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學生同性戀取向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3-10-22 11:36
目的評價大學生同性戀取向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選取2015年10~11月南京市內兩所國家艾滋病防治試點高校,通過大學生同性戀取向量表對2 151名男性在讀大學生進行調查,采用Guttman Split-Half系數(shù)和Cronbach′sα系數(shù)評價量表的信度,結構方程模型評價量表結構和內容效度。結果大學生量表的Guttman Split-Half系數(shù)為0.975;總量表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980,情感依戀因素、親密幻想因素、親密接觸因素和性吸引因素的Cronbach′sα系數(shù)分別為:0.957、0.913、0.936和0.885。驗證性因子分析的結構模型Ⅰ中,因子負荷除條目10和條目22為0.725和0.715以外,其他均在0.800~0.911;結構方程模型Ⅱ中,情感依戀、性吸引、親密幻想和親密接觸與性取向的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分別為0.983、0.979、0.971和0.99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大學生同性戀取向量表用于大學生人群中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建議平衡情感依戀因素下條目的數(shù)量,對條目10和條目22進行修改,進一步提高在大學生中運用的效度。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方法
1.2.1 調查內容
1.2.2 模型設計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基本信息
2.2 信度評價
2.2.1 分半信度
2.2.2內部一致性
2.3 效度評價
2.3.1 結構效度
2.3.2 內容效度
3 討論
本文編號:3856439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方法
1.2.1 調查內容
1.2.2 模型設計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基本信息
2.2 信度評價
2.2.1 分半信度
2.2.2內部一致性
2.3 效度評價
2.3.1 結構效度
2.3.2 內容效度
3 討論
本文編號:38564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856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