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結(jié)構人際動力團體的過程研究:凝聚力與各治療因子的變化
發(fā)布時間:2017-05-07 11:06
本文關鍵詞:無結(jié)構人際動力團體的過程研究:凝聚力與各治療因子的變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我國,團體心理咨詢的形式以結(jié)構式團體為主,針對團體咨詢的研究則主要以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實驗法為主要的研究方法。而針對團體過程的研究則幾乎是一片空白。本研究通過非結(jié)構的動力型人際取向團體咨詢的方式,以量化描述性統(tǒng)計的研究方法,來研究在團體咨詢的過程之中,團體工作效能的變化和發(fā)展。研究者以一個由7名成員組成的團體為研究對象,進行12次團體咨詢(每周一次,持續(xù)近4個月)。在每一次的團體聚會之后,邀請成員填寫《歐文亞隆團體凝聚力量表》和《亞隆治療因子量表簡化版》,并對團體全過程進行錄音。團體成員從社會招募,是帶有明確個人議題的自愿付費接受團體咨詢的來訪者。研究結(jié)果表明:1,在團體的各個不同階段里,團體工作效能是不同的。2,各治療因子效能的發(fā)揮,有其獨特的變化規(guī)律。3,一些治療因子的變化,互相之間有一定的聯(lián)系。4,治療師的個人風格會影響治療因子的效能。5,團體所用的量表在部分維度上的效度存疑。
【關鍵詞】:過程研究 團體階段 凝聚力 治療因子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9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前言11-13
- 1.1 團體治療的發(fā)展背景11-12
- 1.1.1. 團體治療在中國的發(fā)展11-12
- 1.1.2. 問題的提出12
- 1.2 本研究的意義12-13
- 1.2.1. 實踐意義12
- 1.2.2. 理論意義12
- 1.2.3. 本論文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12-13
- 2 文獻綜述13-24
- 2.1. 非結(jié)構式的人際動力團體簡介13
- 2.2. 非結(jié)構式的人際動力團體的各療效因子13-22
- 2.2.1. 凝聚力13-15
- 2.2.2. 重塑希望15-16
- 2.2.3. 普遍性16-17
- 2.2.4. 信息傳遞與指導17
- 2.2.5. 利他主義17
- 2.2.6. 原生家庭的矯正性重現(xiàn)17-18
- 2.2.7. 行為模仿18-19
- 2.2.8. 人際學習(投入)19
- 2.2.9. 人際學習(產(chǎn)出)19-20
- 2.2.10. 情緒宣泄20-21
- 2.2.11. 自我了解21
- 2.2.12. 存在主義因子21
- 2.2.13. 小結(jié)21-22
- 2.3 團體的階段22-24
- 2.3.1 團體的形成期22
- 2.3.2 團體的風暴期22
- 2.3.3 團體的工作期22-23
- 2.3.4 團體的結(jié)束期23-24
- 3 研究方法24-27
- 3.1 研究目的24
- 3.2 研究對象24
- 3.3 人際團體24-25
- 3.4 研究工具25-26
- 3.5 研究程序26
- 3.6 數(shù)據(jù)分析26-27
- 4 結(jié)果27-45
- 4.1 數(shù)據(jù)整體分析27-30
- 4.1.1 總表27-28
- 4.1.2. 確定本團體的形成期、工作期、風暴期、結(jié)束期28-30
- 4.2 各治療因子的變化30-45
- 4.2.1 凝聚力30-31
- 4.2.2 希望重塑31-32
- 4.2.3 普遍性32-33
- 4.2.4 指導33-35
- 4.2.5 利他主義35-36
- 4.2.6 原生家庭的矯正性重現(xiàn)36-37
- 4.2.7 認同37-38
- 4.2.8 人際學習(投入)38-40
- 4.2.9 人際學習(產(chǎn)出)40-42
- 4.2.10 情緒宣泄42-43
- 4.2.11 自我了解43-44
- 4.2.12 存在主義44-45
- 5 討論45-48
- 5.1 風暴期使得大多數(shù)治療因子水平下降45-46
- 5.2 在團體工作期,某些治療因子相互之間的變化有關聯(lián)46-47
- 5.2.1 治療因子指導與凝聚力的變化趨勢相反46
- 5.2.2 治療因子人際學習(投入)與凝聚力的變化趨勢相反46
- 5.2.3 治療因子人際學習(產(chǎn)出)與凝聚力的變化趨勢相反46-47
- 5.2.4 治療因子人際學習(投入)與人際學習(產(chǎn)出)的變化趨勢相同47
- 5.3 治療師個人風格對于治療因子水平的影響47-48
- 6 結(jié)論48-49
- 6.1 團體各階段的工作效能48
- 6.2 各治療因子效能的單獨發(fā)揮48
- 6.3 各治療因子之間的變化關系48
- 6.4 治療師的個人風格對團體的影響48
- 6.5 團體所用的量表在部分維度上的效度存疑48-49
- 7 研究的創(chuàng)新、局限與展望49-50
- 7.1 創(chuàng)新49
- 7.2 局限49
- 7.3 展望49-50
- 參考文獻50-54
- 附錄54-59
- 致謝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仝麗花;鄭曉邊;;大學生人際關系團體心理輔導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年08期
2 黃崢;錢銘怡;朱松;沈東郁;張智豐;;人際團體輔導對游戲成癮大學生的干預效果[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楚奇;非結(jié)構式動力團體咨詢對人際交往技能提升效果的質(zhì)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無結(jié)構人際動力團體的過程研究:凝聚力與各治療因子的變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97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49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