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童年研究的特征、核心理念及方法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2-02-12 02:48
"新"童年研究區(qū)別于傳統(tǒng)以"社會化"為核心的社會學的童年研究以及以"兒童"為核心的心理學、教育學的兒童研究。童年是"新"童年研究的焦點。"新"童年研究側(cè)重從社會、文化、歷史層面上透視、理解童年,視兒童為積極的、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影響力的社會行動者,童年是兒童的自治世界。"新"童年研究倡導(dǎo)一種新式童年觀:從單數(shù)/標準童年(childhood)到復(fù)數(shù)/多樣童年(childhoods);從階段的童年到關(guān)系的童年;從需要話語的童年到權(quán)利話語的童年;從個體的童年到社會結(jié)構(gòu)的童年。"新"童年研究的發(fā)展經(jīng)驗對當前國內(nèi)童年研究具有豐富的方法啟示。童年研究需要多學科聯(lián)動,加強多數(shù)世界與少數(shù)世界的童年對話,并積極反思童年研究的技術(shù)與方法。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45(02)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新”童年研究的特征
(一)童年是“新”童年研究的焦點
(二)從社會、文化、歷史層面上理解童年
(三)“新”童年研究視兒童為積極的、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社會行動者,童年是兒童的自治世界
二、從舊式童年觀到新式童年觀
(一)從“單數(shù)/標準”童年(childhood)到“復(fù)數(shù)/多樣”童年(childhoods)
(二)從“階段”的童年到“關(guān)系”的童年
(三)從“需要”話語的童年到“權(quán)利”話語的童年
(四)從“個體”的童年到“結(jié)構(gòu)”的童年
三、“新”童年研究的方法啟示
(一)從單學科研究到不同學科的交流和互鑒
(二)童年研究的多數(shù)世界與少數(shù)世界對話的必要性
(三)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的結(jié)合
(四)邁向童年研究的自我反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方新童年社會學研究綜述[J]. 苗雪紅.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4)
[2]論“童年研究”的視角轉(zhuǎn)向[J]. 林蘭. 全球教育展望. 2014(11)
[3]童年研究的新范式——新童年社會學的理論特征、研究取向及其問題[J]. 王友緣. 全球教育展望. 2014(01)
[4]新童年社會學:英國的發(fā)展及啟示[J]. 鄭素華. 比較教育研究. 2012(10)
[5]童年研究的域外視野:艾倫·普勞特的新童年社會學思想[J]. 鄭素華. 外國教育研究. 2012(06)
本文編號:3621187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45(02)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新”童年研究的特征
(一)童年是“新”童年研究的焦點
(二)從社會、文化、歷史層面上理解童年
(三)“新”童年研究視兒童為積極的、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社會行動者,童年是兒童的自治世界
二、從舊式童年觀到新式童年觀
(一)從“單數(shù)/標準”童年(childhood)到“復(fù)數(shù)/多樣”童年(childhoods)
(二)從“階段”的童年到“關(guān)系”的童年
(三)從“需要”話語的童年到“權(quán)利”話語的童年
(四)從“個體”的童年到“結(jié)構(gòu)”的童年
三、“新”童年研究的方法啟示
(一)從單學科研究到不同學科的交流和互鑒
(二)童年研究的多數(shù)世界與少數(shù)世界對話的必要性
(三)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的結(jié)合
(四)邁向童年研究的自我反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方新童年社會學研究綜述[J]. 苗雪紅.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4)
[2]論“童年研究”的視角轉(zhuǎn)向[J]. 林蘭. 全球教育展望. 2014(11)
[3]童年研究的新范式——新童年社會學的理論特征、研究取向及其問題[J]. 王友緣. 全球教育展望. 2014(01)
[4]新童年社會學:英國的發(fā)展及啟示[J]. 鄭素華. 比較教育研究. 2012(10)
[5]童年研究的域外視野:艾倫·普勞特的新童年社會學思想[J]. 鄭素華. 外國教育研究. 2012(06)
本文編號:36211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211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