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對自我損耗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17 15:08
生活中,人們常常需要自我控制(self-control),可以說自我控制是個體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但自我控制失敗的現象也常有發(fā)生。因而Baumeister提出自我損耗模型理論,該理論用能量損耗的方式來解釋自我控制失敗。其認為自我控制能量是有限的,如果個體將自我控制用來改變以往的“習慣”,就會產生自我損耗效應(ego depletion)。有效克服自我損耗可以提高人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已有研究表明積極情緒、肯定自我等會影響自我損耗,但缺少從動機的角度對自我損耗的影響作系統詳細的說明。 本論文研究了動機對自我損耗的影響。通過四個實驗來考察動機對自我損耗的作用。在實驗一中,采用自我損耗的雙任務范式,選擇N-count task為自我損耗任務,并根據N-count task來調整損耗的程度,以stroop顏色詞任務為自我控制測量任務,探討了狀態(tài)動機對自我損耗的影響,包括抵制作用和補償作用。研究了當損耗程度不同時,狀態(tài)動機的抵制作用和補償作用是否會變化;在實驗二中,選用與前面一樣的實驗任務,對特質動機與自我損耗的關系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在實驗三中,采用閾下呈現圖片與成就相關的積極詞匯,并在所...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獻綜述
1.1 自我控制與自我控制失敗
1.1.1 自我控制的概念和成分
1.1.2 自我控制失敗的原因
1.2 自我損耗模型
1.2.1 自我損耗模型理論
1.2.2 自我損耗的實驗研究范式
1.2.3 自我損耗的經典實驗
1.2.4 抵制自我損耗和補償自我損耗
1.2.5 補償自我損耗的途徑
1.2.6 自我損耗對個體的影響
1.2.7 自我損耗的內在機制
1.3 動機
1.3.1 動機的定義與分類
1.3.2 動機與自我損耗的關系
2 問題的提出
2.1 以往研究不足及改進
2.2 研究思路
3 實驗研究
3.1 實驗一 狀態(tài)動機對自我損耗影響的研究
3.1.1 實驗假設
3.1.2 實驗方法
3.1.3 實驗結果
3.1.4 討論
3.1.5 結論
3.2 實驗一 B 狀態(tài)動機對自我損耗補償作用的研究
3.2.1 實驗假設
3.2.2 實驗方法
3.2.3 實驗結果
3.2.4 討論
3.2.5 結論
3.3 實驗二 特質動機對自我損耗影響的研究
3.3.1 實驗假設
3.3.2 實驗方法
3.3.3 實驗結果
3.3.4 討論
3.3.5 結論
3.4 實驗三 內隱動機補償自我損耗的研究
3.4.1 實驗假設
3.4.2 實驗方法
3.4.3 實驗結果
3.4.4 討論
3.4.5 結論
4 綜合討論
4.1 動機與自我損耗的關系
4.2 本研究的探索
4.2.1 自我損耗與認知活動的關系
4.2.2 動機抵制自我損耗和補償自我損耗的區(qū)分
4.2.3 對特質動機影響自我損耗作用的考察
4.2.4 對內隱動機影響自我損耗作用的考察
4.3 本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4.3.1 被試方面的不足
4.3.2 實驗設計方面的不足
4.3.3 展望
5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我損耗對工作記憶的影響及其克服[J]. 袁冬華,李曉東. 心理科學. 2012(03)
[2]運動員的自我損耗:干擾任務的實驗方法探討[J]. 董蕊,張力為.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10(06)
[3]大學生內隱、外顯成就動機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 王建峰,王凌飛,李歡,鄭涌.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06)
[4]自我控制資源有限理論與運動表現失常產生機制[J]. 孫擁軍,張力為,吳秀峰.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9(07)
[5]自我控制的資源模型簡介[J]. 金俊清. 社會心理科學. 2007(Z1)
[6]自我控制的資源模型簡介[J]. 金俊清. 社會心理科學. 2007 (Z1)
本文編號:3720150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獻綜述
1.1 自我控制與自我控制失敗
1.1.1 自我控制的概念和成分
1.1.2 自我控制失敗的原因
1.2 自我損耗模型
1.2.1 自我損耗模型理論
1.2.2 自我損耗的實驗研究范式
1.2.3 自我損耗的經典實驗
1.2.4 抵制自我損耗和補償自我損耗
1.2.5 補償自我損耗的途徑
1.2.6 自我損耗對個體的影響
1.2.7 自我損耗的內在機制
1.3 動機
1.3.1 動機的定義與分類
1.3.2 動機與自我損耗的關系
2 問題的提出
2.1 以往研究不足及改進
2.2 研究思路
3 實驗研究
3.1 實驗一 狀態(tài)動機對自我損耗影響的研究
3.1.1 實驗假設
3.1.2 實驗方法
3.1.3 實驗結果
3.1.4 討論
3.1.5 結論
3.2 實驗一 B 狀態(tài)動機對自我損耗補償作用的研究
3.2.1 實驗假設
3.2.2 實驗方法
3.2.3 實驗結果
3.2.4 討論
3.2.5 結論
3.3 實驗二 特質動機對自我損耗影響的研究
3.3.1 實驗假設
3.3.2 實驗方法
3.3.3 實驗結果
3.3.4 討論
3.3.5 結論
3.4 實驗三 內隱動機補償自我損耗的研究
3.4.1 實驗假設
3.4.2 實驗方法
3.4.3 實驗結果
3.4.4 討論
3.4.5 結論
4 綜合討論
4.1 動機與自我損耗的關系
4.2 本研究的探索
4.2.1 自我損耗與認知活動的關系
4.2.2 動機抵制自我損耗和補償自我損耗的區(qū)分
4.2.3 對特質動機影響自我損耗作用的考察
4.2.4 對內隱動機影響自我損耗作用的考察
4.3 本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4.3.1 被試方面的不足
4.3.2 實驗設計方面的不足
4.3.3 展望
5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我損耗對工作記憶的影響及其克服[J]. 袁冬華,李曉東. 心理科學. 2012(03)
[2]運動員的自我損耗:干擾任務的實驗方法探討[J]. 董蕊,張力為.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10(06)
[3]大學生內隱、外顯成就動機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 王建峰,王凌飛,李歡,鄭涌.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06)
[4]自我控制資源有限理論與運動表現失常產生機制[J]. 孫擁軍,張力為,吳秀峰.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9(07)
[5]自我控制的資源模型簡介[J]. 金俊清. 社會心理科學. 2007(Z1)
[6]自我控制的資源模型簡介[J]. 金俊清. 社會心理科學. 2007 (Z1)
本文編號:37201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2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