓抑的認知機制
3.1 心理控制的反向理論
3.2 自我控制的資源有限理論
3.3 分心物聯(lián)結(jié)說
4 影響想法壓抑反彈的因素
4.1 壓抑目標的特征
4.2 與壓抑對比的控制條件
4.3 心理負載
4.4 個體差異
5 想法壓抑的腦機制
第二部分:問題提出與研究假設(shè)
1 問題提出
2 研究假設(shè)
第三部分:實驗研究
實驗1
1 實驗?zāi)康?br> 2 實驗方法
3 實驗結(jié)果
4 討論
實驗2
1 實驗?zāi)康?br> 2 實驗方法
3 實驗結(jié)果
4 討論
第四部分:總結(jié)
1 總討論
1.1 想法壓抑存在反彈效應(yīng)
1.2 壓抑負性目標出現(xiàn)反彈效應(yīng)
1.3 控制資源損耗減少想法壓抑行為
2 結(jié)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實驗材料
附錄2 實驗前說明
附錄3 工作記憶任務(wù)說明
附錄4 自傳體記憶問卷
附錄5 想法控制任務(wù)說明
附錄6 事后問卷
致謝
本文編號:3872931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文獻綜述
1 引言
1.1 想法壓抑的經(jīng)典實驗
1.2 想法壓抑的矛盾效應(yīng)
1.3 想法壓抑與其他相關(guān)研究
2 想法壓抑的研究方法
2.1 想法壓抑的基本過程
2.2 想法壓抑的測量任務(wù)
3 想法壓抑的認知機制
3.1 心理控制的反向理論
3.2 自我控制的資源有限理論
3.3 分心物聯(lián)結(jié)說
4 影響想法壓抑反彈的因素
4.1 壓抑目標的特征
4.2 與壓抑對比的控制條件
4.3 心理負載
4.4 個體差異
5 想法壓抑的腦機制
第二部分:問題提出與研究假設(shè)
1 問題提出
2 研究假設(shè)
第三部分:實驗研究
實驗1
1 實驗?zāi)康?br> 2 實驗方法
3 實驗結(jié)果
4 討論
實驗2
1 實驗?zāi)康?br> 2 實驗方法
3 實驗結(jié)果
4 討論
第四部分:總結(jié)
1 總討論
1.1 想法壓抑存在反彈效應(yīng)
1.2 壓抑負性目標出現(xiàn)反彈效應(yīng)
1.3 控制資源損耗減少想法壓抑行為
2 結(jié)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實驗材料
附錄2 實驗前說明
附錄3 工作記憶任務(wù)說明
附錄4 自傳體記憶問卷
附錄5 想法控制任務(wù)說明
附錄6 事后問卷
致謝
本文編號:38729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8729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