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高社交焦慮大學生對自我/他人人際評價信息的注意偏向

發(fā)布時間:2022-01-03 17:06
  社交焦慮是一種常見的人類異常情緒體驗,其特征是對社交場景中他人評價的極度恐懼。注意偏向是指個體對某些特定刺激表現(xiàn)出優(yōu)先關注的現(xiàn)象,是社交焦慮個體認知偏向的重要方面。以往研究顯示,社交焦慮個體往往會優(yōu)先注意那些威脅性相關的刺激。本研究目的是考察大學生社交焦慮現(xiàn)狀及其與負面評價恐懼的關系,探討不同社交焦慮水平的大學生個體對人際評價信息的注意偏向特點,并進一步討論高社交焦慮個體對自我相關和他人相關人際評價信息的注意偏向差異。期望通過該研究結果有針對性地選擇干預訓練形式,有效緩解大學生整體社交焦慮水平,以便更好地引導該類個體適應社會同時達到自我實現(xiàn)。研究方法:本研究共包括三個子研究,研究一使用交往焦慮量表(IAS)和簡版負面評價恐懼量表(BFNES)對河南地區(qū)377名大學生個體進行問卷調查;研究二通過交往焦慮量表選取高社交焦慮組和低社交焦慮組被試各27人,使用點探測任務來探索高、低社交焦慮大學生對人際評價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三通過交往焦慮量表挑選高、低社交焦慮組被試各25人,使用改編的點探測實驗范式對不同社交焦慮程度大學生對自我/他人相關評價信息的注意偏向進行差異比較。研究一結果顯示:(1)大...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高社交焦慮大學生對自我/他人人際評價信息的注意偏向


大學生社交焦慮(IAS)總分分布直方圖

簡單效應,社交焦慮,反應時,詞語


圖 4.2 簡單效應分析社交焦慮水平、詞語類型、探測刺激位置的三因素交互作用顯著 F.35,p < 0.05, η2= 0.11),簡單效應分析顯示(見圖 4.3-4.4),當詞語類拒絕詞時,高社交焦慮組被試對探測刺激和人際評價詞不一致位置的著高于一致位置時的反應時(p < 0.01),而低社交焦慮組被試對探測際評價詞不一致位置的反應時低于一致位置的反應時,且呈邊緣顯著p = 0.054)。當詞語類型為人際接納詞時,高、低社交焦慮組在一致與平上的反應時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 > 0.05)。

簡單效應,社交焦慮


圖 4.4 簡單效應分析.3.4 注意偏向值比較根據盧克龍等人[85]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計算注意偏向值,注意偏向值等于探刺激與中性詞一致位置的反應時減去探測刺激與人際評價詞一致位置的反應。當注意偏向值大于 0,即被試對“探測刺激與人際評價信息位置不一致時反應時”顯著高于“探測刺激與人際評價信息位置一致時的反應時”的情況視作存在注意偏向;當注意偏向值小于 0,即被試對“探測刺激與人際評價息位置不一致時的反應時”顯著低于“探刺激與人際評價信息位置一致時的應時”的情況可視為存在注意解除。經統(tǒng)計,得到高、低社交焦慮組對不同類型詞語的注意偏向值,見表 4.4表 4.4 高、低社交焦慮組對不同詞語的注意偏向值比較(單位 ms)詞語類型 高社交焦慮組 低社交焦慮組人際接納詞 4.40±16.42 1.91±19.1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社交焦慮的注意偏向矯正訓練[J]. 黃思媛,張英俊,姚泥沙,Marcus A.Rodriguez,樊富珉.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7(05)
[2]大學生人格特質、社交焦慮與手機依賴的關系[J]. 史滋福,鄭凱文,張慧敏,方舟,丁樵石.  心理研究. 2017(01)
[3]狀態(tài)焦慮大學生對負性情緒詞的注意偏向[J]. 賈麗萍,張芹,藤曉云,邵建崗.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12)
[4]大學生負面評價恐懼和社交焦慮[J]. 趙程,戴斌榮.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11)
[5]大學生自尊在自我接納和社交焦慮間的中介作用[J]. 張偉玲.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6(09)
[6]消極完美主義對社交焦慮的影響: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自尊的中介作用[J]. 王宇,張榮娟.  心理技術與應用. 2016(07)
[7]大學生社交焦慮與核心自我評價、核心反思評價關系研究[J]. 溫焱,楊雅珺,岳彩鎮(zhèn).  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6(02)
[8]社交焦慮大學生對正性評價解釋偏向的初步探究[J]. 楊鵬,蔣婧琪,李松蔚,姚泥沙,余紅玉,王小玲,林沐雨,錢銘怡.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15(12)
[9]父母沖突影響青少年的社交焦慮:消極表征和人際不安感的間接效應[J]. 寧嘉鵬,朱亞莉,楊勇,郭雙.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5(09)
[10]焦慮障礙的認知偏向矯正:應用與爭議[J]. 李松蔚,樊富珉.  心理科學進展. 2015(09)

博士論文
[1]高社交焦慮大學生的解釋偏向[D]. 許書萍.華東師范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接納承諾療法對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干預研究[D]. 王敬.南昌大學 2017
[2]大學生欺負行為、自尊與社交焦慮的現(xiàn)狀及其關系研究[D]. 莫家琪.廣西師范大學 2017
[3]大學生自我接納與社交焦慮的關系:領悟社會支持的中介作用[D]. 張紫璇.吉林大學 2016
[4]高特質焦慮者對人際評價信息的注意偏向[D]. 許明明.鄭州大學 2015
[5]大學生控制源、社交焦慮與手機成癮傾向的關系研究[D]. 胡珊珊.北京理工大學 2015
[6]社交焦慮者對正性表情面孔的認知加工偏向研究[D]. 洪偉琦.華中師范大學 2014
[7]社會排斥下不同自尊水平者對人際評價信息的注意偏向[D]. 王玉瑩.西南大學 2013
[8]大學生自尊需要、自尊與社交回避的關系研究[D]. 洪幼娟.福建師范大學 2011
[9]大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人際交往的關系研究[D]. 付梅.安徽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56664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56664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918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