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難困境中自戀者的道德決策
發(fā)布時間:2023-03-24 00:13
自戀是一種好壞參半的人格特質:一方面自戀者尋求他人欽羨與社會地位,富有個人魅力,具備冒險精神;另一方面,他們不具備憐憫之心,脆弱敏感,警惕環(huán)境中的威脅,通過攻擊貶低他人獲得成就感。自戀者行為與決策的核心目的在于服務其膨脹且脆弱的自我概念,人格心理學家構建了自戀特質模型、動態(tài)自我調節(jié)模型等多種理論假說統(tǒng)合自戀者捉摸不透的性格與行為。欽羨-競爭自戀模型(NARC)認為自戀人格包含欽羨與競爭兩個維度,前者表現(xiàn)自戀者尋求欽羨并主動調節(jié)人際交往策略,追求自我提升的積極方面;后者更多體現(xiàn)自戀者適應不良的陰暗性格,脆弱敏感并主動貶低報復他人等消極特質。兩個維度高度相關并且存在固定的層面結構。已有研究結果表明,NARC能夠有效解釋自戀者在社會交際和浪漫關系中的行為特點。以往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自戀人格問卷(NPI)和黑暗十二條量表(DD)測得的自戀人格與兩難困境中的道德決策相關,即自戀者偏好“殺一救五”的功利性道德決策。然而,這些實驗設計側重考察決策傾向,并沒有涉及自戀者道德決策的中介機制以及積極自戀人格特質與道德決策的關系,同時回避了“如何評價兩難決策”的難題。本研究立足于欽羨-競爭自戀人格結構,首先考察...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研究綜述
1.1 自戀人格
1.1.1 自戀的概念與神經(jīng)生理基礎
1.1.2 自戀人格與決策
1.1.3 自戀的測量
1.1.4 欽羨-競爭自戀模型
1.2 兩難困境中的道德決策
1.2.1 道德決策及其神經(jīng)生理基礎
1.2.2 道德兩難困境——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1.2.3 義利之辯——道德兩難困境中的決策
1.2.4 道德兩難困境研究的局限與突破
第2章 問題提出與假設
2.1 問題提出
2.2 研究問題與假設
2.2.1 欽羨-競爭自戀模型的文化適應性
2.2.2 欽羨-競爭自戀模型能否預測道德兩難決策
2.2.3 社會評價對自戀者道德決策的調節(jié)作用
2.2.4 自戀者是否符合德性倫理的道德標準
第3章 研究內(nèi)容
3.1 研究一:欽羨-競爭自戀模型的適應性研究
3.1.1 研究目的
3.1.2 被試與研究材料
3.1.3 研究過程
3.1.4 數(shù)據(jù)分析
3.1.5 討論與小結
3.2 研究二:自戀人格與道德決策的相關研究
3.2.1 研究目的
3.2.2 被試與研究材料
3.2.3 數(shù)據(jù)分析
3.2.4 討論與小結
3.3 研究三:公開-非公開評價情境中自戀者的道德決策
3.3.1 研究目的
3.3.2 預實驗
3.3.3 實驗設計與流程
3.3.4 數(shù)據(jù)分析
3.3.5 討論與小結
3.4 研究四:社會評價影響自戀者的道德決策
3.4.1 研究目的
3.4.2 實驗設計與流程
3.4.3 數(shù)據(jù)分析
3.4.4 討論與小結
第4章 討論與總結
4.1 欽羨-競爭自戀模型的文化適應性研究
4.2 欽羨/競爭自戀不能直接預測道德決策的傾向
4.3 突破兩難悖論——自戀者是否為“有德之人”
4.4 研究局限與展望
4.5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道德兩難困境材料
附錄B 研究使用的人格問卷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769042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研究綜述
1.1 自戀人格
1.1.1 自戀的概念與神經(jīng)生理基礎
1.1.2 自戀人格與決策
1.1.3 自戀的測量
1.1.4 欽羨-競爭自戀模型
1.2 兩難困境中的道德決策
1.2.1 道德決策及其神經(jīng)生理基礎
1.2.2 道德兩難困境——魚與熊掌不可得兼
1.2.3 義利之辯——道德兩難困境中的決策
1.2.4 道德兩難困境研究的局限與突破
第2章 問題提出與假設
2.1 問題提出
2.2 研究問題與假設
2.2.1 欽羨-競爭自戀模型的文化適應性
2.2.2 欽羨-競爭自戀模型能否預測道德兩難決策
2.2.3 社會評價對自戀者道德決策的調節(jié)作用
2.2.4 自戀者是否符合德性倫理的道德標準
第3章 研究內(nèi)容
3.1 研究一:欽羨-競爭自戀模型的適應性研究
3.1.1 研究目的
3.1.2 被試與研究材料
3.1.3 研究過程
3.1.4 數(shù)據(jù)分析
3.1.5 討論與小結
3.2 研究二:自戀人格與道德決策的相關研究
3.2.1 研究目的
3.2.2 被試與研究材料
3.2.3 數(shù)據(jù)分析
3.2.4 討論與小結
3.3 研究三:公開-非公開評價情境中自戀者的道德決策
3.3.1 研究目的
3.3.2 預實驗
3.3.3 實驗設計與流程
3.3.4 數(shù)據(jù)分析
3.3.5 討論與小結
3.4 研究四:社會評價影響自戀者的道德決策
3.4.1 研究目的
3.4.2 實驗設計與流程
3.4.3 數(shù)據(jù)分析
3.4.4 討論與小結
第4章 討論與總結
4.1 欽羨-競爭自戀模型的文化適應性研究
4.2 欽羨/競爭自戀不能直接預測道德決策的傾向
4.3 突破兩難悖論——自戀者是否為“有德之人”
4.4 研究局限與展望
4.5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道德兩難困境材料
附錄B 研究使用的人格問卷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7690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6904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