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知覺中的表情加工和視向加工
發(fā)布時間:2023-02-19 09:25
面孔表情(facial expression)和眼睛視向(gaze-direction)是面孔知覺中的兩個最重要的動態(tài)特征,我們總是通過觀察對方的視向和表情來推測其心理意圖。鑒于這兩種非語言的社會交流方式均為自動化加工的,且均含有接近-回避的趨向,因此本研究選擇了高興和害怕這兩類典型的接近型趨向和回避型趨向的表情分別與直視朝向和轉(zhuǎn)移朝向的眼睛相結(jié)合,將兩種加工過程整合在一起考察,旨在探索表情加工和視向加工的相互關系,同時考察其時間進程。 實驗一目的是篩選出表情(害怕和高興)可辨度匹配的刺激材料用于正式實驗,發(fā)現(xiàn)75%強度的兩種類型表情在反應速度上是一致的。實驗二和實驗三采用修改過的Garner范式,探討視向和表情兩者是否存在干擾或者促進作用,基線水平下只有一個維度發(fā)生變化,而混合水平下兩個維度都有變化,被試分別完成視向判斷和表情判斷任務。 實驗二行為實驗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視向加工速度比情緒加工速度慢;(2)視向與情緒的聯(lián)合加工顯著受任務的影響,視向判斷任務中沒有表情主效應,而表情判斷任務則有顯著的表情主效應和視向主效應,表現(xiàn)為高興表情的加工優(yōu)勢和直視的加工優(yōu)勢;(3)視向和情緒相互作用...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面孔表情加工及神經(jīng)機制
1.1.1 面孔表情的定義
1.1.2 情緒的維度
1.1.3 表情加工機制
1.1.4 面孔表情加工的三階段理論
1.2 視向加工及神經(jīng)機制
1.2.1 眼睛和視向
1.2.2 視向加工的神經(jīng)機制
1.3 面孔表情和視向的聯(lián)合加工
1.3.1 自動化加工
1.3.2 接近-回避驅(qū)動
1.3.3 與眼睛的密切關系
1.3.4 交互作用
1.3.5 相關理論
1.4 面孔情緒與視向加工的神經(jīng)機制關系
2 問題提出及研究設計
2.1 問題提出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設計
2.4 實驗范式——參照 Garner 范式的修改范式
3 實驗一 準備實驗材料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試
3.2.2 實驗材料
3.2.3 實驗流程
3.3 結(jié)果與分析
3.4 討論
4 實驗二 行為實驗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試
4.2.2 實驗材料
4.2.3 實驗程序
4.3 結(jié)果與分析
4.4 討論
5 實驗三 ERP 實驗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試
5.2.2 實驗材料
5.2.3 實驗流程
5.2.4 腦電采集與記錄
5.3 結(jié)果與分析
5.3.1 初步處理與分析
5.3.2 腦電結(jié)果分析
5.3.3 視向加工任務的腦電結(jié)果
5.3.4 情緒加工任務的腦電結(jié)果
5.3.5 視向加工任務和情緒加工任務的腦電波對比
5.4 討論
6 研究總討論
6.1 直視的加工優(yōu)勢
6.2 表情效應
6.3 視向與表情相互作用的不對稱性模式
7 研究結(jié)論
8 研究意義、創(chuàng)新之處、不足與展望
8.1 研究意義
8.2 創(chuàng)新之處
8.3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后記
本文編號:3745961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面孔表情加工及神經(jīng)機制
1.1.1 面孔表情的定義
1.1.2 情緒的維度
1.1.3 表情加工機制
1.1.4 面孔表情加工的三階段理論
1.2 視向加工及神經(jīng)機制
1.2.1 眼睛和視向
1.2.2 視向加工的神經(jīng)機制
1.3 面孔表情和視向的聯(lián)合加工
1.3.1 自動化加工
1.3.2 接近-回避驅(qū)動
1.3.3 與眼睛的密切關系
1.3.4 交互作用
1.3.5 相關理論
1.4 面孔情緒與視向加工的神經(jīng)機制關系
2 問題提出及研究設計
2.1 問題提出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設計
2.4 實驗范式——參照 Garner 范式的修改范式
3 實驗一 準備實驗材料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試
3.2.2 實驗材料
3.2.3 實驗流程
3.3 結(jié)果與分析
3.4 討論
4 實驗二 行為實驗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試
4.2.2 實驗材料
4.2.3 實驗程序
4.3 結(jié)果與分析
4.4 討論
5 實驗三 ERP 實驗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試
5.2.2 實驗材料
5.2.3 實驗流程
5.2.4 腦電采集與記錄
5.3 結(jié)果與分析
5.3.1 初步處理與分析
5.3.2 腦電結(jié)果分析
5.3.3 視向加工任務的腦電結(jié)果
5.3.4 情緒加工任務的腦電結(jié)果
5.3.5 視向加工任務和情緒加工任務的腦電波對比
5.4 討論
6 研究總討論
6.1 直視的加工優(yōu)勢
6.2 表情效應
6.3 視向與表情相互作用的不對稱性模式
7 研究結(jié)論
8 研究意義、創(chuàng)新之處、不足與展望
8.1 研究意義
8.2 創(chuàng)新之處
8.3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后記
本文編號:37459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4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