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參與和流動兒童親社會行為的關系:親子親合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8-26 01:29
目的:探索父母參與和流動兒童親社會行為的關系,及親子親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問卷對4所流動兒童較集中的學校共536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流動兒童的父母參與(總分)、母親參與、親社會行為得分顯著低于非流動兒童(t=-3.30,-2.65,-2.19;P<0.05)。男女生報告的父親參與、父子親和、親社會行為得分存在顯著的差異(t=1.98,2.08,-2.53;P<0.05),流動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年級差異顯著(F=4.59,P<0.05)。流動兒童父母參與、親社會行為與親子親合兩兩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r=0.12~0.35,P<0.05),親子親合在父母參與和流動兒童親社會行為之間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78.63%。結論:父母參與可以通過親子親和對流動兒童的親社會行為產生影響。
【文章來源】: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9,27(11)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圖1假設中介模型1對象與方法
程后,父母參與對親社會行為的路徑系數由原來的0.16(P<0.01)下降到0.03(P>0.05),這個變化是因為納入親子親合這一中介變量后產生的,這表明親子親合在流動兒童父母參與和親社會行為的關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進一步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親子親合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78.63%。圖2父母參與影響流動兒童親社會行為的模型3討論3.1流動兒童父母參與、親子親合及親社會行為的特點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本地非流動兒童,流動兒童報告的父母參與總得分更低。有研究指出,流動家庭父母參與子女教育存在一些困難,除主要受自身教育水平的影響外,還與社會氛圍等有關[22]。在本次調查中,參與調查流動兒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處在高中及以下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自身教育能力越有限,流動兒童被忽視的可能性越高[23]。不過,這種差異主要是母親參與教育差異造成的,這說明流動兒童的母親參與孩子的教育更少,不能排除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部分流動兒童的母親可能留守農村;二是受流動兒童的母親在城市中的工作性質影響。無論流動還是非流動兒童家庭,父親參與教育都沒有顯著的差異,這可能與父親在不同類型家庭中承擔的角色具有相對一致性。另外,相比本地非流動兒童,流動兒童報告的親社會行為得分顯著低些,這可能與其成長環(huán)境有關,例如獲得的社會支持和疏離感。有研究顯示,流動兒童獲得的社會支持明顯弱于城市本地兒童[24],而且流動兒童更容易產生疏離感[25]。調查還顯示,盡管流動
本文編號:3363269
【文章來源】: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9,27(11)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圖1假設中介模型1對象與方法
程后,父母參與對親社會行為的路徑系數由原來的0.16(P<0.01)下降到0.03(P>0.05),這個變化是因為納入親子親合這一中介變量后產生的,這表明親子親合在流動兒童父母參與和親社會行為的關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進一步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親子親合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78.63%。圖2父母參與影響流動兒童親社會行為的模型3討論3.1流動兒童父母參與、親子親合及親社會行為的特點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本地非流動兒童,流動兒童報告的父母參與總得分更低。有研究指出,流動家庭父母參與子女教育存在一些困難,除主要受自身教育水平的影響外,還與社會氛圍等有關[22]。在本次調查中,參與調查流動兒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處在高中及以下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越低,自身教育能力越有限,流動兒童被忽視的可能性越高[23]。不過,這種差異主要是母親參與教育差異造成的,這說明流動兒童的母親參與孩子的教育更少,不能排除的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一是部分流動兒童的母親可能留守農村;二是受流動兒童的母親在城市中的工作性質影響。無論流動還是非流動兒童家庭,父親參與教育都沒有顯著的差異,這可能與父親在不同類型家庭中承擔的角色具有相對一致性。另外,相比本地非流動兒童,流動兒童報告的親社會行為得分顯著低些,這可能與其成長環(huán)境有關,例如獲得的社會支持和疏離感。有研究顯示,流動兒童獲得的社會支持明顯弱于城市本地兒童[24],而且流動兒童更容易產生疏離感[25]。調查還顯示,盡管流動
本文編號:33632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63269.html
教材專著